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9-25 10:15

戳穿超女民主的神话ZT

2005年的夏天,从湘江之畔刮来的“超级女声”风暴,席卷整个中国,终于尘埃落定。一档娱乐节目,为什么会牵动千百万人心,让大家如痴如醉,据说是因为在中国试验了一把“娱乐民主”: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发

短信投票,决定每一场结局。有评论热烈地称赞这一“超女民主”,视之为中国民主一次大规模的沙盘预演。

  “超女民主”是一种民粹式民主

  在“超女”评选中,歌迷们的确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参与和组织热情,短信投票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了每场的结局。不过,假如因此将“超级女声”想象为一场民主的预演,未免有点无稽之谈。

  五四以来,民主与科学一样,成为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民主一旦被理想化、乌托邦化,就会被化约为某种简单的东西,比如民众意志、全民投票等。的确,在许多中国人观念里面,民主就是一种投票政治,仿佛老百姓只要拥有了投票权,人民的意志就因此实现了。于是,“超级女声”稍稍玩弄了一下短信投票,马上被赋予了“娱乐民主”的崇高价值。

  我要说的是,以投票为核心的“超女民主”,不是一种好的民主,而是一种具有内在颠覆、自我否定的民粹式民主。其背后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短信投票的方式,制造一种民意至上的虚幻感,以此实现主办方隐秘的权力意志和商业欲望。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超级女声”中的几大疑点。

  首先,民主不仅体现为公众投票,而且公众投票拥有直接的、最后的决定权,以此体现人民意志的至高无上性。“超级女声”的竞赛规则是:由评委和短信投票分别选出两位最差的选手,上PK台决斗,最后由大众评审团投票决定其中一人落选。在这一规则中,所谓的公众直选,其作用只占三分之一,且不具最后决定性。而掌握了核心权力的,是那个面目暧昧的大众评审团。其性质与其说是民意的“代议士”,倒不如说是代表制。因为这35个关键人选,并非由民意决定,而是由主办方幕后遴选。常识告诉我们,被谁选出,对谁负责。于是,数百万短信投票所体现的民意,最后终究要由这些代表了主办方意志的“大众评审团”来集中,好一个漂亮的民主集中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戳穿超女民主的神话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