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国和英国相继发生洪灾后,绿色抗洪投资呼声更高
作者:中国商务新闻网近期中国和德国的洪水引发兴建更多水坝、水库的呼声,实际上,扩大湿地和森林比建造传统基础设施起到更好的抗洪效果,并且有助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值得进一步投资。
根据大自然保护协会(Nature Conservancy),全球约有20亿人、各国平均25%的耕地(中国为31%,印度为45%)位于易被淹没地区。全球气温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强烈暴风雨发生的可能性。
本月中国、德国和英国发生洪灾后,人们(包括默克尔的继任者阿明·拉舍特)纷纷呼吁建造更多的水坝和水库。但传统的基础设施(如水坝)可能无法应对极端的降雨。并且此类基础设施可能创造出虚假的安全感,吸引更多的居民和企业迁入洪泛区。
扩大或重建湿地和森林有助于抵御洪水,并且有助于捕获二氧化碳和涵养水源。此外,湿地和森林比水坝和水库建造更快、更便宜:印度钦奈市的水安全项目花费仅为传统工程项目的三分之一。
到目前为止,此类创新项目仅限于试点,限制了其有效性。如果此类项目能够大规模部署,将为那些渴望绿色的投资的人提供一种方便的新资产类别。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