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三重困局,上一次全靠我们走出困境,这一次还能靠谁?
作者:六爷阿旦眼下的美国跟2008年的美国,有什么区别?现在来看可能就差一场金融危机,这是当前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悬念,也是各个市场参与者一个最大的分歧,如果有金融危机,美股必然暴跌,但是你看美股天天涨,天天打脸。
这背后就是这么一个对赌的逻辑,大家都在赌美联储不敢加息收缩流动性,因为这么搞相当于判了美股死刑立即执行,美股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开始一直涨,所有人都说它有泡沫,但是就跟啤酒一样,没泡沫它不好喝啊,不耽误大家赚钱就行。
但是对于美国的精英来说,这是两码事,他们认为保美股就是保美国,除非崩盘引发的危机,有助于来一场全球的财富大收割,否则美国现在也承受不起一场崩盘,这是美国精英阶层的共识,这个共识就是鸡蛋上面的缝,被苍蝇盯上了,所以美股只能涨不能跌。
然而这背后,让他们真正害怕的是,即便牺牲美股也搞不到足够利益来弥合内部矛盾,那该怎么办?这个事谁也不敢打包票,因为美国现在真的是输不起。在这样的犹豫不决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现在的路线,面临着三重困局,这三重困局与未来的政策选择息息相关,到底是竞争,合作,还是对抗?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美国的左右为难。
未来的伏笔,都会从这里展开,这三个困局,分别是金融,经济和对外战略上,每一个困局,我都会介绍一下现在和2008年时采取措施的对比变化,你就会发现,这一次跟2008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美国在外部,缺了一个合作的对象,所以很多事搞成了没法选择,路越走越窄,现在成了走钢丝。
第一重金融困局: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
美国从去年疫情以来,搞的大放水,到现在后遗症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这是因为美国现在的金融政策上,出现了一个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矛盾,就跟我们说的打摆子一样,一边在发烧,一边全身冷。体现在美国的金融政策上,就是一边流动性过剩,一边流动性不足。
流动性过剩体现在哪里呢?就是美国国内的现金太多,已经没地方去了,这个就体现在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规模上,在6月30日,美联储隔夜逆回购规模达到9920亿美元,只差一点就要突破万亿大关了。
可能有人不了解这个隔夜逆回购是啥意思,美国的逆回购跟我们是反的,我们逆回购是央行拿钱从市场买债券,相当于是给市场注入流动性,而美国正相反,他们是美联储出债券,让市场富裕的现金来买,从而回收流动性。
美联储给的这个利率有多高呢,以至于近万亿的资金来抢?实际上低的可怜,在6月初,美联储将隔夜回购利率从0%上调至0.05%,注意这个万分之五指的是年化利率,日利率还得除以360,你想想这能有多少一点利息。
但就这样,还是有大量的资金蜂拥而至。这说明啥?
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国的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市场不是缺钱,而是钱太多了。另一个是美国已经没有好的资产了,所有的能搞的地方都已经被钱吹起来了,所以资金对这点蚊子腿上的肉也不愿意放过。
很多人可能想,干嘛不去买只涨不跌的美股呢?这可是万亿级别的现金,最可能的情况不是他们没买,而是已经买了足够多的美股了,还有大量现金没地方去。这就是美国内部流动性过剩的一面。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流动性不足,因为美联储同期还在继续搞QE,大量购买长期国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一边是坚持QE缓解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一边是隔夜逆回购大量回收流动性,美国这不是有病是有啥?
这跟2008年比起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在2008年的时候,美国搞救市,海外投资者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增速一度超过了35%,这跟美国帮了大忙。
而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比例越来越低,我们早已经不是美国国债的第一大买家了,仅仅是维持在需要保持的现金流水平上。那美国增发这么多国债是谁在买呢?
基本都是自产自销,由美联储自己买下了,现在美联储已经是美债最大的买家和最大的持有者。所以说现在的情况看,反正目前是没有谁站出来要帮美国分担这个压力,美国这种又冷又热的情况,可能还要持续。
这本质上就是既要流动性充足,又要流动性不泛滥,因为两边都不敢出问题,最好是都要刚刚好才最好,但哪有这么恰到好处的事?现在没出事,不代表永远不出事,夜路走多了,迟早会遇到的。
与这个相对应的,体现在经济上的,就是另一对矛盾:复苏和通胀。
第二重经济困局:经济复苏与恶性通胀
理论上来说经济要复苏,最好是带一点温和的通胀,所以美国想的是,既担心通胀来,又怕他不来,但更怕他乱来,现在的问题恰恰就是通胀在乱来,5月的通胀水平已经达到5%了,这个水平跟他们最喜欢的2%的温和通胀,已经高出去太多,再高一点,就要出事了。
而跟通胀相对应的本来是经济复苏,通过加快打疫苗,使疫情逐渐控制住,然后各行各业开始恢复,再带动经济复苏,由此导致通胀走高,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路线,但现实的情况非常骨感,因为从打疫苗开始,这个链条就开始掉链子了。
虽然美国囤了很多疫苗,但是想打的人都打完之后,剩下的很多人不愿意接种,这就很麻烦,据美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联合发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
30%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没有接种新冠疫苗,而且肯定或可能永远不会接种。在这一群体中,73%的人表示美国官员夸大了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的风险,79%的人认为他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很小或没有。
天生盲目的乐观,加上无知者无畏的勇气,让美国现在的接种进度没有赶上预期,原计划在7月4日的独立日前,要让全美70%的成年人接种至少一剂疫苗,这个是按4月中旬平均每天接种超过330万剂的最高速度来推算的,但现在实际上平均每天接种量在112万剂,只有最高时的三分之一,按现在的速度,9月份都不一定能完成目标,因为剩下那些不想打的,你能咋办?但时间不等人,通胀已经憋的不行了。
这把拜登给急得不行,说接种疫苗就是爱国,这话听起来没啥诚意,你就算不搞百万大抽奖,好歹也要送一桶油或者送一盒鸡蛋,办法总比困难多。
总之疫苗接种不如预期,疫情控制就没那么容易,经济复苏也就没那么快。但是放水已经放了,通胀也都来了,就经济复苏迟迟不来,这个点一错过了,就很容易搞成智障,不,是滞涨,意思就是经济不增长,同时通胀大幅走高。
现在美国就在这个边缘徘徊,你说再加大放水刺激,促进经济复苏,可那边通胀起来了,你说要先把通胀摁下去,那边好不容易来的经济复苏又可能会毁于一旦,这不就是一个矛盾的困局,卡在这里了吗?
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不用求爷爷告奶奶说不打疫苗就是不爱国,因为那个时候通胀有人帮着控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们联合救市,至少在2008年8月到2010年8月,这美国危机前后,最艰难的两年时间里,我们的汇率几乎是一动没动,帮美国分担了很大的通胀压力。
美国是怎么以怨报德的呢?这几年的情况不用多说,大家都看在眼里了。所以疫情以后,从2020年5月至今,我们的汇率差不多升值10%,这对于美国大量进口的基础消费品来说,相当于价格至少普涨10%。
所以说美国现在在复苏和通胀之间,所面临的困局,跟2008年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当年是怎么过来的,他可能已经不记得了,我们对于这种过河拆桥的小人,不说落井下石,你可就自求多福去吧。
从金融政策到经济复苏,这上面体现的,其实本质上是美国搞美国优先的后遗症,美国以为自己一手遮天,能把什么事都搞定,但形势比人强,事实上没有人合作,美国一步步把自己带到了困局里,这靠自己能搞定吗?
很难,而且现在很大一个问题是,美国不但破坏了合作管控危机的基础,也把自己推到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的绝境,因为在美国国内,民粹主义泛滥,很难接受向我们低头,这就是美国的第三个困局,既需要中国,又必须遏制中国。
第三重战略困局:实力地位与全球化,合作还是遏制?
美国实力地位的由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联解体后,这三十年的全球化推进,让美国占了最大的便宜,但是从2001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出了一个新的矛盾,就是我们加入世贸后,极大的推进了全球化的速度,但是对美国来说,从全球化中得到巨大好处的,只有华尔街和跨国资本,而另一边,随着生产线转移,产业工人都遭了殃。
这事实上加剧了美国的内部矛盾,美国要缓和内部矛盾,根本的办法是从内部解决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但是美国想的办法却是从外部找个人来背锅,这样转嫁矛盾,掩护华尔街和跨国资本集团。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选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无法容忍有人在现有体系里超越自己,美国奉行的是弱肉强食,所以担心有人比自己强会吃掉自己,在逻辑上这属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虽然可笑,但是正常。
不过这整体上,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矛盾,美国自身的地位依赖于全球化的供养,全球化的基础,产业链和供应链,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中国,所以美国要遏制我们,能想到的招就是给全球化拆台,可这也就是给自己挖坑。
美国怎么选,也逃不出这个圈圈,只能是搞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当下的美国,正处在这么个关键的时刻,哪是轻哪是重呢?很可能哪一头都不敢做绝了,这就是关于遏制的战略意图已经暴露,而关于遏制的战术手段却还在寻找之中,这顺序,不弄反了吗?
没准备周全,先暴露战略意图,这是兵家大忌,所以现在的国务卿弄了个掩饰尴尬的说法,合作、竞争与对抗,三个一起搞。这可就去你的吧,你有优势的地方就对抗,没优势需要我的地方还想合作?堂堂世界第一大国主管外交政策的国务卿,居然弄出这么一个和别的大国打交道的战略方针,真的是让人一时不知说啥好。
要对抗就没有合作,这是一个多么朴素的道理,连澳大利亚都懂,之所以没有全面的对抗,只是因为还有合作,而不是反过来说,有合作了就可以无所顾忌的对抗,这要看到底谁更离不开谁?以现在的情况看,至少美国当下的困局,我们是没有的,而面对最坏的情况,不知道美国是否像我们一样,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呢?
从现有的情况看,美国要推行没有我们的全球化,是不现实的,甚至说在现有的全球化合作中,美国要想不承受代价的对抗,也是不现实的。可美国已经亮牌了,其国内也是寻求对抗的声音成了主流,自己把自己逼到了墙角,然而现实却是美国当下更需要合作。
这可以说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困局,这个困局如果解开了,其他的还有回旋的空间,这个要解不开,路只会越走越窄。
最后
美国的经济,目前来看是脆弱的复苏在缓慢推进,通胀却在大踏步向前。而金融政策,现在是既不敢大放水刺激,也不敢加息收缩,只能就这么挺着。他们似乎在等着其他国家的通胀先一步起来,这样美国可以搞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可是目前这些国家中,有不少正在寻找新的合作方向,如果大家都像土耳其那样,增加货币互换规模,直接锁定汇率,最后在一个阵营里,通过合作把通胀控制住了,然后大家再一起对美元进行货币升值,那到时候,难堪的可就是美国了。
就算西方国家抱团,他们也会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那些他们处心积虑想收割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产业链中下游的生产国,如果有人带着生产国抱团,别说收割了,整个国际秩序的规则,只怕都要重新改写。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