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8-5 13:09

比英国航母还狂,德国单舰也敢来南海撒野,同时声称要停靠上海

作者:河东三叔
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7月25日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8月1日进入菲律宾海后离开南海,雷声大雨点小在南海坚持不到一个礼拜,表现相当“优雅”的女王就在中国海军舰艇“护送”下北上日本。英国人这才刚刚被赶跑欧洲另一个列强德国也要来凑热闹,据环球网8月2日报道,应美日等邀请当天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从威廉港启程前往印太。该护卫舰不仅计划穿行南海实现“航行自由”,还希望在穿行南海后访问上海,脸皮比城墙厚还真敢提。以欧洲当前对中国的经贸依赖性来看,德国人这是吃着中国饭干着砸中国锅的事,那么南海是否真的成了游乐场西方列强谁都要来插一脚?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



德国驻华使馆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2121亿欧元,中国在疫情之下稳坐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头把交椅。而且这一记录已经连续保持五年,德国作为欧盟中的“经济引擎”尚且如此,整个欧盟对于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由此可见。反观中国市场对于德国企业界来说绝对是天堂,德国企业如汽车、半导体等行业,对华销售额更是占据了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多,这样的香饽饽只要德国人头脑正常都不会随便放弃。
虽然双方经贸关系联系密切依存度高,但是德国对华政策显然还是带着有色眼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德国总理默克尔明确表示反对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也明确表示支持中国提出的多边主义,但作为西方传统列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默克尔同时声称要降低对华经济依赖度注意多元化发展。在美国支持下更是直接蹚入南海这趟浑水,纠结的德国领导人现在面临的不仅是企业界不同呼声,同时也要正面应对中国方面即将到来的不满情绪。



2016年开始,中国连续5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美德关系同样密切
当经贸关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于德媒德企的不同警告,默克尔政府又能听进去多少很难说。因为就当前的中德经济关系来看,德国要想抽身而出离开中国是不现实的,比如此前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一度成为德企的天然避风港,基于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优先给德国方面发放“绿色通行证”,帮助德国实现经济上的尽快复苏。
德国是欧盟的经济引擎,中国在疫情之下则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各方互惠互利才是良性发展的关键。但从德国反复多变的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到纯天然的务实主义,德国一方面借助中国强大的动力帮忙其复苏经济,另一方面又跟随美国脚步联合欧洲各国对华施压。近20年以来德国首次派出军舰前往亚洲,这次“巴伐利亚”号护卫舰的行程立刻引发国际热议,德国既想让护卫舰穿行南海完成美国给予的任务。又想要停靠上海“树立榜样”和中国加强沟通保持对话,不过沟通不派外交官却动用军舰,这种风格怎么看都不像来沟通更像是“炮舰外交”,目前中方没有回应这一请求。



中国给德国援助物资



“巴伐利亚”号护卫舰



“巴伐利亚”号护卫舰
和英国航母大编队不同,更加精致的德国海军只出动了一艘“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在为期7个月的航行中将出访亚太地区多国。据德媒报道,该舰搭载了240名官兵在远航过程已经做好各种准备,比如应对中国军舰尾随以及战机的低空靠近“威胁”等。德国试图淡化该舰的南海之行敏感性,表示它的部署更多是一种“习惯性的存在和训练巡航”,另一方面也不断强调绝对不会闯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领海范围。
怎么看德国军舰这次南海之行都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既想和中国搞好关系不致在经济上受损失,另一方面又和美日等国眉来眼去加强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在中美对抗下德国无意选边站队,但跳出中美对峙大局作为欧洲强国也有心在大国博弈间浑水摸鱼,这才是德国决定向南海派遣舰艇的关键因素之一。总而言之,基于中欧经贸合作大框架尽管中国对德国经济复苏具有较大价值,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美国,但德国仍然选择参与美国在亚太军事行动。这样的现实告诉我们德国作为欧美盟友的身份没有改变,对于不远万里而来的德国军舰是友是敌都要做好准备,必要时拿起棍棒强势反击才是硬道理,南海虽大但不是西方游乐场谁都可以来踩一脚。



“巴伐利亚”号护卫舰



“巴伐利亚”号护卫舰



轰-6挂鹰击-12可以继续演练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比英国航母还狂,德国单舰也敢来南海撒野,同时声称要停靠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