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欧洲近代史上的一个笑话,它是如何从列强变成弟中弟的?
作者:地球记立陶宛这个国家,如果不是最近在台湾问题上兴风作浪,恐怕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这个国家的存在。不过,别看今天的立陶宛只是波罗的海沿岸小国,但是在欧洲近代史上,立陶宛可有着极高的存在感,这个国家曾经一度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国,却因为反复横跳,断送了国运,丢掉了大部分领土,变成一个弹丸之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国家一步一步“作死”的历史过往。
<hr>立陶宛的辉煌
立陶宛这个国家发源于13世纪,那时的欧洲正处于千年中世纪的尾声,立陶宛人面对日耳曼民族入侵,由多个部落联合成立了立陶宛大公国,也逐渐形成了立陶宛民族。14-15世纪,立陶宛在东欧有着广袤的领土,今天的俄罗斯西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都属于当时的立陶宛大公国,可以说北抵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可谓幅员辽阔。14世纪后,立陶宛大公国与当时名副其实的欧洲列强波兰长期联姻,两国关系不断走近,最终在1569年,两国签订《卢布林条约》,波兰立陶宛联邦成立。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8409951a23749019f4ad67b2e1d48ae
两大强国合并后,国力更上一层楼的波兰立陶宛联邦,一度问鼎东欧霸主,由于在17世纪整个德意志地区乃至大半个西欧都陷入宗教战争的泥淖中,而在东方,蒙古人建立的统治近乎完全解体,日后的俄罗斯仍是一盘散沙,权力的真空,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崛起的创造了客观条件。17世纪初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同时对抗,莫斯科大公国、奥斯曼帝国以及北欧霸主瑞典,实力登峰造极。
<hr>立陶宛的衰落
但是好景不长,波兰立陶宛联邦本质上是一群贵族成立的联合政权,随着日后的欧洲列强英、法、俄、德开始逐步加强国家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拥有了更强大的动员能力,整个国家从政治、经济、军事纷纷开始变革,波兰立陶宛联邦仍旧抱守贵族制度与基督教法统,逐渐落后于时代。尤其是在俄罗斯崛起后,斯拉夫民族对于领土有着天然的野心,不断蚕食波兰立陶宛联邦,直接吞并了今天的乌克兰,而其实国家也纷纷跟进,最终波兰立陶宛联邦在18世纪遭到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的三次瓜分,到了1795年,在欧洲的地图上已经看不到波兰立陶宛联邦一点国土了。
等到立陶宛再次以一个主权国家的身份出现,那已经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了,当时由英法美三国主导的凡尔赛体系,以民族自决原则,将波兰和立陶宛分别以不同的国家重获独立,不过领土再也不可能恢复昔日巅峰其实,变成了一块巴掌大的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战期,立陶宛国内局势发生了剧烈动荡。在1918年独立之初,立陶宛依然延续王国政体,但王国随后便被国内资产阶级政党推翻,成立了立陶宛共和国。在1918年底,立陶宛国策再次出现180度大翻转,在大部分领土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甚至还曾一度与白俄罗斯联合组成了一个短暂的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不到两个月,资产阶级政府卷土重来,并再次宣布独立,还与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
<hr>立陶宛的方针
这一串走马灯式的政权更迭,虽然看着混乱,但是,对立陶宛来说,有一个总的方针不变,那就是反俄。立陶宛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俄罗斯入侵,因此,对这个新生的国家来说,选择和当时苏联相同的政体,对其国民是绝对难以接受的。从这里开始,反俄与反共便贯穿了立陶宛这个国家的历史,直到今天。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希特勒大军闪击波兰之际,苏联同时从东方出兵,苏德两国又一次瓜分波兰,连带着立陶宛也被苏军占领,强行并入苏联。然而短短几年之后,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起巴巴罗萨行动,500万德军向着广袤的苏联国土发动闪击战,立陶宛也被德国占领。不过,立陶宛倒是一点也不抗拒,反而拿起枪加入了德军行列,宁愿与法西斯为伍也要把反俄贯彻到底。然而二战结局,我们都清楚,最终随着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德意志第三帝国灰飞烟灭。立陶宛再一次被迫成为苏联加盟国。
<hr>苏联的加盟国划分
不过若论地位,立陶宛在苏联加盟国中,属实“弟中弟”。一般而言,苏联的加盟国大体可分为四等,头一等,俄、白、乌三国作为绝对的核心,俄罗斯自不用说,在西方眼中,俄罗斯几乎可以和苏联化等号。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同文同种,苏联解体至今,两国依然保持着密切关系,而乌克兰情况相对复杂,但至少乌克兰东部是苏联工业化的直接受益者,当然也为乌克兰今天的分裂埋下伏笔,不过这是后话。
第二等是高加索国家,主要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由于连续出过斯大林、贝利亚等苏联高级领导人,因此在苏联时代过得一直不错,苏联政府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而亚阿两国,虽然在去年围绕纳卡地区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在苏联时代,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也能压制矛盾,而且阿塞拜疆的巴库油田,也一直是苏联重要的经济支柱,更是二战中希特勒数百万大军的终极目标,其财富地位可见一斑。
第三等,无需多说,就是中亚那几个斯坦国,那几个国家,在苏联时代,承接了大量苏联的经济转移,从一群落后的游牧国家,变成能够制造飞机火箭零件的工业国,他们一直念着苏联的好,甚至都是最后退出苏联的国家,解体不是他们的希望。
而最底层的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则与上面那些国家完全不同,他们从民族、宗教信仰、语言文化都与斯拉夫民族格格不入,加入苏联也是被迫为之,历史上这些民族大多被俄罗斯帝国所征服,因为对俄罗斯和苏联完全没有好感,在冷战中,这三国不断与西方暗中款曲,地下的独立运动一直没有中断过。到了苏联解体前夕,更是花式秀操作,搞出了200万人手拉手联通三国首都,以宣誓独立的大型集体行为艺术。以立陶宛为代表的三国,是最有动力推动苏联解体的国家。
在苏联解体后,又一次迎来独立的立陶宛,毫不迟疑地拥抱西方。其结果就是苏联时期为数不多的资源也瓜分殆尽,人口不足300万,但每年却要流失4万人,多以青壮年为主,不过波罗的海三国作为西方已经北约扶持的样板国家,相比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下场,也不算太坏,如今的立陶宛加入了欧盟与北约,已经完全与西方融为一体。总体来看,立陶宛这个国家地处东欧与西欧之间,这注定了其两边摇摆的国策,尤其是在一战后独立之后,作为一个新生小国,在对外关系上没有多少选择余地,至于现在,面对俄罗斯的压力,立陶宛只能紧紧抱住北约大腿不放,在对华政策上采取激进手段以取悦其背后的主子,对于这种国家,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关注,也不必对其言行当一回事,全当成笑话看就好。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