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25 02:01

不用买 iPhone 了!这些安卓机兼容苹果,效果没差!

作者:微信文章


相信很多用户入坑苹果生态都是从 iPhone 开始的,后来苹果设备越买越多,iPad、Mac、AirPods、Apple Watch,不知不觉就被苹果生态绑架了。

而这里边,iPhone 通常也被作为苹果生态里最核心的成员,不会轻易替换,但近两年 iPhone 的产品力你们懂的。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一些安卓厂商的商业嗅觉真的很敏锐,纷纷开始布局兼容苹果生态的产品,典型的就是 OPPO Find X8、vivo X200 Pro mini 和小米 15 这些小屏旗舰。

最激进的 OPhone 直接软硬件联合果味十足,稍微保守一些的 vivo 和小米也在系统层面加大了兼容苹果生态的力度。就算不能换掉你手中的 iPhone,也争取从苹果用户的备用机做起,总之先想办法撬开苹果用户的钱包,你的下一台 iPhone,何必是 iPhone。

那么本文就来聊聊这三台手机兼容苹果生态的效果怎么样,各有什么特色,谁的体验最好,如果你手上也有一堆苹果设备,又想买一台安卓机,相信可以帮到你。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aQRJfcVMVMWg3bwf6yKqF5icDeicEVx8sVOIEezM3AWL7lIIbaGMuwnYe6F1AxTFThVX3FnOiaZuF8EiawRGAj8JT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先看充电兼容性其实是否兼容苹果生态,对 PD 充电协议的兼容性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对实际体验影响很大的板块。简单来说,PD 协议是现在比较常见的公有充电协议,这种协议有个典型特征:充电头的母口一般都是 USB-C 接口,比如这两个苹果充电器。

现在苹果设备快充也都是比较依赖 PD 协议的,就算不光是苹果,PD 充电对 Windows 笔记本、Switch 和各种小家电也是非常泛用。

而这一块,这三家的标配充电器都是 USB-A 口+私有协议方案,其中 vivo 90W 和 OPPO 80W 适配器都不支持 PD 协议。而小米的 90W 快充头就有说法了,虽然是 A 口,但继承了魔改 PD 协议的经典传统。

因此在连接苹果设备时,vivo 和 OPPO 的充电器都只有不到 10W 的输出,vivo 甚至只有 2.5W,简直是五等分的五福一安。

小米由于可以成功握手 PD 协议,iPhone 16 Pro 可以跑到 22W 左右,MacBook Air 更是可以跑到 44W 左右,比苹果原装充电器还快。

出门带一个头、一根线,就能同时满足安卓和苹果的快充需求,小米真不愧是要成为支持和兼容苹果生态最好的手机。安卓原装充电器是如此,那如果是使用苹果原装充电器,效果会怎么样呢?实测连接 20W 和 30W 苹果充电器,vivo 和 OPPO 都只能握手 10W 左右的 PD2.0。

加上电池都快比 iPhone 大一倍了,充电效率很磨人,所以,还是老实带个原装充电器吧。小米 15 这边则稍好一点,可以达到 13W 多点的功率。


不过,小米 15 对苹果 140W 充电器倒是不太友好,直接出现充不进去的情况,vivo 和 OPPO 这边虽然触发了 PD3.0 协议,但是功率依然只有 10W 左右。
下面是这几款手机连接苹果充电器时的适配情况。

结合原装充电器的情况,可以发现 vivo 和 OPPO 并不太适合跟苹果设备共用充电器,好在解决方案也是有的。就是直接购买对应手机厂商的双口充电器,这样 A 口可以支持高功率快充,C 口则可以用来充 PD 设备。

缺点就是会给厂商额外赚钱。。。正好我们手头有一个华为的 66W 双口充电器,就顺带测试一下兼容性吧。

在使用 USB-A 接口时,vivo 和 OPPO 兼容非常出色可以达到 35W,小米 10W,苹果这边就比较惨了,电流跑不上去直接 0W。

如果要充就只能用 C to C 的线连接 type-c 接口,这样的话 MacBook Air 可以跑到 35W 功率,iPhone 也有 20W,对苹果的兼容性瞬间就上来了。下面是华为双口充电器对这些手机的功率汇总,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除了充电器兼容,用安卓给 iPhone 反向充电这块也有说法的,双机党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由于 OPPO 和 vivo 的摄像模组面积比较大,iPhone 贴上去,两组超厚的摄像模组仿佛是一扇巨大的空气墙。

这样真充不了一点,电量不往下掉就不错了。如果你想要一个正常的无线反冲体验,就得这样避免让摄像模组对对碰,但这样就别想拿着玩手机了。

而小米 15,它的摄像头就对 iPhone 用户就非常友好,贴合时手机旋转角度不大,而且两台手机的模组会互相卡住,手持也可以无线反充。

能兼容到这种程度,雷总真的太细太体贴了。最后,提醒一下,不要总想着用安卓给 iPhone 反向充电,能救急一下就差不多了,发热量还是挺大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wlQRw6PDv3q9ntr3HboavIZcAkjHw7Pwwb1ctHyia4ic8FqwF35pD4RFmH2h3VDoqBKDfvkN6J4YTibpBVlZhHO0g/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生态互联对比既然小米 15 在充电方面对苹果用户这么友好,那小米在兼容苹果生态这块,还能不能继续领跑呢?还真别说,这三家的互联体验差别真的挺大的。小米小米跟苹果生态互联需要依靠这个小米互联服务 APP,然后小米和苹果登录同一账号并连接同一网络,就可以互传文件了。

这里有个小技巧,在 iOS 端,我们可以在文件分享界面的“更多”里,将小米互联服务添加到个人收藏,这样就可以像隔空投送一样快捷使用了。

而在 Mac 端,小米 15 增加了妙想桌面功能,就是将手机投屏到电脑上使用,手机电脑的文件也可以互相拖拽很方便。

而且在投屏期间,小米手机复制的内容可以直接在 Mac 端粘贴,Mac 端复制的内容也可以在投屏上粘贴,算是残血版的跨设备剪切板。另外,由于互联需要登录小米账号,因此小米这套在跟别人互传时不是很方便,可能等你把登录流程搞完,别人已经用小而美把文件发过去了。vivo而 vivo 的互传 APP 对苹果用户就有点阴间了。如果你在安卓客户端发送文件,APP 会弹出一个二维码窗口,别的设备扫码即可接收文件,这非常的方便。

但是在 iOS 客户端,它是没有二维码这个选项的,只能通过搜索设备的方式进行传输。但是当你开始搜索后你会发现,要么搜不到设备,要么就是发送失败。

刚开始果子还以为是热点的问题,于是开始尝试 iPhone 连接 vivo 的热点,发现不行,于是又尝试让 vivo 连接 iPhone 的热点,发现还是不行。就在心灰意冷之时,随便试了一下 iPhone 扫码接收 vivo 的文件,唉,iPhone 竟然可以成功发送文件了。结果你猜怎么着,vivo 的普通热点和互传热点是互相独立的,而且用普通方式无法连接到互传专用的热点。

而 iPhone 最快连接这个热点的方式,就是先扫码接收一次 vivo 的文件。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就 iPhone 发送文件来说,体验很糟糕,希望 vivo 能尽快修复吧。不过在 Mac 端,vivo 自家的办公套件就很强大了,支持在无线连接下文件管理,非常的好用。而且 vivo X200 Pro mini 在手机端还支持将文件拖拽到灵动岛进行传输,这个交互方式谁用谁知道,太爽了,希望牢果能想办法借鉴一下,不能白瞎了这块“狗皮膏药”。

同时,办公套件里的原子笔记也非常强大,算是 vivo 强行兼容了苹果的备忘录,用安卓配 Mac 的用户,备忘录里的一些功能是无法使用的,但这在原子笔记里可以得到补充。比如可以用文档云同步,电脑端直接调用手机相机进行拍照同步等等。就算我们不使用原子文档的功能,vivo手机拍的照片也会在电脑端询问是否需要保存和复制。

另外,vivo 办公套件里还集成了 vivo 的 AI 助手,比如我们可以用 AI 生成一下春节旅游攻略,是不是很方便。


不过,Mac 版的 vivo 办公套件对比 Windows 版还是残血版的,少了键鼠协同和超级剪切板两个很方便的功能。

好在超级剪切板跟小米类似,可以用投屏的方式曲线救国。OPPO相比小米和 vivo 的 iPhone、iPad、Mac 一手抓,OPPO 是唯一不支持跟 Mac 互联互通的兼果平台,但胜在跟 iPhone、iPad 互联时体验很出色。软件这块,OPPO 的软件叫 O+ 互联,用的虽然也是热点传输,但跟 vivo 不一样,OPPO 的搜索很灵敏,基本上一打开就能搜到。

而且还能借助 NFC 跟 iPhone 一碰互传,要不是有一个连接热点的提示,差点以为真用的是隔空投送。

传输速度对比聊完软件体验,我们也对比一下它们的互传传输速度吧。这里用一段 432.3MB 的视频进行测试,用时越短越好,苹果这边也用了 iPhone 14 Pro 进行陪跑,结果如图:

可以看到除了小米 15 都挺快的,在实际使用中果子也总感觉小米的传输速度慢半拍,原来不是错觉。。。


不过传输速度也受一些环境变量影响,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然后是与 MacBook Air M1 的传输测试,结果如图。


其中,OPPO 直接就是不支持了。而其他机型的速度都比用手机传输慢了不少,而这一项中小米 15 也是找回了点面子,作为接收方时跟 vivo X200 Pro mini 差不多,但是作为发送方时还是慢了不少。iPhone 这边的隔空投送依然稳定发挥,不过 14 Pro 对比 16Pro 要慢不少。互联软件这块,果子也汇总了一下它们的主要区别和主观体验差异,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研究。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wlQRw6PDv3q9ntr3HboavIZcAkjHw7Pw2vbOZLe86n36bY3nZRVPJC2BicBDcj1dowPia2ekQJXTic7MbsVxIPSeA/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结语
聊了这么多,你觉得小米 15、vivo X200 Pro mini 和 OPPO Find X8 对苹果生态的兼容性怎么样呢,有没有达到你的预期。让果子没想到的是,这三家的强行兼容方案,体验下来差别还真挺大的。简单来说,小米 15 的原装充电器对苹果设备兼容性很不错,其实很适合不追求互联互通的普通用户,而且小米的苹果配件真的很齐全,你们懂得。

而互联互通相对常规,优点是做了苹果全平台,缺点是互传速度可能有点慢,然后要求登录小米账号也没那么方便。另外,目前小米互联服务只支持 iOS、iPadOS 和 MacOS,Windows 版的互联应用小米电脑管家,也只能原生支持小米自家的笔记本,因此目前小米自家的互联软件仅对小米和苹果生态比较友好。

而 vivo 这边的互传 APP 比较适合安卓手机之间传输文件,iPhone 用下来体验一般。但是,vivo 办公套件的功能十分强大,不少地方体验都超过了苹果原生功能,Mac 用户确实可以尝试一下。OPPO Find X8 则专精跟 iPhone、iPad 互联的体验,还支持一碰互传,除了自己用,跟身边用 iPhone 的小伙伴传个文件也是最方便的。所以总结一下的话,苹果用户选安卓机,日常使用选小米 15,跟 iPhone 互传选 OPPO Find X8,Mac 生产力用户选 vivo X200 Pro mini。
这样会比较符合这些手机的互联特性。编辑:叶师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lQRw6PDv3qZdF2IFmcQiaPiaP76GPThuxe2om21Dp7mPDydcj2J5GXG9ytohqibn4cMcXXT39Ms0WXPpBrSJIYJw/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lQRw6PDv3rfGP0jfRcFnsiaSPHy7trfSibQRp1VK1ncHQXYJib8ic7mpRfIoPqpFKUgLNRIr1FXC9wecfLO8BjAvw/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用买 iPhone 了!这些安卓机兼容苹果,效果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