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能走多远?有哪些核心玩家?
作者:微信文章声明:草根派争取每天梳理一个题材,内容在于分享信息,便于用户们随时查阅!建议点击上方↑『桓昱草根派』关注,然后点右上角的“...”星标本号,星标后就会尽早看到第一时间发布的文章。
分享我的认知,但不作为投资依据,盈亏同源,知行合一!
AI眼镜
作为相对较新的消费电子产品,我不止一次聊过其中的逻辑,就如同家电、3C产品以及汽车的补贴一样,各自优势有所不同,用户群体也不同,所以最终能达到的效果自然有差异,我为什么更看好AI眼镜?
AR/VR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为什么市场渗透率很低?原因其实并不少,譬如价格不够亲民;譬如用户群体相对偏低,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很简单,产品太贵了,大多数人消费起来挺吃力,另外,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上,这就注定了在中短期内,AR/VR是有天花板的。
然而,这在AI眼镜上就有所不同了,当下的AI眼镜可优化的空间还很大,首先是价格,如果一副AI眼镜的价格跟一副近视眼镜的价格相仿,你可以想象其市场空间和规模;其次,功能的全面性,以前的AI眼镜只有AI功能,这对近视的群体来说,基本无意义,但如今的AI眼镜,已经可以解决近视的问题,你要知道,中国大概有7亿人都是近视的。
第三,解决了近视的问题,无线蓝牙耳机就可以被AI眼镜替代了,现在的AI眼镜有哪些功能?如交互功能,就跟各大手机品牌的智能语音(siri、小爱、小艺)一样;如信息获取与推送,包括实时导航;如视觉功能;如娱乐功能,音乐播放甚至视频播放;如辅助功能,智能翻译和健康监测;如特定人群辅助功能,包括视障人士及听觉障碍等。
你看,这些应用场景一摆出来,很多电子产品就可以被替代了,譬如我个人,三百多度的近视,需要一副近视眼镜;我喜欢看书(听书),需要一副无线耳机;我英语不好,阅读一些英语报告的时候很吃力,所以需要翻译;我休闲的时候喜欢听听音乐,仅仅是眼镜和耳机就得花掉我一两千,更别提其他功能了,所以当一副AI眼镜才千把块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
上面说的是什么?需求,这叫按需购买,再来说说AI眼镜的市场空间,相关研报显示,到2030年,AI眼镜的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部,平均价格按1500元算,这就是个千亿级别的市场,事实上,站在我个人的角度看,这个数据其实非常保守,前文提到中国有7亿近视人群,渗透率如果到10%,那么仅仅中国就有7000万的规模,放眼全球该是多少?到2035年,AI智能眼镜有望实现传统智能眼镜的替代,达到70%的渗透率。
再来看AI眼镜的成本构成,就目前而言,AI眼镜的成本占比有如下几个:按占比排序分别是SoC芯片、显示方案、传感器、电池、存储和其他,其中,主控芯片的价值量占比主板的成本就超过60%。
一个有市场规模,有潜在用户群体,有降本空间的产品,先不论这是不是一门好生意,至少是有想象空间的,当然,AI眼镜是有缺点的,首先,眼镜的基础功能(近视)需要全面解决;其次,对于纯AI用户而言,续航问题是关键,毕竟端侧算力的功耗比较高,对电池的考验是比较大的……
重点来了,产业链上有哪些值得重视的核心玩家?
SoC芯片:瑞芯微、恒玄科技、炬芯科技、全志科技
显示及方案:永新光学、茂莱光学、水晶光电、歌尔股份、舜宇光学
镜片:明月镜片
结构件:长盈精密
存储:兆易创新、佰维存储
ODM厂商:亿道信息、立讯精密、天健股份
其他:鹏鼎控股、韦尔股份、欣旺达
最后,前文均在解决价值的问题,接下来就该是解决价格和择时了!
如果觉得草根派写的信息有用,麻烦点下“赞”和“推荐”就可以了,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