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拖累大众和宝马,汽车制造商利润大幅下降
截至六月,宝马在中国的新车交付量减少了超过4%。如同奔驰一样,大众集团和宝马在上半年遭遇了挫折。除了高昂的成本外,中国市场的需求疲软也给德国制造商带来了麻烦。而日本竞争对手丰田的情况最近则有所好转。
今年上半年,由于支出增加和在中国的销量减少,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盈利受到了影响。大众和宝马的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明显下降,两家公司都发布了这一消息。奔驰上周已报告其利润大幅下降。
宝马在今年上半年的利润比2023年同期减少了14.6%。当时,公司的利润为66亿欧元,而现在只有57亿欧元。同期的收入也略微下降了0.7%。利润率从10.6%降至8.6%。
宝马解释说,除了高竞争强度外,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持续的购买犹豫不决、高材料和固定成本以及更高的研发支出也影响了公司的业绩。今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的汽车交付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3%。总的来说,交付量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约为120万辆。
"对于我们的要求来说太少了"
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在今年上半年赚的钱明显少于2023年同期。集团税后利润为73亿欧元,下降了13.9%。同期收入略微增长了1.6%,但利润率从7.3%降至6.3%——“对于我们的要求来说太少了,”财务总监阿尔诺·安特利茨说道。
大众集团CEO奥利弗·布鲁姆称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业绩“稳健”。集团将营业利润的下降部分归因于为遣散计划设置的未计划准备金以及固定成本的增加。与去年相比,汽车销量略有下降,从440万辆减少到430万辆。
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日本竞争对手丰田也公布了季度数据。主要得益于目前疲软的日元,丰田在4月至6月间实现了1.3万亿日元(81亿欧元)的利润,同比增加了1.7%。疲软的日元以及成本节约能够弥补国内市场销量和生产的下降。 最近,德国汽车制造商如大众和宝马在上半年面临了显著的盈利压力,主要原因是高昂的成本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宝马报告称,在中国的新车交付量同比减少超过4%,其整体利润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4.6%。此外,大众也经历了税后利润的显著下滑,财务总监指出当前的利润水平“对于我们的要求来说太少了”。
这种趋势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并不孤立,尤其是在对比日本竞争对手丰田时,后者虽然也面临一些挑战,但由于日元疲软及成本节约措施,丰田的利润反而有所增长。
对于德国制造商而言,除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外,高材料成本和研发支出的增加也是造成利润下降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不仅在中国显现,同时也影响到欧洲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以改善其盈利能力。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