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送茯苓糕,女子回赠一盒黄金,男子说:我不能娶你
作者:博而化易榕城腾旭,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长身玉立、风流倜傥、而且还聪明,读过的书马上就能背诵,会弹琴,会画画。
但父亲死的早,家中贫困,只能放弃学业,从小外出做学做生意,往来吴越两地多年。
吴地自古繁华,花街柳巷更是天下出名,珍珠做门帘,夜夜笙歌,只要去过的人,都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所以富商来到这里就是家,虽然做生意的时候斤斤计较,但为搏美人一笑,豪掷千金也不眨眼。
腾旭虽然生活在当地,却从来没有去过烟花场所,朋友们都笑话他,说他是个出家的道士。
腾旭却说:“我不是出家人,也不是不好色,而是青楼女子大部分放荡多情,我不想为情所累,所以不想接近她们。”
有一天,当地一个巨富从海外购来西洋美酒,邀请他到府中品尝美酒,腾旭欣然赴约,巨富频频举杯,腾旭不知不觉就喝的晕头转向,不省人事。
这个时候,巨富等人趁机将他抬到青楼。
青楼里有一个妓女,名叫张文涛,端庄舒雅,谈吐温柔,弹琴写词,样样精通,特别是书法,颇有大家风范,是闺阁之中极为罕见,无人不赞。
王孙权贵争相拜访,慕名求见的更是络绎不绝,但文涛拒之门外,能见一面的寥寥无几。
当时腾旭糊里糊涂的来到青楼,环看四周,全是红粉佳人,脸一下就红了。
巨富看到他这样,笑着说:“你刚来温柔乡,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平时假惺惺的装的不近女色。”
于是命人摆好酒菜,让腾旭和文涛有一个愉快的夜晚。
三更天的时候,其他人都借醉离开,只剩下腾旭一人,文涛由于是第一次见到腾旭,并不是很喜欢,就假装喝醉躺下休息了。
腾旭一个人不知如何是好,就在屋内走来走去,发现屋内布置的十分精致,架子上书籍摆放整齐,桌上还有一张古琴,这个刚好也是自己喜欢的,就想弹奏一曲,又担心会吵醒文涛。
腾旭正襟危坐,一步也不敢动弹,后半夜,文涛才醒。腾旭笑着问:“睡的可好?”
文涛没有回答,一个人对镜梳妆,然后焚香,取下抱琴,开始演奏。
演奏一半的时候,忽然变成徵调,凄凄切切,如泣如诉,腾旭听后,不自觉的就潸然泪下,这一曲正是《胡笳十八拍》。
文涛看他流泪,停下琴弦,问:“公子也懂得里面的意思?”
腾旭说:“卿刚才弹奏表示自己备受冷落,寂寞孤独,其实我也是一样的心情,当我听到之后,马上就感同身受,所以就泪如雨下。”
文涛没有说话,沉默了很久,才说:“我可以再为公子弹一曲吗?”
于是继续拨弄琴弦,腾旭闭目聆听,说:“俞伯牙钟子期,千古难遇知音;卿弹此高山流水,许我为知音人,实在不敢当。”
文涛微微一笑,和腾旭坐在桌前,好像老朋友一样聊天。
不知不觉就天亮了,二人只好分别,腾旭回家之后,神魂颠倒,心情难以平复。隔天文涛派人送来瑶琴一张,玉笛一枝,诗扇一握。
扇上还有文涛亲笔所画的牡丹,诗也是亲笔书写。
腾旭看着礼物爱不释手,想着回送什么东西,刚好有人出售《汉宫春晓图》,腾旭用百金够得,又买了一对玉手镯,亲自画了一幅梅花斗雪图,亲自带着礼物送给文涛。
“区区礼物,虽然不值多少钱,但也不是普通东西,颇为风雅,和你的气质比较相配。”
文涛:“我误入红尘,公子没有看我出身低微,如此关爱,我一定铭记于心。”从此二人往来日益亲密。
一天,文涛找到腾旭,说:“明早,我和几个要好的姐妹划船赏花,在虎丘,准备游玩一天,大家都要演奏一曲,公子也一起来,帮我们画下来,怎么样?”
腾旭点点头,欣然允诺。
隔天,腾旭与文涛众姐妹出游,众人吃吃喝喝,下棋对诗,一会儿有人提议弹琴,腾旭坐在其中,左顾右盼,恍惚中好像置身于仙女宫中。
酒喝的差不多了,腾旭铺开宣纸,执笔作画,众女子看后频频点头,画的惟妙惟肖。文涛说:“如此佳作,不能无诗。”
于是在下方写了两句诗。
腾旭也是赞赏有加,众人又开始喝酒,日薄西山,众人准备返回。这时迎面来了一艘大船,腾旭和众女子扶着栏杆眺望,呆呆地看了半天,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
腾旭出生贫寒,白手起家,慢慢富裕起来,但这样忙忙碌碌,也刚刚解决温饱而已,整日奔波也不是长久之计,文涛看在眼里,只不过没有表露出来。
一晚,忽然对腾旭说:“我想吃茯苓糕,公子明日去市场买一点,必须亲手交给我,千万别让别人知道。”
腾旭答应,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次日,腾旭早早买好茯苓糕,刚到楼下,文涛在窗户就看到了,急忙下楼,文涛手捧茯苓糕,弯腰悄悄上楼,好像拿着很重的东西。
回到房间,就藏在柜中,隔天清晨,腾旭想问问怎么回事,文涛从柜中取出茯苓糕,交给腾旭,说:“你拿走吧,我不想吃了。”
腾旭很不理解,也没说话,就感觉重了许多,回家之后打开,目瞪口呆。盒中都是金灿灿的,纯金树叶,差不多一百多两。
腾旭急忙去问,“卿为何给我树叶,如果你缺什么,我会给你买。”
文涛:“公子飘零异乡,囊中羞涩,这些钱给公子买酒用。”
腾旭推辞不要,文涛说:“我平时也用不到,公子暂时为我保管一下,怎么样?”
腾旭只得作罢。
文涛虽然出生娼妓,生长在青楼,但她心高气傲总想着从良,找一个心仪的男子生活。
这些年也见过许多男子,不是暴发户就是纨绔子弟,大家都是逢场作戏,不能托付终身,所以心中郁结,常常心痛。
自从认识了腾旭,举止大方,谈吐儒儒尔雅,在温柔乡中体贴细心,打算托以终身。
一天,文涛身体不适,卧床不起,腾旭探望,询问病症,文涛说出心事,言语中有一种生死离别的感觉。
腾旭:“你的心事,我知道,但我上有八十老母,糟糠还在家中,就怕河东狮吼,让你受气。”
文涛:“公子写信,禀告老母,我实在是不想待在这火坑地狱。”说着泪眼婆娑,腾旭也跟着哭。
一个月后,家中来信,老母让腾旭有大格局,不能忘本,家族从未有娶妓女的,不能败坏家风,马上回家,不能留恋青楼等等。
腾旭把书信拿给文涛,说:“不是我不愿意,老母亲不同意,我们只能来生白头偕老,你照顾好自己。”
文涛看着书信久久不能说话,听到腾旭一说,痛哭失声,说:“这是我的命,与你无关。”从此水米不进,面庞清瘦,不能言语,病入膏肓。
腾旭在的时候,还能强颜欢笑,不在的时候就以泪洗面。
家中又来信,老母催促腾旭速速回家,腾旭逼不得已,收拾行装准备返乡,文涛知道后,亲自送到河边,问他何时再来,腾旭说来年春天。
文涛哭着说:“我病严重,早晚就要死去,公子明年回来,如果还念旧情,就去我墓前祭一杯酒。”腾旭掩面哭泣。
腾旭乘船回家,第二年,返回吴地,文涛已经亡故多时,听人说文涛在临死前,喊了三声他的名字,太痴情了。
腾旭来到墓地,倒了一杯百花酒,说:“今日归来,如果你泉下有知,就喝了这杯酒。”
腾旭哭了三天,从此不再上青楼。
(故事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