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效果立竿见影!美国态度突变:我们希望与中国进行合作
作者:海外风云汇一直对华保持着“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傲慢态度的美国,现在却想要与中国合作了。美国希望在阿富汗问题上和中国进行合作。
在不久之前的东盟外长会议上针锋相对了好几天之后,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当地时间8月16日进行了一场连线通话。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8db340a739e54444ac4eaf0b370087bb
这场通话是围绕目前阿富汗的局势进行的。通话中,布林肯罕见地将“合作”置于了两国关系的首位,没有继续重复那套“美国将基于实力出发”的废话。
他强调,美国和中国在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保持沟通非常重要,实现和平共处,是两国共同的目标,美国也希望双方寻求和开展合作。
同时,布林肯还代表美国,罕见地对中国做出了承诺,就是美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而且不寻求在中国西部边界地区制造动荡。并希望和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用建设性、无视的方式就地区安全问题开展合作。
从布林肯的这番话不难看出来,中美两国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之前,我们都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半年来的的表现已经证明,美国不打算扭转特朗普时期错误的对华政策,甚至还在尝试从更多的角度向中国施压。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并没有被叫停,同时,拜登政府还不断在各个场合塑造两国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并频频挥舞“人权”大棒试图干涉中国内政。
这种情况在安克雷奇对话中没有发生变化,在不久之前美国副国务卿舍曼的天津之行中看上去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与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对谈的过程中,舍曼更多地只是把布林肯在安克雷奇的话重复了一遍,比如宣称中国违背了美国及其盟友的“价值观和利益”,损害了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宣称香港、西藏和新疆存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向中国施压。
当然,美国的价值观究竟是什么,所谓的“规则”是什么,声称中国存在“人权问题”的依据在哪里,美国一项都没有做出具体的、可靠的、明确的说明。
看过了舍曼的这套陈词滥调,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能够在天津的这场对谈中占据主动了:和美国试图单纯用话术来塑造自己正义形象的策略相比,中国总是能提出更加务实的、更有针对性的,同时能够让所有参与者受益计划。
这场会谈中,谢锋副外长除了像之前一样逐条驳斥了美方的说法以外,还主动出击,明确地说出了美国目前对华策略的本质,还给了美国“纠错清单”。
中国这种不妥协、不退让的态度,正越来越清晰地告诉美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与自己平等的国家。
事实上,美国虽然确实是超级大国,但在国际社会上,只要他们的谈判桌对面坐的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主权国家,那么他们就没有资格高高在上地说出那句“从实力的地位出发”来进行对话。这个道理,如果美国忘了,那么中国会让它一点点想起来。
在天津会谈中,中国的态度明显震慑住了美国,让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端正了自己的姿态。
事实上,早在阿富汗政府军还没有被塔利班摧垮的时候,美国在就这一问题和中国进行接触的时候,就已经转变了自己的态度:8月4日,在中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代表举行会谈之后,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内德·普赖斯曾经表示,美国赞同中国的外交努力,同时支持阿富汗进行内部对话。
这是美国与中国存在共同利益的领域。从这番话中,也间接表明美国想要在阿富汗问题上与中国合作,可以说天津会谈的效果立竿见影。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d2202dfff37142fba9930d04e4a8331b
美国可能在阿富汗问题上进行合作吗?
短期内有一定可能,但长期看,可能性不算很大。
说短期内有一定可能,是因为美国这次的“喀布尔大撤退”,实在是太狼狈了。更致命的是,这场撤退正在给拜登政府赖以展开舆论战的“人权”大旗带来无比致命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不是外部造成的,而是整个西方世界内部舆论带来的。
无论是BBC,还是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又或者是《国家利益》网站刊载的评论文章,几乎所有人都众口一词地坚持称,放任塔利班占领阿富汗,是一种毋庸置疑的人道主义灾难。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9f8511717a444d7b3d8f8af5bf91e90
他们有自己的依据:20世纪末,夺权后的塔利班确实是一个可怕的极端组织。他们输出了大量极端分子,对内遵行伊斯兰教法推行极端统治,禁止电视音乐和电影,要求男性必须留胡须,女性必须穿着遮盖全身的罩袍,不许10岁以上的女童上学。
对外,他们为“911”事件的罪魁祸首本拉登提供庇护,还给在中国臭名昭著的“东伊运”恐怖组织提供庇护所。
不过,在经历了20年的阿富汗战争之后,现在的塔利班是否会继续坚持20世纪末已经被认定是失败的道路,还有待观察。毕竟,在攻入喀布尔之后,他们出乎所有人意料并没有给这个城市带来灭顶之灾。
当然,西方并没有观察的兴致。或者说,他们必须给塔利班定罪。因为如果现阶段这个组织不够“恶贯满盈”,那么西方世界在2001年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创伤都会成为罪孽和笑话。
然后他们就迎来了第二个问题:在坚称塔利班占领阿富汗是一场人道主义灾难的情况下,如果这些人声称把阿富汗留给塔利班、坐视人道主义灾难的发生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那这就意味着,美国20年来朝别的国家挥舞的“人权”大棒,本质只是美国霸权主义心态下疯狂战略扩张的一层外包装;
如果他们声称从特朗普到拜登的撤军政策是一场错误,那么这证明现在的美国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全世界继续构建自己“正确”的人权信仰。毕竟,在2001年摧毁塔利班政权之后,美国曾经宣称自己将会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民主的、多元的”阿富汗,而现在,“这场喀布尔大撤退”告诉世界:美国模式失败了。
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尽快稳定阿富汗局势,同时强调自己在该地区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做成一些积极的事情,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
同时,中美两国在阿富汗问题上也确实有着共同的利益。中国不像美国那样热衷于军事介入阿富汗,但作为与阿富汗接壤的国家,该地区的乱局,以及可能催生的恐怖主义活动是否会影响中国新疆地区的和平稳定,是中国的核心关切之一。
不过,从长期来看,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在“美国优先”这种理念的主导下,美国追求的其实并不是一个稳定、和平、繁荣的阿富汗,而是一个对美国言听计从的阿富汗。
阿富汗同时和中国、巴基斯坦和伊朗接壤,是整个亚欧大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这片大陆上不同文明交汇的一个中转站。谁控制了阿富汗,谁就能进一步巩固和延伸自己在整片亚欧大陆上的影响力。
在历史上,波斯人、希腊人、萨特人、匈奴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都尝试过想要控制这片区域,近代以来,英国、苏联的折戟沉沙,更是让它被称为“帝国坟场”,现在,狼狈撤出的美国,无疑又在这片坟场中立起了一块墓碑。
对于美国而言,如果控制了阿富汗,并在该地区长期保持军事存在,不但能够控制住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外运的咽喉要道,还能同时压缩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的战略空间。
在东欧,美国有效地形成了对俄罗斯的合围,但在中亚地区,因为独联体的存在,美国始终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中亚国家拥有独立于北约之外的集体安全条约体系,除了以反恐为名介入阿富汗,美国找不到别的突破口。
同时,阿富汗与中国新疆接壤。虽然两国之间的边界线只有不到100公里,且地势险要,几乎不通人烟,但就像上面提到过的,上世纪90年代塔利班政权与中国境内“东突”组织的关系已经足够让无比重视自己国家安全的中国绷紧神经。同时,阿富汗还在“一带一路”倡议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控制了阿富汗,美国在应对中国时就拥有了一块新的砝码。
此外,阿富汗还是伊朗最重要的邻国之一。只要阿富汗在美国的控制之下,伊朗的影响力就很难渗透到中亚地区。
同时,从宏观的地缘政治理论角度来看,作为在海洋霸权基础上确立自己超级大国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待亚欧大陆就像英国对待欧洲大陆一样,采取大陆均势策略。
美国并不希望这里出现了影响力足以辐射整片大陆的强大的陆权国家,又或者这片大陆上的几个主要国家实现“强强联合”,因此必须要在几个关键的枢纽地带埋下钉子,来阻止亚欧大陆事实上连为一体。“新欧洲”、以色列、阿富汗,就是美国准备的“钉子”。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阿富汗,是没有让美国写入钉子的余地的,因此美国不希望阿富汗和平稳定,也不太可能彻底放弃介入阿富汗的想法。
所以,美国现在在阿富汗问题上表态,说要与中国团结一致,还强调要跟中国合作的意思,纯属权宜之计。
首先,美国和中国能不能在阿富汗问题上真正携手合作,以什么方式进行合作,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虽然现在是跑了,但美国会不会卷土重来,用彰显军事存在或者扶植代理人的模式再一次朝阿富汗伸手,还不好说。
就在这次溃退之前,从7月底到8月初,美国发起了好几轮针对阿富汗的空袭。目前,美国国内的无数媒体也喊着要为美国对阿富汗的“人权”负责。
美国在阿富汗搞成这个样子,现在各方都在忙着“甩锅”,拜登政府、特朗普、阿富汗政府军乃至五角大楼这股势力把锅甩来甩去。
拜登说这次溃退是因为阿富汗政府军不愿为阿富汗人民战斗,特朗普和蓬佩奥说拜登做了个无比仓促、无比愚蠢的决定,评论人士中,站在民主党一边的说这次错在特朗普在任期间不该签订撤军协议,五角大楼也不该一次又一次拖延撤军期限。
站在共和党一边的说拜登上任以来就从没认真遵循过特朗普签订的“协议”,现在甩锅纯属胡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最后将会怎么处理阿富汗问题,实在不好说。
其次,尽管在阿富汗问题上美国有和中国合作的可能,但在美国依然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美国不可能转变姿态。在阿富汗的短暂“携手”,不意味着中美之间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的博弈会停下来。
事实上,就在就阿富汗问题邀请中方通话的几天之前,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还和布林肯在8月的东盟外长会上“坦诚直率”地交换了意见。布林肯持续炒作南海问题,顺带还在人权议题上继续发难,当着王毅外长的面,在东南亚国家面前给中国泼脏水。把东盟国家闹得哭笑不得。
当然,中国也不甘示弱,直接表示,部分“域外国家”正在试图推行新的地区战略,威胁东盟的中心地位,通过军事威慑搞集团对抗,这一倾向十分危险,应予以警惕和制止。如今这个时代不应有“教师爷”,也不需要“救世主”,各国的命运应掌握在自己手中。直接把美国放在冠冕堂皇的外包装下的战略野心掀到了明面上。
最后,就是美国不会放弃对“中国威胁论”的宣扬。 事实上,拜登已经把所谓的“中国威胁”作为自己从阿富汗撤军的最关键的理由之一了。
8月16日,在面对国内铺天盖地的批评声时,他公开给自己辩护说,自己会坚持从阿富汗撤军的政策,因为美国继续驻军阿富汗“只对中国和俄罗斯有利”。
为了从战略层面挽回自己的失败,拜登必须不断对美国国内强调“中国威胁”,甚至在其他问题上和中国打交道的时候,他可能会表现出更加强硬的姿态。因为,美国的中东战略已经随着这场溃退而彻底失败。白宫手中除了七零八落的、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几乎不再剩下任何东西了。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