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1-7-25 14:19

日本社会,正被奥运会撕裂?

作者:娃娃脸的肖叔叔



在日本奥运会开幕前,又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爆发,日本第三次紧急状态,持续到6月20日。
尽管其后紧急状态并未延长,但日本人的恐慌并未止歇——人们知道,紧急状态的中止,并非是疫情风险的消除,而是东京奥运会的绑架。
换句话说,中止紧急状态,不过是为了奥运会如期举办。
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个问题,只有日本首相菅义伟可以回答。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东京奥运会的盛大之下,一场全民性的暗涌,正在日本社会蔓延。
一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警告的,那个被人们忽视的、与疫情共发的社会心理传染病,正在爆发。
今天,就让我们剥开奥运会的强国叙事,一窥日本社会底层的弱民心态——一场社会心理病毒、社会结构病毒、社会信任病毒的奥运会,正在日本上演。



社会心理病毒:大疫大灾,引发无休无止的恐慌

2020年底,日本厚生劳动省曾公布《新冠疫情下国民心理健康相关调查结果概要》,超过半数受访者难掩疫情来袭带来的不安感。
对极速变异的病毒的不安,与日本人内生的集体主义,以及不添麻烦的民族性格,剧烈碰撞,制造了结构性的社会心理矛盾。
一方面,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促使日本人走入集体中,与其他人建立稳固的社交联系;
但另一方面,疫情紧急状态的隔离机制,则割裂了个体之间的联系,这与集体主义的心理趋势相悖。
与此同时,日本人不添麻烦的民族性格,投射到疫情防控上,使得日本人不仅担心自己被感染、又忧虑自己感染了别人,给别人带来巨大麻烦。
这双重矛盾折射的是日本文化与疫情现实的矛盾,而日本复杂而绵密的社会关系,又放大了这些矛盾,甚至令相当数量的日本患上了疫情恐惧症和妄想症。



社会结构病毒:线下病毒,迫使日本社会向线上转型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已建构了庞大而成熟的线上服务网络,而日本则不同,社会的线上转型,几乎是被疫情强迫发生的。
疫情防控的需求,迫使日本社会经济急速的数字化转型,AR、VR、5G等新兴技术,把日本社会搬到了线上——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会议、在线聚会、在线相亲……冲击着日本原有的社会体系。
这种急剧变革,没有留下心理缓冲期,新生活方式、新工作方式,侵蚀了日本大众固有的心理舒适圈,也打散了日本既有的传统社会结构。
一切现实场景,融入虚拟场景中,旧有的社会运行方式,被迫走向崩溃,而社会病毒就沿着网线,急速扩散。
疫情年2020年,日本配偶家暴、虐待儿童和老人的暴力事件,增加约1.5倍,约有1200万男性劳动者患有“劳动方式改革副作用”的精神疾患,在去年,自杀,也成了20177位日本人应对社会结构巨变的绝望选择。





社会信任病毒:“东京奥运会比日本人还重要”,消解社会信任

东京奥运会的盛大开幕,对于菅义伟来说,或许是职业生涯的光辉时刻,但对日本人来说,却是希望的破碎。
日本政府将东京奥运会凌驾于日本人的生命之上,类似的说法,已伴随着疫情的蔓延,扩散一年多了,而日本对奥运会的不惜一切,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根据5月10日的民调,菅义伟支持率跌至其上任以来的最低的35%。
去年,“安倍口罩”成为讽刺政府抗疫不力的年度流行语,今年,菅义伟的弱软,致印度变异病毒入侵日本。
民众反对奥运的声浪水涨船高,以至于,日媒报道超过60%受访者将奥运会视为病毒的“超级传播”场,接连的反奥游行,打出“奥运杀死穷人”“比起奥运,更要保护生命”的横幅,而八分之一的奥运会志愿者,以退出志愿者队伍对奥运表达抗议。
但国际政治需求和个人政治声望的诱惑,还是把日本,架上了奥运会主办方的台子。
焰火绽放,东京开幕,赛场上各国健儿争雄,而在赛场之外,无数抗议奥运会的日本民众,仍在恐慌、担忧。
一场隐形病毒的奥运会,已在日本社会开幕。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社会,正被奥运会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