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蔬菜”,为什么德国人“都吃烂的”?
作者:大吕说德国这么多年在德国,一说起德国人烹调的蔬菜,大家总忍不住一脸嫌弃。
曾经看过一条视频:德国小伙子作为背包客在中国乡间旅游,见到一户人家正煮着一大锅“蔬菜”,以为是德国的一锅烩,特别高兴,就问能不能给他一碗吃。人家一脸迷惑,说那是猪食,不是给人吃的!
听上去像纯粹的笑话,不过是很真实的。
德国人的蔬菜一锅烩(“Eintopf”),就是把土豆、胡萝卜、包心菜等蔬菜切成块状,有的也加猪肉或牛肉,煮成一锅厚厚的汤。可以当作是一种主食,有点类似中国人的粥,但这种汤大多呴咸,正确吃法是配黑面包吃。许多德国人的一日三餐,只有中午是热餐,早晚都是冷食,只黄油奶酪肉肠夹面包。由此,中午这一份浓汤,可是很重要的。
德式一锅炖
一个朋友的妈妈来德国探亲,总记不住德语里的德国一词“Deutschland”,最后想到用谐音“都吃烂的”,就记住了,再也没忘!这么一想还真的没错,非常对景——德国的菜可不都是煮得烂烂的吗?
多年来,对德国人这种烹饪蔬菜的方式,总觉得不可理解。直到有天看德法电视台Arte一档节目——法国人在解释德国蔬菜这个词,这才恍然大悟!其实,我们将之翻译为“蔬菜”的德文词Gemüse,其意思本来就是“煮烂”——词根Mus,是糊、酱、泥的意思,加上前缀ge,意思就是弄成糊糊状的东西。
这跟我们中文里的蔬菜的意思似乎都没多少关系了,两个词是不能简单划等号对译的。
德国菜市场
中国菜市场
中国人认为,蔬菜就是地里长的所有能吃、能入菜的东西,叶子菜必然在其中,不然何为蔬菜呢?特别是南方人概念里的蔬菜,更多是指绿叶菜。
德国的绿叶菜品种很少,多是色拉菜,用来呱啦松脆地吃——生吃。(这色拉可不是老早上海人说的色拉,那个其实是土豆色拉。)与此相关,那些不煮烂了吃的蔬菜,常常用来生吃。刚来德国时去牛排馆,看见色拉里有生蘑菇,觉得诧异,蘑菇怎么能生吃呢!中国多见的各种绿叶菜,比如北方人说的小油菜,上海人吃的小白菜,镬子里放油炒来吃的,这里基本没有。
生吃色拉菜
近一两年来,各家超市里也见到标着“Pak Choi”的青菜,还真不知道一般德国人怎么弄来吃。有一次在亚州超市看见一对德国老夫妻手里拿了青菜,说好不容易进城一次,买点青菜回去,想要做出中餐馆的那种味道,正想打听怎么做。我就自告奋勇对他们讲解了一番蒜蓉炒青菜的做法,夫妻俩对我谢了又谢。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做出炒青菜,而不是白水煮菜呢?
翻译的词汇,造成了概念的局限,会影响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德国的蔬菜和中国的蔬菜,内涵和外延是有很大差异的。
结论是:概念真的是会限制想象力——暂且只针对烹调蔬菜的想象力。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