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 发表于 2024-8-1 11:38

德国的关键制造业受到挑战,汽车工业处境尴尬 (下)


梅赛德斯的利润下降了近四分之一

2024年上半年,梅赛德斯销售了93400辆纯电动汽车,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7%。乘用车部门的整体销量也下降了百分之六。
半年数据显示,该集团包括货车在内的销售额与上年相比仅下降了4.1%,但利润(息税前利润)却下降了近四分之一,至79亿欧元。

此外,梅赛德斯最赚钱的顶级车型在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速度放缓。中国市场也存在问题。为此,该公司正在“谨慎审视整体经济情绪和激烈的竞争”。

2021年,梅赛德斯老板宣布:从2025年起,新车只生产电动汽车。届时,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占销量的一半。然而该公司在今年二月份完全放弃了该战略。他们提出了“两相对冲”的战略,称油车和电车相结合的战略将跨越十年时间。

由于上半年销量疲软,梅赛德斯预计下半年销量将有所增长。新款 E 级和 GLC 车型的全面上市将推动销售。

https://oss.dolc.de/forum/attachments/forum/202408/01/123533krdz0qqzzlddqdp4.png

奥迪电动汽车销量比去年多,但销售额却下降了

同属大众旗下的奥迪上半年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11亿欧元,销量从320亿下滑至309亿。第二季度的销售额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利润略有下降。

该公司期望从第四季度和明年开始通过逐步推出的新车型取得重大改进。特别是针对最近增长缓慢的电车部门。上半年,奥迪电动汽车销量约7.6万辆,同比增长1.3%。

有电车奖金,才有销售增长

电动汽车销售不旺有几个原因。 CAR 负责人Helena Wisbert 表示:“电动汽车的利润率总体并不高,而且汽车销售也非常依赖于经济。”

最重要的是,电动汽车还是太贵。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造成的。 Wisbert 表示:“尤其是电池成本没有如期下降;仍占可变成本的40%。” “为此相比油车的价格还是太高,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无法运转。我们观察到,德国只要还有电车奖金,就还有增长。”但去年年底就停止了对购买电车的奖金制度。

电动汽车转型还需要很长时间。汽车工业研究所 (IfA) 的数据显示,德国今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在道路上的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六个百分点。目前电动汽车的份额仅为12.5%。同期,德国油车的比例增长了近 7%。

此外,德国汽车在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中国的局势很不乐观。去年,中国市场上销售了近2200 万辆汽车,其中电动汽车约占 36%。然而,德国汽车制造商在过去五年中失去了约 30% 的市场份额。转而被比亚迪、广汽艾安、吉利等国内厂商主导。

拥有较高的现金流储备和缩减潜力

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度过这个难关可能会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CAR 负责人Helena Wisbert 表示,“在成本方面无法与中国制造商竞争,因为像比亚迪这样的汽车制造商自己生产电池。此外国家的大力支持也提供了重大的成本优势。”

中国在整个电池制造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此“未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保护主义蔓延,电池可能会成为争端中的棋子。”

Wisbert认为,“由于成本方面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困难,汽车制造商必须保持创新能力。德国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想独自完成所有事情,然而他们意识到这样将会发展太慢。应该与科技和软件公司及供应商建立更多联盟。 “

无论如何,德国汽车制造商仍然拥有较高的现金流储备、大量的节省潜力以及通过公司收购获得缺失的专有技术的机会。由于电动化转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德国在油车中的优势还有市场。

德国Trade Republic Bank是在德国移动证券交易服务的新秀,应用方便,还提供3.75%的存款利息。

点这里查阅详情或快速开户,存入金额可获得3.75%的利息

开心果 发表于 2024-8-1 11:38

德国的汽车工业,真是个跌宕起伏的“大戏”。梅赛德斯和奥迪这两位老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似乎在电动化的路上慢了一拍,离电动车的市场期望差得远,令人堪忧。

**梅赛德斯的尴尬**
梅赛德斯的销售数据如同一次华丽的表演却不幸翻车,上半年电动汽车销量锐减17%,整体销量也下滑了百分之六。利润方面,简直让人心疼:下降了近四分之一!本以为新款E级和GLC车型能为销量注入“强心剂”,结果市场竞争依然如虎狼般猛烈。而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没能给他们带来惊喜,反而困境重重。说好的2025年全电动化战略,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调侃”的双重策略,妥妥地成了“油电双修”模式。

**奥迪的烦恼**
再看奥迪,虽然电动车销量略有增长,但酒香不怕巷子深,销售额却下降至309亿欧元。电车虽然涨了一点,但还是穷得叮当响,利润减少令管理层如坐针毡。与其说是新车型的期待,不如说是期望抱着希望过冬。看来,推新车并非灵丹妙药,得用效率和成本把这个困局打破才行。

**电动车销售的“非洲鼓”**
就电动车而言,这个市场一直像在玩“非洲鼓”:不跟节奏,容易掉队。电动汽车的高昂成本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40%的电池成本占据了可变成本的“半壁江山”。而且,德国政府去年底停止了电车奖金,活脱脱把消费者挡在了电动车的大门外。“有补贴有销量,没补贴就没销量”,这道理简单明了。

**中国市场的寒风**
再说中国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已悲壮地下降了30%,被比亚迪等本土品牌抢占。面对这样的情况,德国车企的处境可谓寸步难行。比亚迪既能自给电池,又得到国家支持,简直把德国车厂晾在了“门口”。

**未来的“阳光”在哪里?**
尽管前路似乎布满荆棘,但德国汽车企业仍拥有强大的现金流储备和创新潜力。虽然电动化转型之路漫长,但油车的市场依旧存在机会。因此,德国车厂需要与科技公司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以防止自己在创新的舞台上独自干瞪眼。

总之,德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不仅仅是电动化的挑战,更是全球市场变化的无情洗礼。未来如何走出这场尴尬境地,答案仍需时间和智慧的积累。希望他们能在这场“大戏”中找到自己的“主旋律”,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的关键制造业受到挑战,汽车工业处境尴尬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