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乱了!欧洲5国被淹,特朗普强颜欢笑,默克尔走了“中庸之道”
作者:欧洲报姐世事如棋局局新!
就在昨天,德国总理默克尔亲赴美国,开启了她最后的访美之旅。只不过,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让默克尔、拜登和特朗普,都高兴不起来。
7月16日,西方又发生了3件大事!
第一件事,在“北溪-2”问题上,默克尔走了“中庸之道”。
7月15日,在白宫接待了默克尔的拜登,显然是心事重重。很简单,因为在美方提出对“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担忧时,德国的回应干净利落。
据悉,一名德方官员透露道,即便俄罗斯采取了“恶毒行动”,默克尔也不会向美国做出承诺,仍会继续购买俄方的天然气。显然,德美分歧已经不可调和。
不过,默克尔的行动表明,德国对这个关键问题的态度,并非是“一面倒”地友俄拒美。相反,德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仍会适当地配合拜登政府。
此前,乌克兰政府竭力反对“北溪-2”项目,原因就是担心这条线路,将会减少甚至取消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而这,无疑将削减过境费,对乌政府并不宽裕的财政收入而言,更是雪上面霜。
如今,默克尔在德美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德国和欧盟为了延长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的协议,正同俄罗斯方面进行磋商。可见,德方还是向白宫做了一定的妥协,毕竟拜登政府“反俄”的抓手正是乌克兰。
不得不说,默克尔仿佛是读过《中庸》,深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道理,处理事务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只是,这件事还有2个关键点,不容忽视。
1、关于乌克兰天然气的磋商,默克尔留了一手。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欧盟和俄罗斯的协议,重点只关注在2024年前,保证天然气继续过境乌克兰。但2024年后,是否会再延续这一协议,默克尔的表述其实是模棱两可的。
换句话说,德方在“俄乌问题”、甚至是美俄博弈的局势中,其实抱有了“坐山观虎斗”的心思。待到2024是,情况更加明朗的时候,德方才会再行下注。
2、默克尔的“中庸”,本质上是为了争取“自主权”。
事实上,默克尔此次访美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告诉美国:“欧洲要有自己的席位,不会让美国代为决策”。一言以蔽之,就是欧洲的事,欧洲说了算。
因此,德国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很明显地既不会偏向俄罗斯,也不会狠狠地得罪美国。而在此过程中,德国乃至欧洲反而收获了最多的利益,成为了最大赢家。
第二件事,被“曝光”曾想政变以后,特朗普却不怒反笑。
就在昨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否认了他曾打算发动政变的传闻。此外,特朗普还表示这一传闻“实在荒唐”,而“选举才是他的‘政变’方式”。
此前,在美国媒体新出版的《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一书中,美国高级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爆料称特朗普曾在去年大选失败以后,企图发动政变。
当然,也不知道究竟是恼羞成怒,还是在强颜欢笑,特朗普随后便开始了“自吹自擂”。这位前总统强调,只有他才能让全世界尊重美国,他还没有让美国卷入过战争。
不得不说,虽然特朗普在离任以后,一直没有放弃对拜登的攻讦。可这段时间以来,他参加了多场集会,并发表数次演讲,甚至还在德州州长的陪伴下,访问了美墨边境。
可见,这位“人在佛州、心在白宫”的前总统,依旧对美国政治热心得很。
一来,距离美国“中期大选”越来越近,“驴象两党”正在不断过招,作为共和党保守派的重磅代表,特朗普屡屡高调亮相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团结支持者,助力共和党。
二来,虽然特朗普迟迟没有表态,但根据其多次暗示的情况来看,他参加2024年美国大选的几率很高。因此,保持曝光度、炒作热度,有利于他巩固手手中的7500万选票。
况且,助力“中期大选”,也是为了帮助共和党在国会中占据优势,这和他未来参加大选相得益彰、并无冲突。
三来,最重要的就是,以攻代守。毕竟,拜登政府的清算始终没有停止,这次出书写他企图政变,就是最大的明证。在这样的现状面前,对拜登政府保持强硬的姿态,反而会让对方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第三件事,欧洲5国发洪水,德国上千人失联。
当地时间15日下午,德国多地遭暴雨袭击,多个灾区遭遇洪水袭击。截止到今天上午,已有80人死亡,约1300多人下落不明。
与此同时,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西欧国家,也遭遇了洪水袭击。其中,比利时已有11人死亡,荷兰疏散了1.5万人,法国则有12个省进入了橙色预警状态。
对此,远在美国访问的德国总统默克尔表示,德国的灾情仍需几天时间,才能弄清楚全部规模。而德国,也将加强在气候保护方面,同美国的合作。
对此,有3点感慨吧。
其一,无论是美国、西亚的极端高温,还是欧洲、日本的暴雨洪灾,正是发生在眼前的事实。气候问题,将会和疫情一样,成为2021年的“主旋律”。
其二,气候合作,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而哪个国家能在这个议题上起到主导作用,那势必会拥有极高的国际话语权。这点,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其三,还是有一点担忧吧。毕竟,天灾总是无情的,断电、断水将会给受灾民众带来二次伤害。况且,疫情还未平复,只怕是雪上加霜。
总之,国际局势一日多变,往年难得一见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反而成为了2021年的常态。
而西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由于不一致的利益关系,分道扬镳、背道而驰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终究是“利”字当头!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