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风向彻底变了?阿里京东唯品会齐转身,都在干同一件大事
作者:战略论基于我国在2020年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词汇。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在日前就宣布了2030年碳中和目标,在自身运营和供应链之外,其承诺用平台的方式,通过助力消费者和企业,激发更大的社会参与,预计到2035年15年间,将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
阿里的这一举动不仅获得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也间接说明了减碳从来都不只是实体制造业的责任,而是全部社会企业的责任。尤其是对于像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连接上下产业,更有能力也更有义务参与到减碳这件事中来。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止是阿里,同样作为电商平台的京东和唯品会也在自己的赛道上为碳中和贡献力量。
在今年双十一落下帷幕之时,京东也向公众展示了其今年的减碳账单。据悉,在双十一期间,京东物流使用循环包装1135万次,新能源车减碳高达1.5万吨。未来京东还将继续投入10亿元用于加码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建设,未来5年实现自身碳效率提升35%。
唯品会也紧跟步伐。通过打造绿色物流体系,建设智能环保仓库,减轻企业运营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2020年,唯品会物流园区光伏发电37565500千瓦时,减少碳排放37452吨。除此之外,在电商最常使用的包装上,唯品会同样十分重视。
不仅研发了可持续包装及替代方案,通过优化纸箱结构,可以使每个纸箱减少用纸面积约13%,全年便可累计减少2210吨原纸使用量。平台还坚持推广包装循环利用,提高纸箱使用比例,全年减少塑料包装袋使用4000万个,从源头出发保护环境。
以往的电商平台在大众眼中,总是摆脱不了“流量、销量”这两个词汇,不管是双十一还是双十二,都是以销售额为主要目标。但近年来它们纷纷调转枪头,把目光放在了提高平台本身的质量上,在盈利的同时关注到了消费者利益以及社会责任。
许多人可能认为今年是互联网的至暗时刻,声量没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没了。但如果把今年作为开始点,五年之后再来看它们今年的改变,会发现互联网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走的更加长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