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默克尔任期结束,德国政坛“地震”,日本首相公开道歉
作者:环球报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
在变异新冠病毒蔓延,以及全球供应链断裂、能源短缺的背景下,许多国家迎来了新一轮换届选举。
2021年间,以色列、伊朗、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都处在新旧政权交替更迭的关键时期。
这样的改变,令各国政客产生不一样的碰撞,也让多国政局陷入混乱。
10月27日,世界上又传来2条意味深长的消息,这回与德国和日本有关。
一、日本首相公开道歉,岸田面临两大难题。
27日,环球网报道称,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日前公开为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的言论表示道歉。
岸田文雄称,麻生太郎的话“不够妥当”,对此感到十分抱歉。气候变化引发了很多灾害,也对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球规模性的问题。
不得不说,副总裁闯的祸,要让总裁来“背锅”,估计岸田文雄倍感无奈。
那么麻生太郎到底说了什么?
本月25日,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在北海道小樽市发表演讲时,竟然口无遮拦道:“托气候变暖的福,北海道大米变好吃了。”
这一言论迅速在互联网上发酵,日本民众纷纷指责麻生太郎,痛骂他美化气候危机,无视各种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一方面,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气候变暖对其造成的影响,显然要比内陆国家高得多。
而另一方面,麻生太郎不仅是自民党副总裁,他还曾在2009年,担任过日本首相。
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政坛“大人物”,竟然当众说出“感谢”气候变暖的话,这不就意味着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及其领导的整个自民党,都在无视气候危机吗?
因此,日本媒体和民众都在发声谴责。有不少人表示,希望将麻生太郎从自民党内革职。
为了缓解局势,也为了表明现任政府的决心,岸田文雄这才站出来公开道歉,并且提出要“引领”国际社会,实现“脱碳排放”的目标。
怎么看日本政坛这出“闹剧”?
很显然,新首相岸田文雄虽然带着希望上台,但他的结局,或许和前一位“短命首相”菅义伟差不多。
事实证明,岸田上台后,仍然要面对至少2大难题。
难题一:如何团结日本政坛,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新冠疫情的爆发与反弹,暴露出日本政府抗疫不力的事实。菅义伟在疫情背景下强行举办奥运会,又让日本民众失望不已。
眼下的日本政坛,自民党和在野党充满了分歧,民众也对首相百般不信任。
这样的局面,不利于岸田内阁推行新政,维护日本稳定。
难题二:如何挽救日本的形象,解决外交难题?
一个短暂的政权,意味着当局的决策,是为短期支持率而服务的。因此,我们看见日本政府这一年以来,一直在挑起领土争议,鼓吹对外强硬。
在此背景下,日俄、日中、日韩的关系严重受损,日本在东亚地区,似乎已陷入众矢之的。
岸田文雄如果是个有远见的人,就应该想办法与周边国家缓解矛盾,挽救日本越来越激进、不负责任的形象。
二、默克尔正式卸任,德国政坛局势未明。
10月27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默克尔政府的卸任仪式上,正式向德国总理默克尔提交了任期结束通知。
施泰因迈尔表示,默克尔执政时期,是德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时期”之一。多亏了默克尔,欧洲才没有走向分裂。
至此为止,德国的“默克尔时代”宣告结束了。在收到任期结束通知的那一刻,默克尔就不再顶着“德国总理”这一头衔。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的德国政坛仍然混乱。由于大选结果势均力敌,新内阁至今还没有组阁成功,新总理人选也迟迟未定。
这也就意味着,默克尔卸任以后,德国将进入“群龙无主”的模式。
不过,据媒体报道称,默克尔虽然已经不是德国总理,但她仍然要行使总理职责,直到下一位总理上任。
也就是说,默克尔虽然没有了“名分”,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撒手不管,离开政坛。
不得不说,德国政坛正持续“地震”,混乱的政局,终究还是延长了默克尔的实际任期。
但短暂的延长并不能改变什么,德国政坛最后还是要改头换面,迎来一位新的领导人。
据了解,当地时间10月21日,德国社民党和绿党、自民党,正式启动了组阁谈判。
如果这一“红绿灯”组合能够联合组建新政府的话,那么社民党候选人肖尔茨,便将登上德国总理的宝座。
届时,属于默克尔和基民盟的时代,就彻底宣告结束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