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老大难”诊断爱情
走进婚姻,对现代人来说仿佛越来越难,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不错工作背景的人。
有爱就可以完婚的冲动已不多见,在这个务实的年代,选择和比较是需要的。可许多人寻寻觅觅,到头来,还是孑然一身。问题出在哪儿? 8年来一直在幸福生活咨询服务公司( w w w.happylife.com.c n)从事白领婚姻介绍和情感咨询的冷丽小姐,给“新老大难”作出“诊断”。
诊断一:自我评估太优秀
黎小姐今年28岁,重点大学毕业,在外企人事培训部工作,做事干练,她对自己的评估是“优”。
在选择男友时,她圈定两类人:一类是年薪20万元以上,身高、气质都不错的高级白领;第二类是自己开公司、有车有房的老板。可这两类人要么是看了她的照片后不愿见面,要么是见过几次后就没了下文。
黎小姐很郁闷:自己从小到大一直被包围在赞扬声中,因为品学兼优,高中和大学都是直升的,进入外企不到两年,老板就给了她晋升的机会,她相信自己在择偶中是很有优势的。
可问题是,男士评估女友,还有两点比较看重的:长相和个性。不愿和她见面的男士说:“我知道她在学业和工作方面都不错,但我还是喜欢漂亮温柔些的女孩。”和她见了面的男士说:“她很聪明,不过言谈中显得太理性,我不是选员工,而是选女友,一天上班下来已经很累了,和女孩在一起怎么可以没有温馨的感觉呢!”
当然,未必没有人看上黎小姐。只是她对自己评估过高,圈定的目标也高,择偶就有难度了。
女性自我评估的标准和男性择偶标准的不一致,使许多女性在择偶中显得困难重重。站在女性的角度,我非常理解她们的委屈。或许从许多方面来衡量,她们确实优秀,但婚姻也是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所谓的优势和劣势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而是需要对方来评估的。女孩综合自己的学历、职业、能力等因素,给了自己一个优秀的评估,而男士却未必这样认为,他们很可能把女孩的“优秀”定义在:年轻、漂亮、温柔、体贴。所以,过高评估自己和要求对方,找朋友就像兜里只揣了50万却想买100万的房子一样难!
症断二:追求完美太执着
“幸福生活”拥有大量会员,应该说,参加的人都有许多选择的机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些新来的会员,不管自身条件如何,如果让他们在会员区按条件搜索,挑选出来的人选不论男女,都会集中在一个比较固定的群体———女的都是年轻、长相甜美,男的都是高学历、高收入。这些新会员直言不讳:“让我挑,我当然挑最好的,至于他(她)们愿不愿意和我见面,就看我的运气了。”
一段时间后,一部分人因为多次碰壁,开始调整自己的要求,这样一来,他们一般都能顺利地约会、恋爱乃至结婚。但还是有许多人固守着这样一个原则:宁缺勿滥。
这种心理应该可以理解。但从心理学来说,人除了有追求完美的心理外,还应该有退而求其次的平衡和适应能力。
《纪实频道》播放过发生在美国一家咖啡馆里的青年男女交友实录,一位女士说了心目中完美男士的标准:一头黑发,身材魁梧,幽默,有稳定工作。几个月后,陪伴她左右的却是一位秃顶、身材矮小的男士。她说:“我以前从未想过要找这样的人,但如果找不到理想的人,我也只好放低标准。因为我非常想找个伴侣。不管怎么说,后两个条件他是符合的。而且,我越来越能接受他,我感到很幸福。”
诊断三:内心缺乏紧迫感
上述这档节目的评论员说,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平衡和调节能力,但是否要这样做,还取决于他(她)的紧迫感如何。由此联想到,或许现代白领都缺乏这种紧迫感。从我接触的大量的人和事例来看,的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不少女会员的妈妈曾对我说:“女儿已年近30,她白天上班,家务事都是我们做,根本不用为生活操心,晚饭后,她回自己的房间听音乐、上网。日子过得蛮自在,懒得去想今后的事。”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女性,说起她们的婚姻,很有感慨:“当时房子紧张啊!一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全家人都盼着我能早点嫁出去,好让弟弟们在家结婚。怎么敢多挑剔啊!而且,一过择偶年龄,别人就会给你戴上一顶‘老姑娘’的帽子,左邻右舍、同事都会在背后议论你,这样的日子就惨了。”相比之下,现在社会大环境的确给这些到了恋爱年龄还在观望、挑剔、追求完美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庇护。
诊断四:“三不男人”的挑剔
晓雯认识一位条件不错的男士,几次接触下来,晓雯觉得可以把他列为正式男友了。可让她困惑的是,男友从不主动联系她,但每次晓雯约他,他倒也不拒绝。两人在一起时,他也能哄得晓雯开开心心。一次次约会后,晓雯总是期待下一次男友能主动约她,可最后又是晓雯主动联系。3个多月后,正赶上晓雯奶奶摆寿宴,面对条件如此优越的男友,晓雯一家都怕夜长梦多,希望能借此机会定下来。于是,晓雯三番五次暗示男友能去她家,可男友总是不置可否,晓雯生气了:态度这样不明朗,何时才能走进婚姻啊?她把他们的事告诉了要好的同学,同学道:“你不知道吗?你遇到‘三不男人’啦,‘三不’就是指恋爱中‘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任’,你可要小心!你们不会有结果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不是优秀的男人就不需要婚姻?不能否认,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沿着恋爱、结婚这条常规路线走下去的,但生活中多数男人还是需要婚姻、需要家庭的。
通常,让男人想结婚的理由有许多种,按社会学家的看法,人类的婚姻有4个目的。其一,生物性的目的———繁衍生息;其二,经济性的目的———两个人共同负担家庭;其三,社会性的目的———得到社会的认可;其四,心理性的目的———满足对爱情的渴望,获得归属感。
在未开放的年代,一切按部就班,或许为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目的,就足以让人们走进婚姻。而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对婚姻的目的有了更多的思考。男人发现,所谓婚姻的4个目的,并不一定要通过婚姻来实现,这就使他们不再轻易地因为某个理由而进入婚姻。对“钻石男”来说,如果在择偶过程中遇到功利的女孩,他们一定会反复权衡婚姻的得失,而不敢轻易作出决定。“我们不是不需要婚姻,而是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婚姻,可以结婚的女孩一定是要懂得体贴和关爱的。”在没有遇到这类女孩前,越来越多的男士就以这种“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任”的状态来作回应了。
到底是谁的错,追根究底已经没有意义,重要的是,需要婚姻的人一定是需要真诚地付出的。 这里的好像都是结了婚的,不是老大难了。 那是你认为,我认识的人,没结婚,年龄大的有好多! 我知道的老大难很多的 我bf说,老大难一般都是眼光太高(除了个别条件差的)
以前我还不以为然,这两年看了几个例子,也觉得有那么点道理 宁缺勿滥没什么不对啊。
老大难多难听啊,多大算老大难呢? 我到觉得,老是找不到男女朋友的人,多半是不肯场开心扉去爱的。 POLO说得有道理,我看我妹妹是以上“诊断一,二,三 ” 的中和体,呵呵,我妈妈以前还急呢,在我的劝说下(表一下功)现在也想通了,说不催她了,与其万一急着嫁而嫁得不开心将来离婚什么的,还不如随她去省心呢。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5-10-12 18:42 发表
我到觉得,老是找不到男女朋友的人,多半是不肯场开心扉去爱的。
人家多半是没有敞开心扉的机会,很多老大难不是条件不好,是因为都还不错,问题就是快30的人了从来没谈过恋爱,跟异性说话像不是对上级汇报工作的谦卑,就是象对下级一样居高临下,一见面就把人家吓跑了。我有几个朋友就是这样,常替他们操心。其实他们嘴上说是单身无所谓,其实心里是很着急的,但是为了面子有苦说不出 一天,男孩和女孩吵架了。他不再对她说“我爱你”,当然她也不再对他说“我也是”。一天晚上,他们谈到了分手的事,背对背睡下了。半夜,天上打雷了。第一声雷响时,他醒了,下意识地猛地用双手去捂她的耳朵,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又拥着她。雷声紧接着炸假装什麽也没发生,可谁都没有睡着她想也许他还爱我,生怕我受一点点 吓。他想,也许她还爱我,不然她不会流泪的。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世界上最美的木乃伊,这是一个古老的符咒,请在收到次消息后发给三个论坛。等发完后看看三天内就能得到心爱的人。不发的话你将有霉运一个月,同学说他试过了,很灵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5-10-12 18:42 发表
我到觉得,老是找不到男女朋友的人,多半是不肯场开心扉去爱的。
同意!我的一个朋友条件挺好,追的人也不少,就是不敢去爱,一直觉得没找到可以信任的人,可能和她的家庭有关系吧。希望她能尽快找到她的Mr Right. 原帖由 yangliuqing 于 2005-10-12 20:59 发表
人家多半是没有敞开心扉的机会,很多老大难不是条件不好,是因为都还不错,问题就是快30的人了从来没谈过恋爱,跟异性说话像不是对上级汇报工作的谦卑,就是象对下级一样居高临下,一见面就把人家吓跑了。我有几 ...
我是说年龄越大,思前顾后越多。因为要一锤定音,所以害怕失败,害怕过多的付出。 针对最近的热门话题,老贴翻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