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对手来了!伊朗新总统对美国划红线:这一问题没得商量
作者:第一军情文/子龙
众所周知,伊朗深受美国制裁之苦达41年之久,断然不会轻信后者宣称的和平承诺。
就伊核问题、美伊关系等国际热点问题,日前伊朗当选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美国有必要解除针对伊朗的制裁。白宫须知,伊朗外交政策发生变化,并不仅仅因为伊核协议,伊朗愿与美国等国家就相关问题展开谈判,但谈判不是最终的目的。伊朗将继续坚持国家利益为先的原则,持续地与多方展开广泛、平衡的交往。
伊朗首脑—易卜拉欣·莱希给我们勾勒出了这样一幅场景:伊朗在维持与美国“亦斗亦和”状态的同时,将深度融于国际多边交往体系。如此美欧为迫使伊朗就范的目的落空,而德黑兰则顺势获得了难得的发展良机。
德黑兰的做法具有标杆性意义,或可被众多发展中国家效仿。
我们注意到:但凡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且力主独立发展的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比如南亚的巴基斯坦,越南等国。
反之与美国深度媾和,一直为其马首是瞻,则在国际多边化的浪潮中不断失势。英国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约翰逊的很多做法与时代不符,更可能将英国拖下深渊。
对于伊朗而言,伊核协议谈判的重启至关重要,如果错失该良机,或将万劫不复。
以重启和谈为契机,伊朗可要求美欧解除相关制裁。
伊朗有独立拥核的初心,并为此付诸了数年的努力。按照德黑兰方面的设想,拥有一定规模的现代核力量,其或能在未来与美国的博弈中不落下风。事实是,伊朗只说对了一部分。
要知道,当今世界拥核的国家不在少数,但以核导弹为据取得对美战略优势的国家寥寥无几。这说明,拥核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指望通过核力量讹诈或者反制他国,不具备现实性意义。
但这并不影响伊朗独立发展核武器的雄心。我们注意到:伊朗核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或可提纯工业级铀原料,这距离真正拥核或只差临门一脚。
对于美欧而言,可做出很多的规避动作。比如,解除对伊制裁,将后者纳入国际原子能理事会的监督范围。通过互开市场,增强伊朗经济发展的活力的方式,促使后者自行废核……关键是,美欧是否愿意做出取舍,以回应数千万伊朗人的诉求。
2.美伊交往缺乏基本的信任,两国重修于好难上加难。
很多的事实表明,让美伊重归于好,回到正常的交往轨道基本不具备现实性条件。
要知道,伊朗不断取得的发展成就,已经威胁到了美国在中东的地位。美国畏惧“什叶派之弧”扩张的速度,更担心“美元—石油”体系由此而遭到削弱。
说白了,这一切始于利益之争,让伊朗放弃核发展计划,其影响力不亚于美军撤出中东。美国断然不会因为区区国际压力,而对伊朗手下留情。如此两国新一轮争锋已不可避免,而《伊核协议》的重启只不过是斗争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圈重点:伊朗不会为了谈判而谈判,更不会为了取悦西方而中断本国的核导弹发展进程。如莱希所言,导弹议题不容谈判。这说明,美伊之间已无基本的信任可言,如此指望和谈有所进展岂不是一句戏言?
总结一下:美伊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它反衬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割裂。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伊朗为避免重蹈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覆辙,必然会坚定地拥核,发展导弹技术,如此美国又给自己增加了新的麻烦。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