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23 20:35

AI技术“复活”逝者引发的法律思考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据台媒报道,知名艺人包小柏用AI技术复刻了因病于2021年逝世的爱女包容的影像。

包容是中国台湾歌手、演员、音乐人包小柏的独生女,她学习能力很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完了大学四年课程。本已申请了美国宾州大学和南加大的硕博班,但拿到offer时,被查出患上罕见病。2019年10月29日,刚满20岁的包容被查出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随即接受骨髓移植手术,术后突发脑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经抢救昏迷了两个多月,醒来之后一直依靠各种仪器维持生存。2021年12月20日,包容因病去世,年仅22岁。包小柏因女儿包容过世走不出伤痛,投入AI技术想重建包容的声音形体,于2024年2月利用AI工具成功复刻出“数字女儿”,可以即时回应问话,也可以唱生日快乐歌。

包小柏的行为引发了人们对于AI技术复活逝者背后法律问题的关注与思考。AI技术“复活”逝者涉及诸多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来源的侵权风险

“复活”技术以逝者的照片和声音等为原材料,这涉及逝者的肖像权、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等权益。我国民法典规定,未经权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个人信息保护法也规定,生物识别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进行处理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在AI“复活”中,如果委托人不是逝者的合法继承人,或者继承人之间未就此委托达成一致意见,很容易滋生法律纠纷。

数据处理中的违约风险

有关经营者在数据处理中是否严格遵守了委托权限,处理者是否具备相关的主体资格和技术手段,这些问题都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复活”亲人的“商品”售价差距较大,“复活”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一些商家兜售“AI‘复活’技术变现指南”的行为,也可能涉及技术侵权风险。

“成品”使用中的违法犯罪风险

实践中已经出现了擅自使用逝者面容将其“复活”并进行商业推广、试图谋利的现象。此外,AI“复活”技术使用不当,还可能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工具。

虽然利用AI“复活”亲人、缅怀纪念,且在必要范围内使用,法律无需过度干预。但为了避免法律风险,无论是委托人还是经营者,都应对逝者有足够的敬意,确保“复活”行为不偏离缅怀的初衷。同时,AI行业应加快行业标准制定与自律规范建设,监管部门也应积极完善法律法规,为技术创新和应用划清红线、亮明底线。只有这样,才能让AI技术更好地造福社会,在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同时,避免法律纠纷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来源:官方网站

作者:班布

发布:鹿圆丽

- END -



点点赞

点分享


点推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技术“复活”逝者引发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