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人物故事:王恒德
作者:划过指尖的烟云王恒德十二岁时,敌人在邻村安了个据点,经常出来扰乱,群众无比愤恨。王恒德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担任指导员。他经常和小战士一起,站岗、放哨,监视敌人的行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匪帮来到村里又抢粮,又抓人,无恶不作。王恒德怒火万丈,仇恨满腔,决心拿起枪杆子,誓为人民堵大门。
在淮海战役中,十五岁的王恒德和成年人一样,随担架队南下三百多里,胜利完成支前任务。
全国解放后,王恒德积极响应党的各项号召。一九五一年,他终于实现了“堵大门”的愿望,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朝鲜战场上,王恒德满怀阶级仇、民族恨,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痛歼美国飞贼,两次荣立集体战功。
一九五五年,王恒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更加勤奋地学习马、列的书,毛主席著作,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他说:“对毛泽东思想早学早进步,晚学晚进步,不学不进步,还要犯错误。
王恒德坚定地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彭德怀在军内推行什么“军衔制”,王恒德想: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他每逢回家,一下火车就把那些“牌牌”“带带”统摘掉。
回到村里,总有人关切地问王恒德在部队这么些年,究竟干什么工作?王恒德总是回答:“我是普通一兵!”“我要当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兵。”
王恒德一遍又一遍地学习《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光辉著作,越学心越明,路线斗争越清。他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战士,开展回忆对比阶级教育,抵制了大比武的妖风。
王恒德不但自己坚持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而且带领战士一起学习。战士们都亲切地称王恒德是“政治连长”。
王恒德当营长以后,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最艰苦的担子抢着挑,最关键的时刻迎头上。战士们都说:“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是营长的位置。”
一九六六年,王恒德参加了某地农村社教。他坚持用《二十三条》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与刘少奇的“桃园”黑经验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王恒德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始终掌握斗争的大方向。阶级斗争实践使王恒德深深懂得路线斗争的重要。
一九六七年春,正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时刻,王恒德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随部队来到陕西省宝鸡县磻溪公社支农。
眼含热泪迎亲人,千言万语涌心头;毛主席和咱贫下中农心连心,磻溪河岸锣鼓喧天。毛主席指示传四方,照得人心坎亮堂堂,无产阶级革命派欢欣鼓舞,一小撮阶级敌人闻风丧胆。
在营党委会上,对磻溪公社的斗争情况,进行了阶级分析。最后决议:王恒德亲自率领支农小组,重点抓红旗大队,决心把农村斗、批、改进行到底。
王恒德和支农小组不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大大提高了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很快地实现了革命的大联合。
东风浩荡,红旗招展。经过王恒德和支农小组八个月的艰苦细致工作,磻溪公社革命委员会,在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暴风雨中诞生了。各大队也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红色政权建立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毛主席的伟大教导:“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指明了方向,夜已经很深了,王恒德还在沉思着。
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的胜利,王恒德和支农小组怀揣毛主席著作,背上干馍,从渭河滩到秦岭深山的十八盘,跋山涉水,走遍全公社,仔细调查当地阶级斗争的历史。
在红旗大队,王恒德邀请了十二位苦大仇深的老贫农,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教导;一起忆苦思甜。
红旗大队原名叫党家堡。在旧社会,贫下中农担柴卖草逃饥荒,累断筋骨饿断肠,到头来反而欠下地主、富农的账!党家堡啊,荡家堡!穷人的血泪流成河。
一九四九年,党家堡解放了。可是为什么贫下中农一直不能掌大权呢?活生生的阶级斗争告诉大家: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印把子,咱们死也不能丢啊!
革命实践使王恒德进一步认识到:要做好支农工作,关键在于帮助各级领导班子提高路线斗争觉悟。他便和支农小组很快帮助公社和各生产大队办起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在红旗大队的干部学习班上,王恒德激动地问蔺文章:“为什么旧社会你家祖祖辈辈扛长工,打短工,还吃不饱穿不暖?”接着又问阎有才:“为什么你过去跑南山担草卖炭,还落个讨吃要饭?”
一笔笔血泪仇,一本本苦情账,提高了大家的阶级觉悟,决心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奋勇向前!
可是,李兴文的父亲却不愿儿子当干部,王恒德就多次找李大爷过细地做思想工作,终于打通李大爷的思想,鼓励儿子:“好好干,把咱贫下中农的印把子掌牢!”李兴文的决心更大,干劲更足啦!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的革命闯将阎文玉,是革命政权的新鲜血液。为了帮助他沿着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迅速成长,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王恒德手把手地整整带了他半年。
阎文玉被批准入党的那天晚上,王恒德和小阎直谈到深夜,分手时还叮咛说:“要记住,共产党员就是要搞阶级斗争,搞一辈子无产阶级专政。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斗中,我们共产党员只能向前冲,决不能往后退。”
领导班子高举继续革命的旗帜,率领广大群众战斗在阶级斗争的第一线。这时,第三生产队的对敌斗争却突然“卡了壳”,扬言队长有问题,要搬掉“绊脚石”。王恒德及时赶到,会场上冷冷清清。
为什么动不动就要把干部当“石头”搬掉呢?王恒德放手发动群众,终于揪出躲在幕后兴风作浪的,人称“睁眼豹子”的伪保长,掀起了对敌斗争新高潮。
不久,红旗大队经过整党,建立了新的党支部,在三大革命斗争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革命政权更加巩固壮大!
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面对红旗大队这美好的祖国山河,王恒德决心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战天斗地,打一场粮食翻身仗。
在红旗大队党支部会上,王恒德对大家说:“打起仗来,一是要人,二是要粮,我们是生产粮食的,不能支援国家,还向国家要粮,这怎么行呢!?”
农业学大寨”。王恒德接着宣传《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大讲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道理,最后把他考虑了两年多的想法提出来,建议制定一个红旗大队三年建设规划,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快马加鞭向前跑!
毛泽东思想威力无穷。这天晚上,大队部灯火通明,社员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热烈地讨论通过了《红旗大队三年建设规划》。王恒德心情万分激动,他站起来说··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王恒德亲自帮助队上开展工作,提出:“学大寨革命红旗举得高,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不动摇”的战斗口号。
红旗大队掀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高潮,不管是寒冬还是酷夏,都挡不住贫下中农一颗火红的心,坚持学习不松懈。
各级干部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为社员们树立了榜样。党支书、革委会主任蔺文章,在王恒德的帮助下,他懂得了一个真理:不学习毛泽东思想,啥事也办不成。
蔺文章说:“今后,就是天塌下来,刀架在脖子上,也要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员们都称赞他是:“毛泽东思想染红了心的人!”
王恒德率领大家步步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干部和社员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一个富农分子散布流言蜚语,妄图进行破坏,当场就被贫下中农揪了出来。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王恒德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的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大家一起畅谈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心得体会。
老贫农党蛮升,旧社会苦熬了大半辈子,如今日子节节甜,一度曾产生了退坡思想。王恒德就热情洋溢地给他讲世界革命的大好形势,宣传为革命种田,消灭帝、修、反的伟大意义。
毛泽东思想暖心间,老党精神焕发,队上的事件件干在前。新盖的饲养室没有井,牲口吃水困难,他就自告奋勇和两个妇女一起,给饲养室里打了一口井。
春上,党蛮升又主动为队上育稻秧,一个多月,每天四次下河滩,来回四五十里地,他从没有说过半个“苦”字。
冯春娥,已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了。以前,她“围着锅台转,眼瞅老母鸡”;现在,她学习张思德光辉榜样,一门心思扑在集体上,成了队里有名的“集体迷”。
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又打破了妇女不学技术农活的陈规旧律,第一支“铁姑娘队”出现了,她们以崭新的姿态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中。
阎雪雪,是队上有名的“铁姑娘”。在王恒德和支农小组的帮助下,她克服了文化低的困难,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地学习毛主席著作,迅速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共产党员。
王恒德和贫下中农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他总是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在风雪交加的寒冬,王恒德把自己的毯子送给贫下中农。
凤鸣大队一个麦秸垛失火了,王恒德奋不顾身扑打烈火,几次被热浪和浓烟熏倒。军民奋战,终于扑灭烈火,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秋天,暴雨过后,渭河猛涨,冲开了河坝。王恒德带头跳进寒冷的洪水,和战士、社员筑成一道人墙,整整战斗五个小时,终于堵住缺口,保住了五千多亩即将成熟的庄稼。
一天,天下着蒙蒙细雨,王恒德刚走到磻溪河边,看见一个小孩背着一袋粮食涉水过河,没走几步就被齐腰深的河水冲倒了。王恒德连衣服也没来得及脱就跳进激流,救起了小孩。
王恒德总是用“冲上去,为社会主义占领阵地”这句话,鞭策自己,激励大家。他亲自担任大队业余文艺演出队的编导,使演出队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阔步前进。
王恒德时刻关心着插队知识青年的成长,常常和他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自觉性。青年们都把王恒德看做自己的贴心人。
知识青年小俞,由一个嫌脏怕累的“娇”姑娘,变成一个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猪场饲养员,连续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赤脚医生小党不安心在农村工作,王恒德就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用白求恩的光辉形象教育他,鼓励他。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终于打开了他的心窍。
自此以后,无论白天晚上,他经常出入贫下中农家里;战斗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深受群众的欢迎。
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指示发表后,王恒德闻风而动,立即组织公社干部学习,并派贫宣队进驻当地学校。王恒德深深认识到,这是一场争夺学校领导权的斗争!
果然,有个别教师有意给贫宣队出难题,王恒德严肃指出:“贫宣队进学校不是上文化课,是来实行政治领导的,是管方向、管思想、管人的。”使学校的大权牢牢掌握在贫下中农手里。
雨露滋润禾苗壮。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红旗大队的红小兵茁壮成长。他们经常帮助队上五保户老爷爷做好事,还自动组织起来,宣传毛泽东思想。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开展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以来,人们精神大变样。王恒德看到红旗大队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不断前进,感到无比喜悦。
为实现规划建设宏图,王恒德带领支农小组和大队干部一起,爬高山,走河滩,顶风冒雪,进行实地勘察。
红旗大队有一千多亩河滩地,自古来只种一茬早秋作物,产量还不稳。经过调查,王恒德提出在滩地上试种小麦。这个建议震动了全大队,有人说:“滩地上种麦子,真是驹驹羊上石崖——白磨蹄甲子!”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王恒德热情宣传毛主席教导;一面又带头种试验田。经过实践,终于创造了滩地种麦的经验。第二年,全大队在渭河滩扩种小麦三百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解放前,全村只有三眼井还被地富霸占着;解放后,在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一直靠天吃饭。王恒德带着强烈的阶级感情,亲自调查找水源,决心为人民开出
水,这是贫下中农祖辈盼望的啊!打井工地上一片热气腾腾。这天深夜,王恒德紧张的工作一天之后,又来工地给大家宣传毛泽东思想。贫下中农感动地说:“王营长真是为咱们把心操尽啦!”
第一眼井打成了,欢呼声震荡着原野。老贫农蔺来存不禁想起一九二九年百日大旱,全村逃荒要饭的遭遇,无限深情地说:“这流出来的不是水,是毛主席对咱贫下中农的关怀啊!”
过去,这里社员没有养猪的习惯,王恒德就发动红小兵挨家挨户宣传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教导,还亲自推广部队创造“中曲饲料”的经验,有力地发展了农村养猪事业。
有的干部为了种树苗卖现钱,队上就种了大片的苹果苗圃,山坡上却没栽一棵苹果树。王恒德不忘农村两条道路斗争,及时组织干部、社员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
王恒德说:“决不能听任资本主义思想挖社会主义墙脚。”他过细地做思想工作,提高了干部和社员的认识,军民奋战两个月,营造苹果林一千多亩,使秃山变成果树林。
接着,王恒德又和贫下中农一起,奋战在千亩河滩地上,挖了六条十里长的排水渠,实现“住在渭河滩,不怕秋水淹”的战斗誓言。
一九六九年,虽遇百日大旱,粮食仍获得大丰收。贫下中农高兴地说:“王营长说得对,只要人听毛主席的话,地就听人的话,这都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红旗大队一跃成为全省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蔺文章光荣地去北京参加国庆二十周年观礼。临走时,王恒德一再嘱咐老蔺:“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替我们喊几声‘毛主席万岁!”
王恒德送走了老蔺,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回顾了祖国建设的二十年,又回顾了自己走过的二十年,习惯地翻开《为人民服务》,全神贯注,越学越振奋,便拿起笔来写了一段感想。
在“九大”精神的巨大鼓舞下,王恒德更加朝气蓬勃。为了落实战备,他亲自抓队上的民兵建设,进行战备动员,做好一切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工作。
在整顿民兵组织中,王恒德发现没有女民兵,便抓住这个问题,组织民兵狠批反革命修正主义流毒和封建残余观念,很快一支飒爽英姿的女民兵出现在演兵场。
民兵训练中,王恒德领导大家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坚持军事训练风雨无阻,时刻警惕敌人的突然袭击,有力地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
王恒德又率领全体民兵奋战三天三夜,挖了一百多防空洞,修起了一条战备沟。他说:“我们不只是挖几个防空洞,而是要挖掉咱们头脑里的轻敌麻痹思想。”
万里朝晖万里旗,欢呼如雷震大地,眼含热泪望北京,祝福领袖毛主席。国庆二十周年前夕,红色电波传来中央两报一刊重要社论《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当晚,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王恒德说:“在这幸福的日子里,我们要百倍提高警惕,用实际行动保卫毛主席,保卫无产阶级专政!”他和民兵干部连夜研究决定在十月一日进行民兵实弹训练。
国庆节早晨,东方升起万道彩霞,广阔的原野沐浴着金色的阳光,王恒德登上了后山坡,检查靶场。
嘟嘟——!”随着急促的哨音,队队民兵飞奔而来。王恒德格外精神抖擞,下达战斗命令:“同志们,靶场就是战场,目标就是帝、修、反,我们一定要彻底消灭敌人!”
民兵们以临战的姿态,颗颗手榴弹飞向靶丛。“打倒美帝”、“打倒苏修”的口号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震撼山沟。
轮到党根礼投弹啦。小党的心情很激动,他套住手榴弹的拉火环,活动手臂,决心要消灭帝、修,反。
不料手榴弹意外地脱落在右侧山坡,又滚到小党的脚下,小党猛然呆住了。阶级兄弟的生命危在眉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恒德“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小党推在自己的身后边。
瞬间,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王恒德宁可自己粉身碎骨,绝不能让阶级兄弟受到丝毫损伤;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飞迸的大部分弹片,身负重伤。
阳光雨露育劲松,毛泽东思想哺英雄。王恒德“完全”“彻底”为人民,冲向了共产主义思想高峰。
民兵们焦急地呼唤着营长,王恒德慢慢苏醒过来,他却关切地问:“同志们都好吗?”又艰难地伸开手,把鲜血染红的哨子交给一名战士,坚定地说:“继续···训练,准备···打仗!”
王恒德光荣负伤的消息传出后,各级首长十分关心,指示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广大工农兵和革命群众,一齐涌向医院,争着要为英雄献血。
在医院里,王恒德刚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就高呼“毛主席万岁!”;深情地久久凝望着毛主席画像。他是多么想念毛主席啊!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给予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王恒德的病情急剧恶化,他爱人和孩子赶来看他。王恒德嘱咐爱人要回农村去,继续革命!又对孩子说:“接过我的枪,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王恒德的嘴唇还在坚强地颤动,他还想继续说什么!同志们赶忙贴近他的嘴旁,只听见他用尽生平最后的力量,说出“共产党员”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王恒德不愧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好干部。王恒德实践了“活着就战斗,把一生献给伟大共产主义事业”的钢铁誓言。
为了表彰王恒德同志的英雄事迹,中共兰州军区委员会决定给王恒德同志追记一等功。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作出决定:号召全省军民开展向王恒德同志学习运动,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
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王恒德的大儿子王洪亮,接过英雄的枪,继续为毛主席站岗、放哨,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前进!
不久,民兵党根礼也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和王洪亮并肩战斗在一起。
一个学习王恒德英雄事迹的群众运动,波澜壮阔地开展起来,有力地促进全省军民进一步落实毛主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