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2-7-1 00:43

还是见不得她哭?

作者:剧能说


点击上方“剧能说” 可以订阅哦!

全新解锁更多好玩的版块~~~



今晚这篇有些迟,因为小剧希望你们能在7月1日零点到来的时候,第一时间看到它。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香港正式回归祖国;

2022年7月1日零点整,正好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日子。

25年,电视儿童早已长大,而小时候的港剧和港乐越来越淡出了大众视线......

比起聊过很多次的港剧,今天我们来聊聊港乐。

通俗一点来说,“港乐”就是“广东话歌曲”。这个词对很多80、90后而言,是有一份牵绊和悸动的。

在综艺节目《声生不息》里,广东话歌曲一出来,时光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骑着单车、戴着随身听游走在大街小巷里的日子。



在上周的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特辑里,歌单一出,就引发了一波回忆潮。

有代表香港精神的《狮子山下》,也有表达民族情感的《我的中国心》,更有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东方之珠》……

而听到《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时候,小剧的妈妈也被这首歌吸引了出来。



这首歌是TVB1982年拍摄的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同名主题曲。

原唱汪明荃。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监制是王天林,导演和编剧是他的弟子杜琪峰。

也许这对于熟悉香港流行文化的观众来说,并不是什么冷知识。不过,如果你们认为仅仅一首《万水千山总是情》就代表了“港乐”的全部的话,那你们就错了。

前几日,看到《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云歌会》的歌单,小剧直接梦回到20多年前坐在电视机前看TVB的场景。

《鉴证实录》的主题曲《留痕》、《陀枪师姐》的主题曲《女人本色》、《义不容情》的主题曲《一生何求》、《神雕侠侣》的主题曲《归去来》……

一听前奏眼前就有了画面。

在小剧的心里,“港乐”始终是和港剧组合在一起的。

它,是港剧的一部分;是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写照;更是观众难以割舍的香港情怀。

就像《声生不息》第十期开头抛出的问题:关于内地和香港,你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什么?

对于小剧来说,就是港剧和港乐。

而这两者,缺一不可。

港乐,永远离不开一个字——情。

当杨丞琳唱着《越难越爱》出场,小剧的记忆立刻被拉回到看《使徒行者》的那一年。



2014年的《使徒行者》被称为港剧最后的狂欢,林峯的离巢之作,佘诗曼的回归之作。

如今再也没有哪一部港剧可以复刻当年“全民找卧底”的兴奋。

爆seed坚韧,钉姐“市侩”,一直以拽姐形象示人的她,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哭到让人心痛。

就个人来说,小剧对佘诗曼这场哭戏的印象最深。

多年过去,依旧见不得她哭。



但全剧最深的记忆点,还要属主题曲《越难越爱》。

这首歌脍炙人口到什么程度呢?

播大结局的时候,有网友开玩笑问:今晚你会听到几遍《越难越爱》?

可以说,这首歌是当年的“洗脑神曲”。

所以《声生不息》里的很多歌,小剧都能联想到它们本身属于的港剧。

它们细腻动人的表达,是爱情里最好的模样。

张智霖、王源演唱的《岁月如歌》——TVB经典剧目《冲上云霄》的主题曲。

这是小剧比较有感触的一首歌。

“当世事再无完美,可远在岁月如歌中找你”。

紧紧握住的理想,温暖豁达的情怀,让相遇变得更浪漫,错过也不再遗憾。

开始的开始,很多人都认为亦琛才是以珊应该选择的那个人;

之后,苏怡捡到Triangel,又有很多观众认为她配不上亦琛;

然而令人忧伤的是,直到云志的离开,观众才发现以珊错过了真正爱她的那个人。

但电视剧最后传递了和主题曲一样的情怀:豁达、自在、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港剧,一直有一种让人奋发向上的力量。

同样,在TVB里,主题曲和电视剧配合得恰到好处的剧集还有很多。

张智霖的代表曲目《祝君好》是《十月初五的月光》的主题曲。



这部剧的故事很简单。

文初是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孤儿,他不会说话,从小就很自卑。但他和一起长大的祝君好关系很好,以“兄妹相称”。

文初从没想过自己会爱上君好,君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举棋不定。

表达的意境也是TVB传统家庭剧一直想传递的核心。

一家人就要和和睦睦、完完整整。

但要说整部剧里最切题、最意味深长的,就是张智霖的这首《祝君好》。

顾名思义,一个“祝”字,是文初内心的全部体现。



“宁愿没拥抱,共你可到老”。

然而让人觉得遗憾的是,文初不敢去爱君好。他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司徒礼信出现的时候,是下意识推开自己喜欢的人。

甚至,他还要找人帮自己演戏。



越亲密越害怕。

害怕连这份亲情都不在,害怕自己守护的人会受伤。

一再错过,文初一直是孤独的。

“只望停在远处祝君安好,虽不可亲口细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TVB的很多主题曲有一个相同之处:

曲调柔和,将故事缓缓道来。

即使剧情讲述的是国仇家恨,主角卷入的是惊天阴谋,TVB对主题曲歌词的理解也常常“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当小剧第一次听林峯这首《记得忘记》的时候,确实没有完全理解歌词中的复杂性。

这首歌是《再生缘》的片尾曲。

皇甫少华和孟丽君的爱情不用再次重复。剧中,两人的结局明明以大团圆收尾,为何歌名偏偏是《记得忘记》?



“天高地厚,就此各自畅游”——

明明诉说着情侣的分离,遗憾的心情涌上心头;

“忘记玩偶,忘不了荡过千秋”——

话音一转,即使分开,却依旧忘不了曾经在一起的时光。

现实和期许一同存在,相得益彰;忘记或者记住,也已经不再重要。

在这里,小剧特别想说一下《一生何求》。

《云歌会》里刘涛唱过,《声生不息》里李健和李玟也唱过,它是经典港剧《义不容情》的主题曲。

原唱陈百强。

一部《金宵大厦》,让陈百强的《今宵多珍重》又一次进入很多人的歌单。

但小剧最有感触的,还是这首《一生何求》。

“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

前奏就尽显苍凉和迷惘,歌词更是男主角丁有健内心的独白。



母亲被吊死之前,让丁有健好好照顾弟弟丁有康。

守着这个承诺,阿健一直用尽全力保护弟弟。他是一个好人,但过分的偏袒和溺爱,让阿康害死了更多的人。

一个恶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烂好人?

究竟是人性本恶还是善有恶报?



“我得到没有,没法解释得失错漏”。

阿健内心一直坚守的信仰,在阿康害了一个又一个人之后荡然无存。

迷迷茫茫了半生猛然醒悟。

扪心自问,阿康的悲剧,大部分是阿健造成的。

一生何求?

可以问别人,也可以问自己。动情之处,是所有的爱与恨燃到极致,仍旧懂得带着伤痛活下去。



这首《一生何求》贯穿《义不容情》始终,尽显了那些年TVB电视剧选曲的良苦用心。

歌声响起之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剧中的经典场面。

不得不说,港乐,除了唱尽世间情感之外,还在武侠剧里留下了荡气回肠的侠义之情。

只是这侠气,各有各的无可奈何。

《声生不息》里,群星合唱的《世间始终你好》来自83版《射雕英雄传》。

歌词既有英雄本色也有儿女情长,这首歌是小剧对TVB武侠剧主题曲的最初印象。

只是,武侠的世界是孤独的、沧桑的。

不是每一个江湖儿女都可以像郭靖和黄蓉一般携手到老。

更多的,是天各一方、阴阳两隔。

97版《天龙八部》最悲情的名场面——乔峰在雨夜打死了阿朱。



四海列国,千秋万代,乔峰就只有一个阿朱。

一个心系苍生并忠于自己国家的悲情英雄,在接连遭受陷害与背叛走投无路之时,只有阿朱带给他一丝力量。但这份悸动,也只不过是浮华一梦。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责你我太贪功恋势”。

江湖尔虞我诈,镜中花,水中月,终究虚幻一场。



乔峰满足了很多观众对大侠的所有想象。

就算被整个江湖追杀,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初衷与信念。只不过,这样一个“孤胆英雄”,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命运总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乔峰与阿朱向往的那个没有纷争的世界,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又与现实相隔那么远。

正如主题曲《难念的经》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歌词感情冲突激烈,旋律豪迈大开大合,但骤然的收尾让人意犹未尽又茫然所失。

一场江湖梦,遥不可及的幸福,是乔峰一生的写照。

与乔峰千疮百孔的人生相比,杨过是那个江湖里的“小机灵鬼”。

他和小龙女不要名利,不要江湖,转身离去,是何等的潇洒与自在。



“来日谁来问起,天高风急双双远飞”。

《神雕侠侣》里的“侠气”,不仅有中年郭靖黄蓉死守襄阳的拳拳报国之心,还有杨过从不理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旧式秩序。

他的坦荡、他的心胸,看似不合时宜,实则这种侠义精神过尽千帆,无怨无悔。

侠义,更是情义。

“爱是何价是何故在何世,又何以对这世界雪中送火”。

只不过,每每想到《神雕侠侣》其余女子的命运,小剧总会感叹:

公孙绿萼香消玉殒,程英、陆无双韶华不再,郭襄一把倚天剑走天涯。

她们与杨过,究竟是谁亏欠了谁?

必须说,大概也只有TVB能把武侠剧集与主题曲的情感浓度恰如其分的渗入观众的骨子里。

既然有乔峰的悲,杨过的痴,自然就有韦小宝的痞。



既有大侠,也就会有小人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TVB出品的金庸武侠剧集,基本上都是出自金牌监制李添胜之手。

而《鹿鼎记》完全走了金庸武侠的另一种风格,这种尝试给TVB武侠剧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感。

“小流氓变叱咤红人,搞搞震便当真”。

歌词与人物命运如此贴切,这就是我们怀念那些年TVB的其中一个原因。

毫不夸张,TVB主题曲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表达出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

以温柔的姿态,传递一切情绪。

《分分钟需要你》这首歌,TVB剧集经常使用。包括早年的《十月初五的月光》、《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近年的《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也有出现。

将老歌嵌入剧里,时光流转,那些五味杂陈的滋味极具时代意义。

不变的,是TVB一直遵循的宗旨:

人世间平凡人的情感最为可贵。



好的剧本,主题曲从来都是交相辉映的。

不是讲大道理,更不是传颂讴歌,而是迷惘过后,每一个人都可以重新出发。

《创世纪》的主题曲,是罗嘉良演唱的《创造晴天》:

“我不管,可天错暗地是变迁;记不清,多少的冷面或劝勉”。

这是一代地产巨子叶荣添一生的独白。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在得失之间凝视自我。



《流金岁月》的主题曲《岁月的童话》,同样由罗嘉良演唱。

以一段低吟的口哨声作为曲子的开端:

“这刻收一收脚步,为对方拍拍满身的尘土”。

港剧,越是经历大起大落之人,越能在岁月里散发最柔软的性情,返璞归真。

每每响起《陀枪师姐》的主题曲《女人本色》,那种“女人当自强”的价值观仍旧是这个时代值得细说的主题。

娥姐离婚前后判若两人的生活状态,配上主题曲歌词“决意抗拒把姿色拍卖,告诉你女人永不说败”的旋律,观众深深感受到,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鉴证实录》的主题曲《留痕》。“远方瘦削你的身影,已作了爱的一生鉴证”。

梁汉文唱了太多TVB的主题曲。

港剧的主题曲,当然还有《上海滩》、《义海豪情》、《天命最高》、《万里长城永不倒》这类义薄云天的时代记忆。

它们的B面。

是《爱不疚》、《红蝴蝶》、《别怪他》、《笑看风云》、《爱在记忆中找你》等唱到极致的情感。

两种不同的感情交融,唱尽普通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这就是我们所爱的港剧,我们中意的港乐。

有人追忆,有人缅怀。

小剧认为,没有经历过对港剧、对港乐痴迷到极点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恐怕很难真正懂得狮子山下这群人的乐观与坚守。

这25年,不仅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更是港剧发展变迁的写照。



剧能说

了解更多新剧资讯,尽在剧能说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是见不得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