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10-24 16:04

10月22日,亚洲发生三事:韩国万人罢工;莫迪闹笑话;日本也乱了

作者:环球调查局
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上,多的是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往往局势的突变与反转,就发生在转瞬之间。

10月22日,中国周边又发生了3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与日韩印三国息息相关,并且每一件都在凸显当前局势的混乱与不安。



先来说说韩国吧,这两天真可谓是迎来了多事之秋,继火箭发射失败之后,韩国首尔又爆发了万人罢工抗议。

22日,超过27000名韩国民众走上首尔街头、举行了罢工抗议集会,以表达对当前韩国物价飙升、薪资低薄的不满,并要求提高工资待遇。

其中,还有数千名抗议者身穿韩国热播剧《鱿鱼游戏》的同款服装,令场面看起来“火药味与诡异感”十足。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韩国物价飙升的速度确实令人猝不及防,光是牛肉的价格就已经上涨到了一公斤1000元,其余肉类与蔬菜价格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

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源,大体分析来看,不外乎3个。

1,疫情持续肆虐,令大量农业、养殖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韩国国内食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必然会导致物价飙升。

2,由于疫情尚未完结,韩国经济无法顺利重启、复苏,大多数韩国民众的薪资水平都略显“低迷”,这与不断攀升的物价形成了鲜明对比,自然会引发抗议。



3,除了内部因素之外,世界各国饱受疫情、能源危机以及供应链危机等影响,主要肉类、粮食、蔬菜出口国的生产活动都没有恢复正常,自然无法提供给别国。

再者说了,由于供应链危机的存在,即便是有了出口物资,也很难运往需要的国家。

举个最明显、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作为美国最繁忙港口之一的南加州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已经囤积和滞留了数万个集装箱,货船积压量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最。

更糟糕的是,根据美国相关部门预测,供应链危机将困扰美国到2022年。

可见,这场巨大的混乱风暴,不仅在向韩国袭来,也在席卷全球。

对此,怎么看?

一,虽然抗议阵仗很大,但韩国抗议者的诉求,恐怕很难得到满足。

毕竟,如今真正困扰韩国的,是疫情和供应链危机,即便韩国政府强行提高了工资,或者效仿美国开启“印钞模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将引发更为严峻的通胀危机。



届时,最直观的苦果之一,就是本就保持上涨趋势的物价,将再次随着“超发货币”而水涨船高。并且,不同于拥有美元霸权的美国,这些危机与苦果,都得由韩国自己买单。

二,文在寅的“命运大考”来得更快了。

明年,文在寅的任期就要结束了,而如今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又刚被曝出丑闻。反观代表财阀势力的在野党,近期不断造势、蠢蠢欲动,一场可预见的政坛斗争已经在酝酿了。

如今,韩国疫情未完,经济形势又不景气,物价飙升引发的社会动荡还持续升级,这将令文在寅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要注意,在即将卸任的节骨眼上,该情况的发生,并不是一个乐观信号。

所以,如何稳住“后文在寅时代”的局势,确保自己安然下台,不会在卸任后遭清算、陷入“青瓦台魔咒”,将是文在寅如今不得不面对的命运大考。

总之,山雨欲来风满楼!新一轮的危机与挑战已然来临,接下来,且看文在寅会如何接招吧。

说完了韩国,再来说说其邻居日本。



第二件事,混乱升级!光天化日之下,日本警察车队被袭击,重要证物被抢走。

22日,日本大阪警方发现了一辆疑似犯罪团伙作案使用的车辆,随后出动拖车将其拖回警局,并且前后都有警车护送。

但没想到的是,当车队行驶到一半时,突然被三辆来路不明的汽车撞停,证物车内的部分物品被抢走,而后逃之夭夭,日本警方则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不得不说,众目睽睽之下,日本警察车队当街遭袭,这一幕不仅让人倍感意外,更显得疑点重重。

一来,明知道警方在押运证车,这些罪犯却不管不顾、公然发起袭击,显然是目无法纪、无法无天。

二来,明知道警方押运,这些罪犯也要发起袭击、抢走证物,表明这个证据很不简单,而且这些罪犯也不是简单的小毛贼。

三来,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光天化日之下,日本警察被袭击,打击的不仅仅是日本警方的脸,还有日本政府的颜面。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前一天,一名驻日美军士兵因为在东京街头、公然殴打一名日本男性而被警方逮捕。

尽管,与以往驻日美军犯事后、日本敢怒不敢言的情况相比,日本警方此次直接抓人的举动,确实“硬气”不少。

但不可否认的是,碍于美日之间“并不平等”的外交关系,明眼人都知道,此事最终只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后不了了之”。

因此,在日本警方逮捕美国士兵的“后续”暂未出来之前,日本警方却遭匪徒公然袭击,对日本警方与政府的威信、形象而言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和考验。

换句话来说,在警方车队被袭击后,日本还敢顶着压力、对美国士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说到底,弱国无外交。当初日本兴高采烈地将美军迎进国门时,就该想到自己会有这副“敢怒不敢言”的姿态。

因此,究竟何去何从,日本确实得考虑清楚了。



最后,再来说说又“出洋相”的莫迪。

22日,印度卫生部宣布,该国接种新冠疫苗已经超过了10亿剂次,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

这天,印度总理莫迪也在社交媒体上高调自夸了一番,称印度正在“书写历史”,世界正在见到印度科学的胜利。

然而,莫迪刚高兴没一会,美国人就来“打脸”了,称印度疫苗接种虽然超过了10亿剂次,但疫情却远没有结束,并直接点出——疫苗接种剂次不是疫苗接种人数,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至今仍有大量民众没有打疫苗。

很显然,作为疫情方面的“难兄难弟”,全球疫情第二严峻的印度高调邀功,让排名第一的美国不高兴了,所以才在莫迪正高兴的时候,泼去一盆凉水。



不过,酸归酸,美国说的风凉话也是有根据的。

本月16日,印度卫生部便发布数据称,印度成年人完全接种疫苗的比例仅为30%,而年龄在18岁以下的群体,接种疫苗的比例就更少了。

因此,莫迪所谓的“邀功”,实际上就是在“偷换概念”下的一种自我安慰或自我催眠,强行告诉自己“抗疫工作做得很棒”。

但没想到,美国人的一盆凉水,不仅浇灭了印度的高涨热情与美梦,更让莫迪当众出了一场洋相,让世界免费看了笑话。



说到底,对于莫迪和印度而言,与其耗费时间、精力,在不切实际的邀功与吹嘘上,倒不如认认真真把抗疫这件事做好,让印度早日恢复正常,民众早日过上不用担惊受怕的日子。

或许,危机与困难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与无知才是。

究竟何去何从,莫迪可得考虑清楚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0月22日,亚洲发生三事:韩国万人罢工;莫迪闹笑话;日本也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