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felix 发表于 2005-9-23 15:02

津城“黄大发”退役倒计时 讲述点滴故事

早在1915年,出租车就在天津出现了,但现如今咱天津老百姓对出租车的印象,还是在黄大发满街跑之后才逐渐建立的。从每公里7毛钱到每公里1块钱,又到后来的5元4公里起步,每公里1元3角钱,再到现在的8元4公里起步,每公里1元3角钱,不少人对黄大发曾经的辉煌仍然记忆犹新。

  市客管办的统计数字表明,本市出租车型的比例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市约32000辆客运出租汽车中,大发出租车已寥寥无几,到10月底,“面的”出租将锐减至两位数。可以说,伴随着各方留恋的目光,大发出租车称霸本市出租车市场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

  从今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与津门读者共同讲述“黄大发”的点滴故事、回味“黄大发”的兴衰起伏……

eggfelix 发表于 2005-9-23 15:04

“红绿蓝”22日送走最后一辆“黄大发”

昨天下午,红绿蓝出租车队送走了该公司的最后一部黄面的。拥有出租车326部的红绿蓝出租车队,最初成立时,拥有大发车279部,夏利车47部,几年时间下来,到今年年初时,还有28部大发车,到昨天下午,所有车型均为夏利和桑塔纳车。

  车队经理张世明告诉记者,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从城市形象的角度出发,“黄大发”的确是该“下岗”了,这种车型不再适应天津作为北方国际化港口大都市的定位要求,要让出租车这张城市的“名片”更加靓丽,要让出租车与城市的发展更加匹配,“面的”确实应该强制更新淘汰,但是在当年,满马路跑着的“黄面的”也曾经是当时天津的一道独特风景,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全家经济顶梁柱

  今年43岁的赵淑昆是红绿蓝出租车队的司机,她驾驶的津E10603“黄大发”,就是该公司最后一辆退役的“面的”。昨天下午,她开始着手办理车辆更新手续。抚摸着老伙计,她心里充满了不舍之情,毕竟,陪着她披荆斩棘的这辆黄大发,给她家庭的美满生活出尽了力。

  从1993年起,赵淑昆下岗,凑了1万多块钱,购买了一辆二手的黄面的,她和哥哥两个人两班倒开,这一开就开了13年。刚开始干出租时,由于下岗不久,她的心里很别扭,精神上也不愉快。然而一干起来,就让她觉得高兴了,原来,在每天接送南来北往的客人时,在与乘客聊天沟通的过程中,她发现了自己的服务是有价值的。一个月下来,收入就有4千多,这让她倍感振奋,用她的话说,“开车开得很上瘾”。眼前的这辆车,已经是第二辆了,车子成了她生活的中心,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家里生活,孩子念书、学音乐,就全靠着这辆车。

  两度带来好运气

  赵淑昆爱惜地抚摸着她的宝贝大发,坚持说这辆车是她全家的幸运之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好运。因为这辆车,她中过奖,也得过奖。

  一次是中了交通台的幸运奖, 200元的奖金虽然不多,可是却让她开心了好几天。另外一次是不久前,她的哥哥拉一位客人,临下车时乘客觉得司机绕道行驶,骂了他一些很不好听的话,其实是因为路上堵车等候时间长的缘故。老实巴交的哥哥连一句争辩的话也没说就离开了,不久他就发现客人把很重要的物品遗落在车里。就在那位乘客认为自己刚刚骂了司机,东西肯定找不回来之际,她哥哥却把东西送了回来。第二天,乘客就带着感谢金和表扬信,找到了客管办。

  深情惜别老伙计

  “老伙计,再见啦!”在公司办理交车手续时,赵淑昆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可是就连她自己也说:“这大发车,实在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该换了。”她告诉记者,要不是家里地方小,她真想把这辆车保留下来,当作是一份纪念。

  赵师傅告诉记者:“大发车冬天冷夏天热是有名的,开车的坐车的都不舒服,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消费观念都变了,从前坐大发的乘客现在更愿意坐夏利。当然也有坐车的乘客说,舍不得这大发车,带点儿东西太方便了,以后刮风下雨,自行车不知该怎么办。”不止是她,她的家人也对这个老伙计充满了惜别之情,她的孩子说,以后有了钱,一定要把这辆车买回来,可是她说,不可能了。最后一天,当她最后一次陪伴在老友的身边,周围人劝她再给车辆做一次清洁,算是个告别仪式,可是她说,半天的时间,她已经擦了好几遍了,再擦,就该擦眼泪了。

  新闻背景

  津城面的18年

  天津市最早的大发出租车出现在1987年,首批47辆大发出租车是由天津市出租汽车总公司购进的。 1993年,本市将大发车大批引入出租车行业,到1994年底,天津已经“遍地黄大发”,大发出租车数量激增至1万多辆,成为当时天津市出租市场的主打车型,最“风光”的时候,占据65%的份额。

  1993年前,全市的出租车一共才3千余辆。这3千余部车绝大多数都是蓝鸟、拉达、菲亚特等进口车型,并不能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直到大发车的出现。一辆大发车能坐5位乘客,五六年前,租价十块钱十公里,这种厢式车的廉价、实用给市民们提供了方便经济的出行服务。应该说,黄大发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为解决百姓的出行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mimi27 发表于 2005-9-24 06:45

以后下雨天木有出租可以拉着自行车去上班了。

妮可 发表于 2005-9-24 09:42

其实大发还是很实用的啊,能坐很多人,又能放很多东西。

marksophie 发表于 2005-10-1 23:45

记得以前早上兴致勃勃的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晚上八成喝多了,回不去了,多少次的哥师父送我回家,给我搬车,最后还问上一句,行嘛?
唉..........................

Jochen 发表于 2005-10-18 22:25

一个时代的缩影,曾经的古道热肠呀!

diablomage 发表于 2005-11-4 00:00

怀念啊,大发很实用,一车坐6-7个哥们没问题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津城“黄大发”退役倒计时 讲述点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