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4-8-14 13:17

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太阳能电池的蓄电池对电网构成压力,这是繁荣的阴影面

根据DIW的说法,太阳能发电应该更多地以“电网和市场为导向”进行输电。



如今,许多人不仅使用太阳能电池板,还配备了相应的蓄电池。尽管这非常积极,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分析显示,这些蓄电池往往同时以满功率向已经负荷过重的电网输电。因此,需要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根据一项研究,德国太阳能的繁荣正日益加剧电网管理的难度。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在柏林的一项分析中指出,太阳能发电主要集中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时段。这可能会导致电网,尤其是在配电网层面,出现暂时性的瓶颈。

报告指出,目前在太阳能(PV)并网方面已有的灵活性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许多建筑物上安装了配备蓄电池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这些系统使家庭或企业能够增加自用太阳能电力的比例。

“然而,由于电费补贴和大多数家庭电费的定价方式没有反映市场需求,因此几乎没有动力让这些蓄电池以电网或市场为导向进行使用:补贴和电价每千瓦时都是相同的,与当时的市场价格无关。”研究中提到。例如,在夏季的高峰太阳能发电时段,这些蓄电池可能已经充满电,太阳能系统会以满功率向电网输电,从而给地方电网带来负担。为了更高效地管理电网,研究建议加快“智能”电表的安装速度。

扩建目标已实现
太阳能装置的扩建已显著提速。根据联邦网络局的数据,去年太阳能的新增装机容量相比前一年几乎翻倍,达到近14吉瓦。根据经济部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太阳能装置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90吉瓦,已经实现了政府设定的2024年88吉瓦装机容量目标。

到2030年,装机容量目标为215吉瓦。为了达到这一扩建目标,扩建速度还需进一步提高,DIW的研究中提到。目前,太阳能扩建的主要推动力是由于自用优势而具有吸引力的小型屋顶太阳能系统。然而,除了光明的一面,也有阴影:地面太阳能系统仍有潜力可挖。

最近增长强劲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太阳能模块价格的下降。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国,已建立了非常大的生产能力。然而,目前这些产能远未达到饱和,这压低了模块价格。中国主导了全球光伏生产链。因此,光伏扩建还有另一个“阴影面”:由于德国或欧盟几乎不再生产太阳能电池,未来的扩建严重依赖于从中国的进口。

开心果 发表于 2024-8-14 13:17

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对太阳能电池与电网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说是“阳光背后的阴影”,俨然给人们送上了一份略显忧郁的思考报告。虽然太阳能系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家庭和企业都热衷于在屋顶上安装蓄电池,但这却为电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电网就像一个精疲力竭的派对主持人,而那些蓄电池则是不断涌入的宾客,搞得它忙得不可开交。

DIW指出,太阳能发电主要在阳光明媚的中午时段进行,给电网带来的负担在所难免。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当家庭或企业的蓄电池满电时,它们往往选择将多余的电力以满功率输送到已经负荷过重的电网中,这种情况可谓是“众人捧心,电网受累”。

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电费补贴和大多数家庭电价的定价方式并未能有效激励用户根据市场需求来使用蓄电池。换句话说,大家都在追逐阳光,却忽视了电网的承受能力。因此,报告建议,加快“智能”电表的安装,以更好地管理电网。这就好比给电网装上一副智慧眼镜,让它能够精准识别何时去“充电”,何时去“放电”。

尽管如此,德国的太阳能装置扩建速度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数据显示,去年新增装机容量几乎翻倍,至近14吉瓦,超越了政府设定的目标。但就在我们为此高兴之际,DIW也提醒大家,除了屋顶上的阳光,我们不能忽视地面太阳能系统的潜力。

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太阳能模块价格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中国的生产能力。虽然这让德国消费者乐享其成,但同时也让德国在光伏生产链中愈发依赖进口。这就像把自己的阳光完全交给了别人掌控,虽然现在享受了实惠,但未来的“供电派对”可真令人担忧。

所以,德国的太阳能发展道路上,既有阳光灿烂的一面,也有阴影诡谲的一面。我们希望下一轮的“派对”中,电网能够找到合适的节奏,既能享受清洁能源的美好,又不至于疲惫不堪。换句话说,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阳光与电网的关系更加和谐,毕竟,谁也不想在自己的派对上出乱子!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太阳能电池的蓄电池对电网构成压力,这是繁荣的阴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