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跨过涉台“红线”,中方召回大使!欧洲会跟风立陶宛吗?
作者:地球相对论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
立陶宛跨过涉台“红线”,中方召回大使!欧洲会跟风立陶宛吗?
文/田邨
据外交官网站8月10日消息,近一段时间,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所发表的谈话中还指出,中方正告立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国政府和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不可动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红线不容触碰。我们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也正告台湾当局,“台独”是死路一条,图谋在国际上搞分裂活动绝对不会得逞。
立陶宛维尔纽斯
立陶宛如何越过“红线”?
正式召回大使是极其严重的外交措施。一般情况下,各国会通过交涉、抗议等方式解决分歧,只有正式抗议无果的情况下,才会采用召回大使的措施,更严重的则是展开报复性制裁甚至断交。
召回中国驻外大使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并不多见,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5年,因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中方召回了时任驻美大使李道豫。近年来,即使是美俄之间,也更多地采用“大使临时回国议事、述职”等方式非正式地召回大使,以便留有余地。
中国政府罕见采用正式召回大使的外交措施,是因为立陶宛政府的行为严重越过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红线。立陶宛允许台湾当局设立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不仅是台湾当局近18年来在欧洲设立的第一个“代表处”,更是第一个在中国邦交国境内以“台湾”名义建立的代表机构。
另一方面,近期其他欧洲国家政客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多是来自部分国会议员,至少不直接代表本国政府立场;但立陶宛政府则直接下场,并呼吁其他国家“跟进”,性质上有本质不同。
立陶宛政府为何一意孤行?其副外长艾德梅纳斯宣称,冷战时期,台湾当局追随美国,不承认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主权,“协助立陶宛延续独立国家地位”,立陶宛政府对此心怀感激。他还将苏联时期的立陶宛与苏联的关系与今天台湾地区和中国整体的关系进行对比,称自己感同身受。
立陶宛1991年从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独立,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280万。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对苏联怨念很深。在波罗的海三国大小城镇的街头,林立着各式各样的“苏联受难者”纪念碑,而很少有对德国军队在一战、二战期间屠杀当地人的纪念。上世纪90年代独立后,波罗的海三国立法禁止共产主义传播,剥夺俄罗斯裔居民的公民权,并以“种族灭绝”罪名审判苏联公职人员。
因而,虽然立陶宛在1991年独立之初就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立陶宛政府及议会对中国依然抱有成见,近年来屡次破坏中立关系发展。2021年2月,立陶宛领导人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3月,立陶宛议会通过决议,退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机制; 6月,立陶宛宣布向台湾地区捐赠2万剂阿斯利康疫苗,成为首个向台湾地区捐赠疫苗的欧盟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立陶宛经济在波罗的海三国中总体向好。自苏联解体以来,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最快的爱沙尼亚始终领跑波罗的海三国经济。但2020年第三季度,立陶宛人均工资首次超过爱沙尼亚,人均工资和人均GDP都逐渐同发展最慢的拉脱维亚拉开了差距。
2021年1月至4月,中国大陆与立陶宛双边贸易额为80457万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3920.7万美元,同比增长21%。与此同时,立陶宛同期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双边贸易额仅为4590.5万美元。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近日撰文指出,“是否以立陶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刻意破坏中立之间正常的国家关系,需要立陶宛政府和人民做出明智的选择”。
立陶宛维尔纽斯
台湾不是一条船,离不开大陆
立陶宛越过“红线”,与其国内政治议程密切相关,但是否也代表了欧盟国家的立场?
一位美国前驻波罗的海三国大使曾对笔者透露,拜登上台后,作为美国北约盟友的波罗的海三国所主要发挥的作用,是作为桥头堡协调欧洲国家统一对俄罗斯的政策立场。今年以来,三国也确实是在对俄立场上表现“抢眼”,积极推动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但欧洲主要大国德国、法国领导人均表示,希望维持稳定的欧盟—俄罗斯关系,美俄领导人也已于今年6月达成“战略稳定”协议。显然,立陶宛政府的对俄政策并不能代表欧洲,更不能代表西方。
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G7领导人峰会上欧洲国家领导人不愿追随拜登指责中国,并呼吁欧洲在中美之间成为“第三种力量”,立陶宛的对华政策同样很难代表其他欧洲国家的态度。而欧盟各国虽有“外交一致”的理念,但近年在对华、对俄政策上分歧不断,一直很难形成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7月20日,台湾当局外交部门负责人已经披露“没有推动欧洲其他馆处改名的计划”,可见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政府目前并无效法立陶宛的明确计划。
不过,近日在台湾问题突破“红线”的还有一个国家。8月4日,美国国防部国防合作安全局发布消息称,美国务院已批准向台出售总价7.5亿美元的40套中型自行榴弹炮系统及相关设备。
8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此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美国前驻华公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傅立民曾对媒体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其解决方案“在北京,不在华盛顿”,因为这“不是华盛顿的事”。他认为,现在美国政府真正该做的,是让台湾地区一些人明白,“台湾不是一条船,它是离不开大陆的,它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它必须和中国大陆保持良好关系”。
8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发表谈话,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中方选择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但没有选择驱逐立陶宛驻华大使,而是要求对方政府召回,仍然表明双方还是希望将问题限制在一个可以管控的程度,控制在外交领域而不向其他领域扩散。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地球相对论】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