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电力需求激增,亚马逊染指核能
人工智能(AI)的繁荣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数据中心消耗了大量能源。人工智能应用依赖于庞大的数据量。为了应对这一需求,大型科技公司如亚马逊正在扩展其计算能力。然而,新建的数据中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而这一需求现在通过核能来满足。
美国公司亚马逊也开始依赖核能来满足因人工智能应用而急剧增加的电力需求。总部位于西雅图的这家公司宣布了对小型核反应堆的重大投资,即所谓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就在周一,互联网巨头谷歌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微软则与一个已关闭的核电站所有者达成协议,该电站将重新投入使用。
亚马逊云计算部门AWS负责人马特·加尔曼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快途径之一是将我们的社会转向无碳能源。核能既无碳又具备可扩展性,因此它是亚马逊的一个重要投资领域。”
由于人工智能应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全球的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扩展其计算能力。然而,这些新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巨大。
SMR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亚马逊已与三家能源公司签订了开发新SMR的协议。例如,Energy Northwest公司将在华盛顿州建造四座新核反应堆,计划于2030年代初投入使用,每座反应堆可产生960兆瓦的电力。通过标准化的建设方式,这些紧凑型反应堆可以更简单且经济地进行安装。尽管SMR技术已经研究了数十年,但仍然处于初步阶段。
尽管如此,谷歌也投身于SMR领域,并与加州的初创公司Kairos合作。该公司专注于使用熔融氟化盐作为冷却剂的新型反应堆。2023年底,Kairos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批准,计划在田纳西州建造首座实验性反应堆,预计将于2027年投入运营。
全美有数十家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SMR的商业化。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NuScale公司的反应堆设计获得批准。其在爱达荷州的试点项目由于成本激增,NuScale在大约一年前不得不中止该项目。
与亚马逊和谷歌不同,微软目前仅依赖传统核电站。同样是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电力需求增加,微软与五年前关闭的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核电站的所有者达成协议。该核电站曾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核事故的发生地之一,其邻近的反应堆预计将在2028年重新投入使用。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确实给电力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数据中心方面。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明显,包括德国等欧洲国家。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公司开始探索可再生和低碳的能源选项,其中包括核能。
在德国,尽管核能在2011年福ukushima灾难后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退出,但随着电力需求的上升和气候变化的压力,重新考虑核能的使用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德国政府仍然坚持其"能源转型"(Energiewende)政策,主要依赖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
虽然德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尚未像亚马逊和谷歌那样大规模投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但面对不断增加的电力需求,他们也在寻找其他解决方案。例如,采用更高效的数据中心设计、优化能源消耗以及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合作等等。
总之,虽然核能在一些国家得到重新认可,但在德国,如何平衡电力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仍然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