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评论AI写诗(二)
作者:微信文章创作范式的颠覆:
- 从灵感驱动到参数调优的诗学
- 情感表达从经验投射变为概率分布
- 诗歌评鉴体系的维度拓展(需新增算法审美维度)
AI诗歌不仅仅影响着作为读者的我们,而且也深刻改变了作为创作者的诗人们。当作者的灵感一现被替代为如同量子分布的概率,那么情感也只是某种可以依靠程序调节的参数。
那么,诗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在AI到来之前,或者说在AI创作还处于一个低级的阶段时,我们依旧秉持着“陈见”:诗言志。而将AI及其所创作的诗歌只是当作一种幼稚的语言游戏和字词拼接,讥讽其内涵缺乏真正的“情感”。
可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却受到了挑战。当AI发展到现在,随着程序的不断优化和调整,AI越来越“熟悉”如何使用其背后所拥有的整个互联网,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越来越“熟悉”如何使用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变得越来越“智能”。那么在“智能化”AI的大肆进军下,诗歌领域似乎也变得不是那么固若金汤。之前也曾探讨过AI诗歌创作的特殊,其组合的无限可能和跨学科交织的深度融合,使其诗歌在某些方面能够比最具有先锋性的诗歌走得更远,大大开拓了诗歌的疆界。同时,“智能化”AI创作的诗歌也能够依靠不断调节参数得到最为合适的字词组合,从而能够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表现某些内容和情感。两者的水平均非人类所能简单达到。
当然,我们依旧能够“拷问”AI:那在诗歌之后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刁钻,因为实际上人类自己也不知道谜底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仿佛是人类最后一块遮羞布,但也是人类“生存”最后的峰顶。
这也是诗歌的永恒“谜底”∶无论是人类,还是AI,无论创造出多少数目和种类不同的诗歌,永远都只是在尝试揭开“谜底”的路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