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DP支柱不保?通胀“爆表”物价飙升,消费者信心创5个月新低
作者:金十数据作为一个内需大国,美国GDP分为4个细项,其中最重要的是消费,占比高达70%,按照2020年的实际GDP20.93万亿美元,约有14.65万亿美元由消费贡献。
数据还显示,若美国的消费稳定增长2%,就可对GDP贡献近1.4%;反过来说,若消费不景气,GDP成绩就很难亮眼。而在通胀持续的情况下,美国的消费增长正面临困难。
当地时间7月16日,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7月上旬,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已降至80.8,与6月的85.5(终值)相比,下降了4.7,创今年2月以来(5个月)最低水平。
负责调查的主管理查德·科廷表示,这项指数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美国房屋、汽车以及家用耐用品的价格不断飙升,消费者已“怨声载道”。
先来看下房屋。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6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成屋价格中值为35.03万美元(按实时汇率,约合人民币226亿元),创纪录新高;另外,今年一季度,被监测的183个大都市中,有99%的地区房价都出现了上涨,其中有89%的地区房价增长幅度已跃升至两位数。
再来看下汽车。由于供需不平衡,美国的汽车生意已经转向了卖方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有约3/4(约75%)的车辆售价已超过了汽车制造商的建议零售价,这一比例远高于疫情暴发前的平均数值36%左右,与5月底的约67%相比,也已上升了8%。
除了“住”和“行”,食物也是涨声一片。美国经济学家科林•卡特称,与一年前相比,水果、蔬菜的价格已经上涨了6%;牛奶、鸡蛋、面包、肉类等的价格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从消费者价格指数来看,美国6月的CPI已同比增5.4%,创2008年8月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增4.5%,创1991年11月以来新高
总的来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与美国国内持续上涨的通胀压力脱不开关系。就连一向坚持“通胀暂时论”的鲍威尔和耶伦也对当前的通胀上升速度表达了担忧,并预计这一趋势很可能还将持续好几个月。
不过他们也表示:随着供应链“卡脖子”的问题得到解决,通胀也会随着降温。言下之意就是,美联储不会因为通胀水平上升而提前加息。英媒的最新预测称,美联储可能会在2022年底前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最新将于明年加息。
要知道的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金融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货币超发、无限量化宽松不仅会引发本国通胀,还会对全球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大宗商品成本上升对国内造成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也为了避免被美国“收割”,多个国家已经开启了加息。
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6国已率先加息,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等国家也已释放收紧信号。
文|李银苏 题 | 曾艺 图|卢文祥 审 |李泽钚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