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2-4-18 06:44

美英法德后院同时“起火”,英国首相被逼宫,德国民众怀念默克尔

作者:美洲报姐
与战争一样,制裁同样是一把双刃剑,重创对手的同时,也会让自己变得伤痕累累。
普京或许也没想到,在战场上进展不顺的俄罗斯,在经济领域却扛住了施压,推出“卢布结算令”之后,卢布持续贬值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扭转。为了“去美元化”,印度土耳其选择了与俄罗斯深化合作。

4月14日,俄罗斯表示,欧亚经济联盟正在努力“去美元化”,美欧严厉制裁俄罗斯之前,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使用本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了70%。

事实上,在美英欧盟内部,就“是否应该将反俄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分歧。

就在美英不断煽风点火之际,美英法德后院同时“起火”了。

正如普京所言,像俄罗斯这样的世界大国,是不能在全球被孤立的。
一,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高调亲俄。法国首轮大选结果已经出来了,马克龙以微弱优势领先勒庞,很快,两人将再次展开角逐,获胜者将成为新的法国总统。



与马克龙不同,勒庞的对外战略相当“剑走偏锋”。4月13日,勒庞表示,北约应该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往来,如果她赢得法国大选,法国就会再次退出北约。

就现在来看,法国大选异常胶着,勒庞能突出重围、进入决赛圈,实属不易,如果勒庞能够获胜,她将成为有史以来的首位法国女总统。

2017年,勒庞曾与马克龙展开较量,最终输给了马克龙。随着大量移民涌入法国,勒庞的影响力有所上升,至于能不能扭转局势、战胜马克龙,仍是未知数。

当然了,不出意外的话,马克龙会成为最终赢家,但不管怎样,勒庞支持率的居高不下,都足以表明一件事,那就是法国内部出现了难以调解的分歧,以至于勒庞想让法国退出北约。

按照拜登的布局,一旦俄罗斯倒下,北约就会转身对付另一个国家,从日韩澳外长参加北约峰会来看,日韩澳加入北约的可能,不是不存在。到时候,北约就不只是东扩,而是向全球扩张了。



法国是欧盟的领头羊,勒庞被认为是普京“密友”,对外战略与特朗普如出一辙,那就是对俄友好,而且相当抵触北约。

如果勒庞上台,法国就会退出北约,美国想将北约当成维护霸权的工具的企图,就会落空。对普京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再过10天,4月24日,法国大选就会画上句号,勒庞能否击败马克龙,拭目以待。
二,德国爆发“挺俄”游行,德国民众开始怀念默克尔。俄乌之战打响后,原来与普京保持着友好往来、支持俄欧深化合作的德国重量级人物,比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默克尔,以及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都受到了谴责。

默克尔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坚持认为“拒绝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是恰当的决定。说到底,默克尔已经告别德国政坛了,面对泽连斯基的谴责,完全可以不用在意。

施泰因迈尔就不一样了,作为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选择了公开道歉,并表示“如果普京继续执掌俄罗斯,俄欧就难以保持友好往来”。

为了对乌克兰示好,施泰因迈尔主动表示,愿意前往基辅与泽连斯基举行会晤。



问题在于,泽连斯基不但没有搭理德国总统,还给了德国一个下马威。乌克兰表示,不欢迎施泰因迈尔来到基辅,因为施泰因迈尔与俄罗斯有着友好往来。乌克兰驻德国大使甚至公开表示,如果施泰因迈尔前往基辅,泽连斯基会很不开心。

很快,乌克兰“羞辱”德国的举动,就在德国引起了不满。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基辅拒绝接待德国总统的决定,让德国倍感恼火,德国已经为乌克兰做得够多了,基辅比谁都清楚,是谁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援助。

朔尔茨强调,他暂时不会前往基辅。

感到怒不可遏的还有德国民众,上万名德国民众选择了联署签名,要求将乌克兰驻德国大使赶出德国。



这段时间,德国还爆发了“挺俄”游行,抗议者们走上街头,要求停止对于俄裔德国民众的欺负,与之针锋相对的,是支持乌克兰的抗议者。两大势力在德国街头针锋相对,谁都不肯让步。

4月13日,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强调,奥地利、德国和匈牙利“拒绝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如若不然,欧盟受到的伤害,将比俄罗斯付出的代价更大。

这段时间,因为德国能源价格大涨等原因,德国民众没少对柏林表示不满,朔尔茨不可能在此时立即停止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但在乌克兰看来,德国此举是对俄罗斯的妥协。

就这件事,泽连斯基没少讽刺、谴责德国。

德国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德国民众认为,默克尔是调停俄乌冲突的最合适人选。

德国民众之所以怀念默克尔,与德国面临的困境密切相关,因为朔尔茨执掌的德国,正在替美国利益买单。



三,英国爆发抗议游行,约翰逊被联手逼宫。因为电力和燃气价格大涨等原因,伦敦等地都爆发了混乱,抗议者们喊着口号、举着横幅,要求约翰逊下台。

普京推出“卢布结算令”之后,英国能源价格大涨,成千上万的英国家庭陷入了能源危机,很多中下层英国民众都在过苦日子,按照这个趋势,2022年的冬天,英国可能会格外寒冷。

在这之前,因为无力解决供应链危机和通胀的原因,约翰逊已经备受指责,现在又遇上了能源价格大涨,抗议者新仇旧恨一起算,首当其冲的就是约翰逊。

本想着当第二个丘吉尔,借助美国之力满世界刷存在感,结果却踢到了铁板上,约翰逊的确不容易。



四,美国后院起火,拜登很为难。约翰逊前往乌克兰、与泽连斯基现身基辅街头之后,压力来到了拜登这边。想给拜登制造麻烦的参议员甚至表示,总统拜登是时候去一趟基辅了。

一开始,美国的回应是“拜登暂时不会去基辅”,但在4月13日,白宫突然表示,为了对乌克兰表示支持,拜登、哈里斯、布林肯都有可能去基辅。

至于让谁去,暂时还是未知数,就现在来看,拜登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很小,大概率是布林肯亲赴基辅。

另一方面,因为美国民众不想卷入俄乌冲突的原因,拜登面临着另一个挑战,那就是怎样给美国民众吃下定心丸。

前段时间,拜登开玩笑表示,如果下令美俄开战,他就会亲自上战场。这件事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美国民众讽刺拜登称“冲动冒失”。



原因很简单,一旦美国参战或者美军进入乌克兰,接下来的局面,拜登未必能控制,一个不小心,三战就会打响。毕竟俄罗斯拥有足以摧毁美国的核弹头,普京可是说过,没有了俄罗斯,那还要这个世界干什么。
另一方面,在要不要接收乌克兰难民这件事上,拜登也很头疼。虽然拜登承诺,美国最多可以接收10万名乌克兰难民,但实际情况却是,3月份,美国只接收了12位乌克兰难民。

美国之所以出尔反尔,是因为得州等力挺特朗普的州,不愿意接收难民,更别说10万了,如果拜登真的这么做了,很可能会受到谴责。



俄乌之战打响后,拜登支持率持续下滑,来到了40%,这与美国能源价格大涨有关。就难民危机和能源价格上涨等事件,特朗普没少讽刺拜登,特朗普表示,拜登什么都不知道,这位美国总统正在“羞辱”美国。

遇到了特朗普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拜登的确是有苦难言。

还是那句话,美英法德一味反俄的结果,必然是受到反噬,世界早已成为整体,没有谁能在能源危机或者战争之下独善其身。

俄乌冲突改变了世界局势,也给美英欧盟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英法德后院同时“起火”,英国首相被逼宫,德国民众怀念默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