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2-7-3 13:51

撑不住了,俄气减供后,德国化工基地面临关门,或将被迫转向中国

作者:田柳Talk
德国巴斯夫公司是全球著名的化学品巨头,其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化工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厂之一,但现在,这家巨型公司正因为天然气供应短缺的问题而大伤脑筋。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受到天然气短缺的影响,巴斯夫公司有可能关闭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厂。
德国的化工产业一直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天然气则是维持化工行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原材料。以路德维希港化工基地为例,其一年的天然气需求占德国总需求的4%,其中有60%用来发电,40%被用作产品原料。



由于双边关系恶化,这段时间俄罗斯减少了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目前德国进口俄气的比例已经从55%下降到35%,这将对德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德国方面的相关法律,德国必须在10月份之前将天然气战略储备量提升至80%,11月份前达到90%,才能满足在冬季的正常需求。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德国现在连日常需求都无法保证了,不可能进行什么战略储备。为了解决天然气短缺问题,巴斯夫等德国公司想了很多应对之策,包括转向中国。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巴斯夫公司已经在中国湛江投资建立了一个价值100亿美元的生产基地,首个生产装置将在今年投入运营。



但这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欧盟政客的反华行为也渐成风气,巴斯夫公司恐怕很难应对来自政治层面的挑战。德国政府方面想的应对之策则更现实一些,例如重启煤炭发电、对天然气供应实行配给制等等。
到目前为止,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在考虑重启煤炭发电,荷兰政府更是在20日宣布,即日起直到2024年底,解除对燃煤发电的限制,荷兰的煤电厂将再次获准满负荷运行。欧洲兜兜转转好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欧洲国家在过去一直攻击火力发电,德国甚至连核电站都要全部放弃,但现在却被现实狠狠打脸。欧盟之所以会丑态百出,是因为他们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无厘头操作。首先,他们在制裁、谴责俄罗斯方面过于轻率,低估了俄罗斯的实力。
俄乌冲突,本质上是一场斯拉夫兄弟之间的内讧,欧盟完全可以置身事外,通过调停人的角色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这样俄罗斯、美国、乌克兰都会重视欧盟的作用。然而欧盟却选择了亲自下场,为一场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局部冲突,与俄罗斯展开了激烈对抗。



除此之外,欧盟还对俄罗斯煤炭、石油、天然气实施了禁运,全然不顾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事实,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同时欧盟还过分高估自己的实力。欧盟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缺油少气,同时也缺其它的矿产资源。
欧盟在面对俄罗斯这种家里有矿的大国时是有天生缺陷的,科技再发达,也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连天然气这种常见能源都保证不了,怎么可能跟俄罗斯对抗到底呢?



欧盟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在此之前,德国已经暂停了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审批工作,如今俄罗斯减少供应天然气,是为了回应德国的制裁措施。所以德国理应先做出让步,这样才能获得俄罗斯廉价天然气。
欧盟怎么说也有20多个发达国家,常年被美国摆布实在是太憋屈了。如果欧盟真的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未必敢小瞧它,但现在美国随便在欧盟家门口挑起点矛盾,欧盟立刻就站在美国一边。这种状况不改,欧盟便难有出头之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撑不住了,俄气减供后,德国化工基地面临关门,或将被迫转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