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妙手仁心
作者:阳光讲民间故事话说在清朝道光年间,在江南的一条大街上新开了一家医馆,这家医馆的主人是从北方远道而来,姓柳,名如风,年方24岁。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据说是太医之后,有如此响亮的招牌,想必那医术也是相当不错的。而在大街的另一头,当地的老字号宣德堂也甚是有名。宣德堂的主人名叫高振海,已经60多岁了,是这一代鼎鼎大名的医生。他当然知道柳如风的医馆近日开张了,有人问他,这柳如风可是太医之后,那医术肯定不错,担不担心宣德堂从此门庭冷落,无人问津?高振海总是微笑的回道。
你以为医术是打拳脚吗?越年轻越有力气就越好。柳如风不过20岁出头,老夫像他那么大,对医术刚刚入门,不是师傅领着自己,还真不敢出手治病。如今已年过花甲,才渐入佳境,他柳如风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总有一天会惹出乱子的,你们只管看着便是。话虽如此,可当人们听说柳如风是太医之后,就连当地威名显赫的赵员外也请他看病了。赵员外的父亲患了一种热病,原本一直是由高振海诊治的,可是大半年过去了,一直不见好。近日呢,反而更加严重了。而柳如风的医名啊,正传得火热,赵员外便放下架子,亲自将其请到府上给他的老父亲治病。柳如风仔细打量赵老爷子的脸色,询问了病情,又按了脉象,看了舌苔,猛地站了起来。这哪里是热病?这是极其严重的寒病。赵员外懵了,宣德堂的高郎中说,是热病啊,还有,你难道没看见他大冬天的光着膀子一直喊热,还一个劲儿的喝凉水吗?柳如风解释道,这种病叫做真寒假热,与寻常热病不同,此热是热在外,寒在里,热在肌肤,寒在骨髓。热是表象,寒是本真。如若只懂以寒治热,那肯定是不行的。柳如风口若悬河的说着,只把赵员外说的目瞪口呆。柳如风接着说道,把原先的药方拿过来给我看看。赵员外赶紧找出高振海开的方子,恭恭敬敬递了过去。柳如风扫眼一看,笑道,这方子南辕北辙,并没有切中要害,索性令尊尚留残命,如若再吃,恐怕神仙也无能为力了。他边说边埋头开方子,待方子写完,他看都没看,往桌上一扔,快去抓药吧,只抓两副,不许多抓,抓来赶紧煎上,今天一副,明天一副,不出意外的话,后天病情就无大碍了,到时候再来我的医馆复诊,说完便径直走人了。直到他走出了府门,赵员外还没有回过神来,倒是底下的丫头机灵,立刻拿了药方出去抓药了,煎完之后马上让赵老爷子服下,两天之后就像柳如峰说的一样无大碍了。赵员外不禁喜怒焦急,喜的是他父亲的病终于好转了,怒的是高振海治病误人,害他的父亲吃了这么多天的苦。他一气之下领着众家丁气势汹汹来到了宣德堂,当着众人的面将宣德堂的牌子给砸了下来。如此一来,宣德堂的名声可算是扫地了,高振海自己,又羞又怒,一连几日,宣德堂无一人光顾,高振海觉得宣德堂要彻底落败了。正在发愁的时候,一个令他惊喜万分的消息传入了他的耳中,柳如风竟然不懂妇科,一开始他以为只是个别患者的造谣,为此还特意派来一个亲信,谎称妻子有病,赶去找柳如风给他妻子看病。没想到柳如风支支吾吾憋了半天,这才说出实情,在下对妇科尚未涉足,实在不敢为你妻子诊病,还望见谅见谅,这真是令高振海喜出望外,他觉得这是宣德堂东山再起的大好机会,便打出了高氏妇科的招牌,以此吸引患者。就这样,宣德堂的生意又一天天的好了起来,高振海逢人便说,大家听着,妇科乃医道之基本,那柳如风连妇科都不会有,何谈其他呢?那黄毛小子的医术啊,绝对是靠不住的。以往的案例我看呀,不过是靠运气而已。老百姓觉得高振海的话有道理,渐渐的也就不再相信柳如风了,而又重新信服高振海了。这一年的春天,天气反常,高振海的女儿患上了一种怪病,病症是忽冷忽热,白天仿佛是泡在冰水之中,冷的浑身发抖,到了晚上又好像是夹在火上烤热的汗如雨下。高振海亲自为女孩儿诊断,也吃了药,就是不见好。如此持续到冬天,之前的病还没有好,现在如今又是胸闷头痛、饮食不下,骨瘦如柴,到了后来,连说话都觉得费力气了,只能直挺挺的躺在床上,种种脉相都属不治之症。病情至此啊,高振海已然束手无策,他所请来的远近名家也都是摇头的摇头,叹息的叹息,有的还能留张药方,有的则是连药方都不敢留,就像避瘟神一样逃走了。面对日渐病危的女儿,高振海流下了眼泪,这时只听他的儿子在旁边说道,父亲,事已至此,不如请柳如风来看看?高振海一听,暴跳如雷,你难道不知道那姓柳的不懂妇科吗?你想害死你妹妹啊?儿子却说道,父亲妹妹病重,随时可能撒手而去,如若妹妹一死,到时人们就会议论说,父亲连自己的女儿都医不好,怎么能给别人治病呢?到时候高氏妇科的英明恐怕会毁于一旦啊。听了儿子的分析,高振海似乎啊有点动心了,但还是默默地站着,不言不语。儿子又接着劝道,等会儿父亲派个人去请柳如风,先不说是妹妹病重,就说是我病了,以免柳如风以不懂妇科推脱看病,等他来到家中,便将其请入妹妹房中。他若是看,就说是下人听错了,生病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妹妹。听到这儿,高振海终于松口了,那又怎样?柳如风若还是以不懂妇科为由坚决不治呢?儿子又说,我们只当他是谦虚,或者是出于往日与父亲的恩怨,存心不想给我的妹妹治病。总之,无论如何要缠住他,好歹让他开出个药方来。所以药方我们可以不用,就放在一边,妹妹还是以服用父亲的方子为主。但如果有一天妹妹当真走了,我们就说,妹妹是吃了柳如风开的方子上的药死的。好啊,高振海连连叹服,此计甚妙,就照你说的做。想到高振海也是医人无数,没想到却会同意这等下作的手段,很快,柳如风便被高振海派出的人给请了过来,当他听说其实是给高振海的女儿看病时,竟然没有一丝的意外,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只是很平静的说道,带我去便是。一会儿,柳如风便被带到了高小姐的床前,又是一番的望闻问切之后,他才开口说道,小姐,此病属虚实寒热错杂之症,若只见寒之热兼热之寒兼虚,用补健食用泻,都将固此失彼,为今之际,当寒热并用,补泻兼食,方可有效。说完便请来文房四宝,洋洋洒洒开了个方子,这才告辞离去。高振海见柳如风的辩证与方案颇有见解,他心动了,毕竟救女儿的事情大,害柳如风的事情小,就没有像儿子说的那样将药方搁置,而是急忙命令下人按方抓药去了,先试用了5副药,5副之后,高振海的女儿寒热已止,白天不冷,晚上也不热了。一个月之后,所有的症状全消了,只是身体呀还有些虚,再调养一段时日,那就能活蹦乱跳了。至此,高振和他的儿子全傻了眼,为顾全父亲的面子,儿子说道,父亲,柳如风这小子还真是走运,乱开方子也能瞎猫碰上死耗子。闭嘴,儿子刚说了一半,就被高振海给喝断了,走吧,随我一同去柳如风的医馆道谢去。什么?儿子不满道,父亲真要向那小子道歉。高振海眼睛一动,人家救了你妹妹的命,说句谢谢不应该吗?就这样,高振海带着儿子一同来到了柳如风的医馆,柳如风也像老朋友似的接待了他们。高振海心中有诸多疑惑,也趁着这个档口啊一一问了出来。柳如风倒也坦荡,只是笑笑说道,高师傅不知,其实在下最擅长的就是妇科了。这话把高氏父子说的晕头转向,柳如风知道他们不解,便继续往下说,原来那日柳如风听说赵员外带人大闹宣德堂之后,心中就觉得过意不去,便从此声称自己不懂妇科,以便让宣德堂得以东山再起。高振海听后感慨的说道,谁都知道女病患者多,柳先生为了在下,不仅让出了生意的一大半,还白白玷污了自己的医名,而我等鼠辈却只顾着耻笑先生,甚至是还想加害先生。即便如此,先生还是不计前嫌,救了小女的一命,感到惭愧的应该是我等才对呀,说完,高振海便向柳如风深深躹了躬,柳如风赶紧回礼,接着两人又探讨了一会儿医术和药物方面的问题,高振海这才起身告辞离去。回到家中,高振海一连几日愁眉不展,一直感叹道,欠柳如风的情啊,恐怕这辈子都还不清了。儿子却听不下去了,便从旁劝道,父亲,不必如此,是那柳如风先亏欠我们的,若不是他,宣德能被砸吗?他自己不也说了过意不去吗?父亲一听这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随后拿起鸡毛掸子往他身上狠狠的猛抽了一顿,随后才仰声长叹,哎,我儿愚钝呀,我儿愚钝,你以为柳如风真的是过意不去吗?那不过是给我这个老头子一个面子罢了,说些好听的而已。其实那日若非柳如风出手医好了赵员外父亲的病,那赵员外的父亲必会被老夫延误,倘若如此,依赵员外的脾气,老夫可还有活路?我们宣德堂还有活路?柳如风早在那天就已经救过我们高家了,他哪里还需要过意不去呀?他不过是念在咱们宣德堂治病救人30多年的份儿上,才牺牲了自己,保全了我们,
你明白了吗?听了这番话,儿子愣住了,再也说不出话来,只听高振海继续说道,明天你把咱们宣德堂所挂的妙手仁心的匾额给我摘下来,给柳如风送过去。这回,高振海的儿子没有再反驳。第二天一大早,高振海的儿子亲自扛着匾额给柳如风送了过去。之后,两家药堂同舟共济,联手治病救人,后来也留下了一段佳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