日本最负盛名的“江户四十八手”,起源于江户时期的民间风俗艺术
作者:无斋公子曰据说江湖中流传着一种神乎其神的秘术,若是有人能得此术,必然秘不示人,关起门来偷偷修炼,以期神功大成,一朝阅尽风流而未尝一败。
这种堪称老司机界“葵花宝典”的秘术,就是大名鼎鼎的“江户四十八手”,它最早出现在距今400多年前的日本江户时代,当时,一位名叫菱川师宣的画师把青年男女邂逅、交往、相处的各个阶段,细腻地绘制成一套名为“枕边絮语四十八手”的木版画。其中的“岩清水”“御所车”“时雨茶臼”等招式,皆为古典高雅的技巧,颇受时人追捧。因此,这套画作一经发行,便“东京木贵”。
其实,日本从江户时代出现的木版画,就是大名鼎鼎的“浮世绘”,而画出这套“江户四十八手”的那位菱川师宣,正是浮世绘“美人画”的开山鼻祖。
所谓“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民俗艺术,它描绘了日本古代的风花雪月、歌伎花魁、风景花鸟等社会风俗,其中蕴含着江户时代的日本民众对“虚浮世界”的美好向往。
“浮世”二字源于佛教,它是指相对于净土的、充满忧虑的现世。“浮世”一词是日本江户时代最流行的人生观,并含有某种情色意味。与其说浮世绘是表现现实社会的绘画,倒不如说是起源于对日本小市民趣味的表现。
由此可见,在“浮世绘”这个名字中,包含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正如一句日本和歌所言:“浮世不过梦一场,何必如此认真,还是将眼前美好的瞬间化作永远的记忆吧。”
在浮世绘中,也不乏香艳的“春画”,这一题材与美人画有着密切联系,都是浮世绘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如果说浮世绘是江户文化的精华,那么春画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若不论及春画,浮世绘史将无法成立。”
不过,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把浮世绘等同于“春画”,在浮世绘中,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其本质是表现平民化的生命欲求和个人意识,是以社会万象为题材,生动记录普遍人性的艺术。
浮世绘以独到的东方韵味,在世界艺术史上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深深影响了梵高、莫奈等一大批印象主义大师,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近代艺术的面貌。
那么,让莫奈、梵高、马奈等顶级艺术大师争相临摹的浮世绘,究竟魅力何在?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吴奇嬴先生,在《这就是浮世绘》一书中阐述了日本浮世绘艺术诞生的历史背景,并向我们介绍了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浮世绘三杰”及其他十几位浮世绘主要代表人物。
就拿被誉为“美人画巨匠”的喜多川歌麿来说吧,吴奇嬴在书中告诉我们,喜多川歌麿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歌舞伎充满同情,为了践行自己的艺术理念,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风俗画和美人绘的创作中,并以其夸张的、细长的美女肖像而声名显赫。《江户宽政年间三美人》便是他的代表之作,画中的三位美人均为花街吉原的艺伎,风姿绰约,引人入胜。
喜多川歌麿以纤细高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竭力探究女性内心深处的特有之美。在所有浮世绘中,喜多川歌麿画的美人画通常被认为是最美、最令人迷恋的。
由于喜多川歌麿成功地捕捉了性格的微妙,艺伎各个年龄段和不同环境中的女性的短暂情绪。因此,他被西方艺术界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六位浮世绘艺术家之一。
除了喜多川歌麿之外,另一位擅长美人画的画家是鸟居清长,他陛下的模特通常是有着健康开朗笑容的已婚妇女,形象修长玉立、匀称健美,其画风被称为“清长美人”。
由于鸟居清长的浮世绘作品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欣赏仕女画的艺术品味,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因此,他与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人并称“浮世绘六大家”。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收录了两百余幅最顶级的浮世绘作品,包括《美人与随侍图》《风流六玉川》《风俗四季歌仙》等。
作者还对《富岳三十六景》《名所江户百景》等经典之作进行了解读,告诉我们如何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这些尤物。
总之,无论是从画面的精美程度,还是从整体构想,浮世绘都充分体现了画师们的想象力与精湛技艺。
原价128元的《这就是浮世绘》
头条小店折扣价仅需88元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浮世绘艺术,那这本书将是绝佳的入门指南,无论是送给亲戚朋友,还是自己留着收藏,相信它都会成为书架上非常棒的一册藏品哦~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