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导致中国垃圾填埋场堆积如山,政府禁止回收服装
全球仅有1%的衣物被回收并制成新衣物。仅中国每年就扔掉约2000万吨衣物。只有极少部分被回收。尽管年轻企业家们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而且中国计划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但政府却禁止回收旧衣物。
在中国东海岸浙江省的一家工厂里,废弃的棉质衣物和床上用品按浅色和深色大致分类后堆积在一个工作室的地板上。工人们逐件将这些衣物放入粉碎机,这是温州天昌纺织有限公司的首道回收程序之一,这家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棉纺织品回收厂之一。
纺织废料是一个全球性大问题,只有12%的纺织品在全球范围内被回收,根据专注于经济可持续性的英国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统计数据,只有1%的旧衣物被制成新衣物。大多数旧衣物被用于低价值的产品,如隔热材料或床垫填充物。
在中国,这个问题尤为紧迫。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政府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2000万吨衣物被丢弃,大部分进入垃圾填埋场。在这个“快时尚”主导的国家,衣物多由不可回收的合成材料制成,以低价快速生产并符合潮流,温州这样的工厂几乎无法改变这一局面。
可回收材料无强制劳动
合成纤维制品由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这些产品对气候变化影响巨大,污染地下水,占全国服装销售的70%。全球则从这种高污染的生产中获利。在线零售巨头如Shein和Temu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廉价时尚生产国之一,并向超过150个国家销售这些产品。
时尚专家Shaway Yeh表示,要实现根本性改变,中国的大型品牌公司需要转向一种完全避免废物的概念。他们需要从一开始就使用可回收纤维,这样所有这些废弃的纺织品都可以重新利用。然而,这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目标。据北京政府称,中国只有约20%的纺织品被回收,而且几乎全是棉花。
人权组织Human Rights Foundation的Claudia Bennett表示,这些棉花本身也存在问题。中国的大部分棉花来自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强迫劳动。根据Bennett的说法,世界上每五件棉制品中就有一件与此有关。
禁止用回收棉花制成新衣物
在环境目标方面,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和电动公共交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目标是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不再向大气中排放新的二氧化碳。然而,相比之下,使时尚更加可持续和回收纺织品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此外,本土法规也带来了障碍。中国禁止用回收的旧衣物棉花制成新衣物。这个规定最初是为了防止不干净或其他方式受污染的材料被重新利用。但这意味着温州工厂生产的用旧衣物制成的紧密纺织棉纱大卷只能出口,主要是销往欧洲。
许多中国消费者本来也不愿意购买旧物。温州工厂的销售总监Tang Kowen将此归因于家庭收入的增加。他说,“他们想买新衣物,新的东西。”尽管如此,年轻一代中对可持续性的认识在逐渐增强,这在一些使用回收材料的初创企业中有所体现。
设计师Da Bao在2019年创立了Times Remake,接受二手衣物并将其改造成新衣物。在公司位于上海的工作室里,旧牛仔裤和运动衫被重新设计成新的时尚单品。设计师Zhang Na创办了Reclothing Bank,这家公司使用塑料瓶、渔网和面粉袋等材料制作服装、包包和其他配饰。
回收衣物比快时尚产品更贵
学生Bao Yang在上海拜访并参观了Zhang的店铺。她承认,在她这一代人中,可持续时尚并不容易销售。她说,她这一代人更热衷于快时尚,或者他们根本不考虑衣物的可持续性。
回收衣物在Reclothing Bank这样的店铺里售价远高于快时尚品牌,因为生产方法成本更高。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美国特拉华大学时尚研究教授Sheng Lu解释道。研究表明,消费者并不愿意为用回收材料制成的衣物支付更高的价格。相反,他们期望这些产品的价格更低。
因此,Lu认为在中国这个服装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国家,可持续时尚不会广泛普及。只有当中国的共产主义领导层看到这一领域的经济潜力并加以促进时,情况才会有所改变。但至少目前来看,温州工厂外装载的棉纱大卷全部出口到国外市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