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 发表于 2005-9-22 12:18

陕西十大名镇

由于对地域文化爱好,在这里列出我眼中的关中十大文化名镇
  
  一
  史官镇--文字之始地
  
  
  文字之祖---仓颉「生而能书」,发明了文字。也有一些人说,他是见到鸟兽的脚印,而初造文字。也有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所以他的家乡叫史官。位于白水县东北20公里处,这里古朴美丽,文化底蕴深厚,是喜欢乡土文化的好去处。
  仓颉庙和墓位于白水县史官乡。据历史记载,苍颉是黄帝时代的史官,造字圣人,该庙按碑记在东汉延禧五年(公元老派62年),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其创建于何时,尚无从查考。宋明两代均有增修。
  
  苍颉庙占地17亩。庙内建有后殿、正殿、献殿、前殿、戏楼、钟楼、鼓楼等,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后殿内塑有“四目重光”的苍圣像,正殿,后殿两帝陈列着历代碑刻,其中有“苍圣乌迹书碑”、“孔子弟子题名牌”。
  
  后殿后面是苍圣墓。墓冢高3。2米,周围44米,墓顶有古柏一株,群众称其“转枝柏”,这是因其十分奇特,四面树枝隔年轮流荣枯而得名。在整个庙院内长着数百株古柏,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使得庙院显得古朴庄严。
  
   同时彭大将军,在解放战争时已在此地小住。
  
  二
  芝川镇---史圣成就名镇
  韩城芝川镇”的地方,镇子上古色古香的“太史酒家”,司马迁中学,或以“史圣”、“先贤”为名的店铺不下十几家,往镇子东南不远便是建筑在一处之高岗之上的司马迁墓。石阶引路蜿蜓而上,先见一砖砌牌坊上题“河山之阳”四字,不由让人想起《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迁生龙门”耕牧山之句,走在陡峭的司马坡上,一段曲曲折折的石阶路浓缩了司马迁的坎坎坷坷的一生,遭李陵之祸;爱腐刑之辱,终成《史记》。
  
  今年是风追司马之年,相信会有更快的发展
   
  三
  楼观镇---天下第一福地
  道家老子的无为学说先不谈,这里的风景且听古人云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 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森林繁茂,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构成了闻名遐迩“古、秀、幽、奇 ”的风景特色。
  
  四
  杜康镇--酒文化源泉
   
  “杜康,字仲宇,为白水县杜康镇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相传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 杜康酒酿出了淳厚的风土人情,酿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国年间,白水烧锅千家,酒坊四乡。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杜甫写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劳频劝”的优美诗句:晚唐诗人皮日休亦有“滴滴连有声,空凝杜康语”的佳句传颂,浓香的杜康酒将黄土高原的淳朴和热烈展现得淋淳尽致。
  五-
  法门镇--陕西第二大奇迹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北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西支宝鸡96公里。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被发掘,出土了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宝,其中有121件璀璨夺目的金银器,17件玲珑玉润的琉璃器,16件已失传的“秘色瓷”器,还有700多件锦、绫、罗、纱、绢、绮等各类纺织品。这批文物种类之繁、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制作之精、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这一考古发现立刻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专家们指出:法门寺的的佛指舍利和文物出土是陕西继秦兵马俑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六
  马嵬镇--红颜成就名镇
  
  这里不用多说,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也证实:“马嵬坡前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已是最好的广告
  位于兴平县马嵬镇西公路北侧。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受宠于唐玄宗, 745年册立为贵妃。756年安禄山攻占长安城, 随唐玄宗出逃。马嵬坡兵变中,大将军陈玄礼等协迫唐玄宗赐她自缢。现在的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 大门顶额横书“唐杨氏贵妃之墓”, 砖砌圆形墓冢前立“杨贵妃之墓”碑, 后边高台上立杨贵妃塑像。墓冢周围回廊内有历代名人题咏碑刻数十通。
  
  七
  横渠镇---三秦文化创立地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关学”创始人,陕西眉县横渠镇张子祠,书院是张载读书讲学著书立说的地方。现就横渠书院祠、墓始建及历代修葺情况略述于下。
  
  横渠书院
  
  张载祠原为横渠崇寿院,(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场所)传说张载15岁居家横渠大振谷口为父守陵,他一面耕种田地,奉母教弟,一面去横渠崇寿院读书,从15岁到38岁考中进士,张载一直就读于崇寿院,后来因他被邀到开封,长安以及武功绿野书院,扶风贤山寺等地讲学,门徒一时聚集,到了熙宁三年(1070年)张载辞去朝中崇文校书回到横渠,正式设馆讲学,关学此时也已基本?纬桑钡秸旁厝ナ乐螅拿磐矫俏嘶衬钏墓ǎ虐殉缡僭焊拿崆樵骸

qinwushen 发表于 2005-9-24 18:33

好贴,要顶阿$鼓励$$鼓励$$ok$

爱上观音的和尚 发表于 2006-6-7 19:31

我就是杨陵地现在都叫杨凌了

爱上观音的和尚 发表于 2006-6-7 20:08

以前杨凌叫杨陵 后来据说外商要投资觉地陵墓的陵不吉利就把陵改成凌了!
唉! 外商还懂这个啊!
一个言简意明的 名字就改地让人不知道内涵了!
可惜啊! 可惜!
不过现在地杨陵真的是变化好多啊!
当然2级分化比较大!有些地方的照片我朋友还以为我是在上海市区拍的!
有机会欢迎朋友去杨陵玩哈! 有不少地方值得看看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十大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