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5-1-15 11:31

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杨益波

2024年12月,《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获得批复,这是继《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后,在浙江落地的又一个重要战略部署。

以开放引领发展是浙江当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主干道”。其中,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有着重要意义。

浙江跨境电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逐渐成为了中国外贸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5129.3亿元,规模占全国20%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额达2581.4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3.9%。

得益于跨境电商的强劲带动作用,2024年1—11月,浙江省进出口总值4.81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3.57万亿元,增长9.0%,已超过2023年水平,且增速继续领先东部沿海主要省市。

春节“不打烊”跨境电商迎销售高峰

在宁波保税区的跨境电商保税仓库中,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热销商品:美妆个护、酒类水果、保健品……每天有超过20万件跨境电商包裹从这里发出。

“元旦以来一直没休息,忙着对接客户、接单、发货。”宁波保税区跨境电商仓储企业宁波富立物流有限公司魏经理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目前他们经营的品类比较广泛,覆盖保健品、美妆、个护、母婴等产品。在天猫国际、抖音、得物等平台上,每天出货量达3万单以上,日均出货在6万件左右。“感觉今年元旦春节的消费情况比去年好,整体备货量也比去年有所增加,特别是保健品和美妆。”

在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一电商企业的进口商品仓库,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商品检验、分拣、打包、封箱……“为迎接元旦春节消费旺季,我们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整个仓库的备货量超过1000万件,以美妆、保健、数码类产品为主,有的现在还缺货。”

“外国人不休息,我们就不休息。”“春节不打烊,电脑带回家,随时处理问题。”“一边欣赏春晚,一边在平台上卖货。”元旦春节假日经济掀起的消费热潮,同样蔓延至跨境电商。出海电商卖家不断创造新的销售小高峰,消费者也希望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多优质的进口商品,进而丰富自己的“年货清单”。

宁波大学教授、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三创赛竞组委专家孙建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假日跨境电商消费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美妆护肤、时尚服饰成为跨境购物的热门品类,特别是对个性化、小众化设计、限量版、联名款商品的购买热情高涨;母婴、保健产品在假日跨境消费中的占比逐年上升,这些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和品质感的重视,同时在跨境购物行为中也得到了体现。”

“买全球卖全球”更便捷

跨境电商让“买全球卖全球”更加便捷,从下单到生产再到收货,优质的中国制造产品越发快捷地送到全球消费者的手中,越来越多的世界商品也进入到了我国市场。

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跨境自提中心是浙江省首家集聚式跨境自提中心。1月7日上午10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这里时,已有不少消费者在收银台前排队付款。“日化用品、护肤美妆、保健品、服饰鞋包、酒类等多种产品这里都有,有的还是市面上的‘尖货’。”“90后”刘女士的购物车里放了好几款美妆护肤产品,“很多商品在原来‘免关税’的价格基础上,还能折上折。”

“跨境自提中心目前汇集了16家企业近1600种进口商品,与传统跨境网购相比,其最大亮点在于其‘即买即提’的购物模式。消费者在现场挑选商品后,无需等待海关核验和快递配送,可以实现立即提货。”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跨境自提模式下,消费者能享受到关税为零、消费税和增值税打7折的税收减免,用与线上同样优惠的价格享受到线下购物带来的便利。

在浙江,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还有很多:“保税仓+直播”能够让消费者通过设置在保税仓库内的直播间,直观地了解跨境电商商品的仓储、分拣、打包等全流程,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线上消费体验。“跨境电商直购”实现“一地备案、关区通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减少了国际运输时间,消费者下单后可快速收到商品;海外仓加快物流时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浙江省网商协会副会长、宁波保税区正正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正正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电商发展到现在,业态和消费者都出现了显著变化。“平台功能更加完善、与产业带的融合程度加深,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品质化和绿色化的产品。此外,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和物流需求也更趋多样化。”

在她看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拥抱数字化转型;拓展多元化市场;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等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共同构建协同的供应链体系等,都有助于企业适应新变化。

新机遇、新挑战

对浙江来说,大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也是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力点。

浙江明确提出,要通过“五大行动”(即大力开展主体引育壮大行动、平台提质增效行动、基础设施提能行动、生态体系赋能行动、服务保障提升行动)打造高能级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力争到2027年,实现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较2024年翻一番,到2030年再翻一番。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了跨境电商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方面的突破。”姚正正认为,在这些积极因素下,2025年,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更多元化的跨境电商模式将涌现,个性化品质化绿色化的产品将成为主流,跨境电商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将继续加强。

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政策法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人才短缺、消费者需求变化等,都将影响跨境电商发展。

孙建红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各国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和税务规划,确保合规运营;二是加大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营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三是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五是拓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

“特别是对跨境电商人才短缺这个‘老大难’问题,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加快改进。”绍兴文理学院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执行院长董德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他建议,企业要主动对接学校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订单班、定制班等模式培养急需人才;社会培训认证机构也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实务型跨境电商培训,进行人社局的跨境电子商务师认证,让学生具备跨境电商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