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放榜!25家单位获评企业债券A类主承销商,评级机构中诚信快速“坠落”#热点复盘#
作者:证券时报8月20晚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2020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结果,按照评价得分由高至低排序,将84家受评主承销商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主承销商25家。
同时,还公布了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结果,7家信用评级机构平均得分为80.08分,联合资信评分第一。
评价结果表示,本次信用评价结果为A类或B类,近两个评价年度以独立或牵头主承销商身份取得债券核准批复或注册通知的承销机构允许其担任优质企业债券的主承销商。
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未参与本年度评价的承销机构,自评价结果公布之日起至下一年度信用评价结果公布之日,限制其担任优质企业债券的主承销商,并要求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履职能力。84家机构成绩单亮相
为规范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相关业务行为,提高承销和信用评级质量,加强企业债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
本次企业债券主承销商信用评价的对象为2020年度作为主承销商参与过企业债券承销,或承销的企业债券仍在存续期内的84家承销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的对象为2020年度开展企业债券评级业务的7家机构。
整体来看,受评主承销商、信用评级机构信用情况和勤勉尽责情况较好,业务行为合规度较高,服务质量得到了市场机构及各业务领域专家的认可。同时,在评价中也发现,部分信用评级机构存在未及时进行风险警示,部分主承销商主办的债券存在尽职调查环节未能勤勉尽责、披露信息不及时准确等失职失信及不专业情况。
具体来看,本次受评主承销商合计84家,按照评价得分由高至低排序,将84家受评主承销商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主承销商25家,平均得分90.45分;B类主承销商46家,平均得分83.77分;C类主承销商13家,平均得分71.74分
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海通证券的95.408,紧随其后的是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中信建投已经连续6年得分前10,二者去年还得到了发改委的点名表扬。
值得注意的是,有13家机构被评为了C类,分别是德邦证券、万和证券、瑞银证券、新时代证券、华林证券、高盛高华证券、东北证券、东海证券、英大证券、宏信证券、摩根华鑫证券、金元证券以及瑞信方正证券。
C类名单和去年相比有比较大的变化,万和证券、德邦证券、宏信证券、新时代证券、东海证券、瑞信方正都是从2019年的更高级别滑入C类。比如,2019年,德邦证券的评分是86.63,在B类中也属于中上,但是今年变成了C类。
C类机构限制其担任优质企业债券的主承销商
发改委也公布了对于不同评级机构的激励和惩戒措施:
一是鼓励和支持评价结果优良的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债券工作,发改委将在政策研究、品种创新、业务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
二是鼓励债券发行人在遴选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作用。
三是对于存在不诚信、不专业行为的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将记入企业债券中介机构信用档案,并在分年度信用评价的相关指标评分中予以体现。对于在债券尽职调查、申报发行等环节存在不诚信、不履职尽责等行为,发改委将约谈相关责任机构,并采取相应惩戒措施。
此外,对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承销机构允许其担任优质企业债券的主承销商:
1.本次信用评价结果为A类或B类;
2.近两个评价年度以独立或牵头主承销商身份取得债券核准批复或注册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未参与本年度评价的承销机构,自评价结果公布之日起至下一年度信用评价结果公布之日,限制其担任优质企业债券的主承销商,并要求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履职能力。
从这一要求来看,评为C类的13家机构在未来一年内在企业债承销方面,将会遭遇更多压力。
同时,对于评价结果靠后的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发改委要求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配合发改委加强日常监管,对其承销、评级的项目加大监管力度。
评级机构中诚信坠落
评级机构的榜单有比较大的变化,本次受评的7家信用评级机构平均得分为80.08分,其中没有机构超过90分。
与之相对,去年受评的6家信用评级机构平均得分为86.74分。其中,得分在90分以上的2家。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评级机构的“一哥”中诚信在今年的评比中遭遇了较大的挫折,得分仅有82.55分,排名行业第四。在此之前,中诚信连续5年得分第一名,并因此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点名表扬。
百万用户都在看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