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10-5 12:16

德国大选4大看点!组阁谈判正式展开,中德中欧关系何去何从?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投票结束已数天,但默克尔的继任者是谁、新内阁如何组成仍未尘埃落定。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社会民主党(社民党)以微弱优势领先现任总理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日前,社民党秘书长克林贝尔宣布,社民党将于10月3日正式展开组阁谈判。

专家们认为,谈判结果或要等至圣诞节前后才能揭晓。“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各党派都将为自己在未来政府中的地位和部长席位待价而沽、讨价还价、忍痛割肉。”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陈壮鹰说。



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执掌德国16年,中德关系总体发展良好,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如今,“默克尔时代”正式谢幕,未来的中德关系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德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期待德国新政府延续务实平衡的对华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晨认为,合作共赢仍是中德关系主基调。“德国各主要政党与中国有相互重合的政策关注点和利益诉求,合作空间广阔,可在疫情后共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计票结果显示,社民党得票率25.7%,联盟党得票率24.1%,而绿党、自由民主党(自民党)得票率分别为14.8%、11.5%。

“这是联邦德国历史上最迷局的大选。”在陈壮鹰看来,本次大选没有真正的赢家。随着新的政治力量崛起,德国政党碎片化加剧,这在今年大选结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专家们认为,各党派总理候选人的个人表现也起到了大于以往的作用。

社民党总理候选人肖尔茨称,社民党在选举中获得“巨大成功”,选举结果表明选民寻求变革。但在陈壮鹰看来,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经济运行整体稳健,并成功应对了多次重大危机,因此民众对现状的满意率高,求新求变的诉求并不迫切。



“另一方面,联盟党与社民党联合执政多年,双方不断磨合,政治主张日益趋同。”陈壮鹰说,这使得两大现任执政党的党派理念和执政纲领在选民投票中的抉择权重下降,而党派总理候选人的表现反而更大地影响了选民投票。

“尤其在疫情影响下,不少民众的日子并不好过。”赵晨亦表示,肖尔茨提出的社会政策迎合了当下德国人渴望提高社会福利的心态,为社民党争得不少加分。

根据民调,肖尔茨个人获得领先的支持率。陈壮鹰认为,肖尔茨刻意营造踏实稳健的人设。“作为现任财政部长,肖尔茨借此强调现届政府的成就与自己及所在党的努力密不可分,甚至刻意模仿默克尔经典手势。”

相比之下,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拉舍特的党内支持率较低。虽与默克尔同属一党派,但拉舍特被普遍认为领导力不足、个人魅力差。今年7月,视察洪灾时的“大笑门”事件更令其声望大损。



根据选举规则,在联邦议院拿到过半数议席的政党则可执政,并由执政党决定总理人选。若没有单一政党取得过半席次,则由多个政党共同协商组成联合政府,从中选出新任总理。

按照计票结果,两大党中任何一党再拉一个小党也无法达到过半数议席,因此组阁情况将有两种可能:社民党与联盟党组成“大联盟”,或是一个大党加两个小党联合执政。



根据最终计票结果,可能发生的组阁情况如图。

但是,社民党此前已多次表示不愿再与联盟党联合执政。

换言之,两大党中谁能拉到两个小党,就能主导组阁。正如陈壮鹰所说,绿党和自民党或起决定性作用,它们成为社民党和联盟党竞相拉拢的组阁对象。

于是,组阁大戏将在“黑绿黄”(联盟党、绿党、自民党)和“红绿黄”(社民党、绿党、自民党)的竞争中拉开帷幕。因象征各党派性质的颜色恰巧与牙买加国旗、交通信号灯颜色一致,人们将之戏称为“牙买加联盟”对战“交通灯联盟”。



绿党党首贝尔伯克(左),自民党党首林德纳(右)。

自民党党首林德纳此前曾借助媒体抛出橄榄枝,表达自己有意向与绿党合作。“老辣的西方政客必然不会放弃这次要价和争利的大好机会。”在陈壮鹰看来,自民党和绿党需首先就各自在新政府里的政治角色和部长席位达成一致,才能在与大党的组阁谈判中避免内耗,并分到最大的“蛋糕”份额。



绿党和自民党进行会谈,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拍。

不过,绿党党首贝尔伯克曾表示,绿党的理念与社民党较为接近。赵晨认为,自民党在经济上主张自由主义,与社民党所主张的社会公平政策存在一定矛盾,所以自民党的选择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事实上,德国政坛存在不同的声音。

“社民党和联盟党的对华政策相对较稳定,但自民党和绿党可能会扮演不稳定角色。”赵晨认为,绿党对华态度强硬,自民党则走亲美路线,若其中一党党首担任外长,对中德、中欧关系或产生一定的动荡。

在陈壮鹰看来,尽管各党派对华态度不一,但仍存在合作需求。“绿党在环境保护,自民党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需要与中国展开合作。”他说。

中德关系被认为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对此,陈壮鹰表示,三方组阁会让政府管理和政策制定变得困难,导致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在欧盟的核心影响力减弱,美国或“有机可乘”,进而影响欧盟的对华政策。



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图源:新华社

此外,法德轴心常被认为是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美英澳“潜艇事件”近日备受关注,法国对于澳方毁约表示强烈不满,德国则表示力挺法国。据法新社消息,新一轮澳大利亚与欧盟的自由贸易谈判已推迟至11月。

对此,国际社会持续观望:“潜艇危机”会否疏远美欧关系?法德两国能否进一步推动欧洲战略自主?

“在欧洲战略自主方面,法国最积极,但德国表现相对被动。”赵晨表示,德国的军事防务极度依赖美国,战略自主更多停留在口头上。

在赵晨看来,特朗普时期的“蛮权力”执政风格曾让德美关系难以进展。但拜登让美国回到“巧权力”时代,即开始重视盟友、重视欧洲伙伴,这让德国部分政客感到兴奋。“不过,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匆忙撤军,被摆了一道的德国对此仍有怨气。”



近年来,中德关系总体上发展良好。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德经贸关系仍稳步发展,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赵晨认为,未来中德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依然稳定。

“中国的广阔市场是德国企业极为看重的,如宝马、奔驰和奥迪三大德国豪华车品牌在华销售量占其全球市场比重均超过30%。正是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劲驱动,2020年的业绩才能好于预期。”赵晨说,未来中国依然是德国不可放弃的重要角色。

中方亦已表态,愿同德新政府共同致力于维护中德关系,维护中德对话合作,继续以互利开放精神推动两国务实合作,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原则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



2019年7月9日,在吉林长春,一汽-大众奥迪Q5L汽车停放在仓储停车场内等待外运。图源:新华社

在规则领域,赵晨认为中欧投资协定非常重要。然而,大选前,绿党和自民党领导人打着所谓“人权”旗号进行反对,而肖尔茨和拉舍特则未明确表态。

“若中欧投资协定能尽早批准,那就意味着中欧之间能谈成重要的规则标准,包括投资公平、监管透明、改善劳工标准等,中外企业都能从中受益。”赵晨说。

赵晨认为,德国新政府应沿袭默克尔风格,即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同时继续筑牢中德经济合作。“我们稳德资,德国就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蛋糕。同时,德国要积极在欧盟内部压制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论调,才能促使中德经济合作保持稳健发展。”

“提到中美政治议题,绝大多数德国民众拒绝站队。”陈壮鹰补充说道,“德国或欧盟不能忽略在经济、气候、全球治理问题等方面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总体而言,无论谁领导下一届政府,对华政策都不太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德合作仍是主流。”

【记者】姚昱旸

此前报道

执政16年的默克尔即将离任,谁会“接棒”?

【作者】 姚昱旸

阅政观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大选4大看点!组阁谈判正式展开,中德中欧关系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