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用AI,小心泄密
作者:微信文章去年是AI爆发年,
今年的DS又把人工智能推到高潮,相信很多法律人都用过很多人工智能工具了。
很多年轻法律人在说它审合同又全面又快。
就跟律所最不遵守劳动法一样,很多法律人也不遵守保密义务。
看下kimi的用户协议
Deepseek的用户协议
你看,AI们可都已经甩锅了。
那么,审合同,嗖的一下,直接丢给AI,你的客户同意了吗?
有些项目,别说金额,单是标的物就是秘密,你敢丢给AI?即使资深律师不敢,小心你们的助理哦。
我做过法务很多年,通过审合同,确实能得知很多秘密,虽然到了签合同的一步,前期的谈判或者合作基本结束了,但是法务还是先于外界知道。
你把合同丢给AI,它可不会帮你保密,事实上它就是收集这些信息,有海量的数据库,才能给你做出分析的。
小心你公司的竞争对手,会通过提问AI获取信息哦。
再说诉讼
刑事案件,律师们,最好不要把阅卷材料丢给AI哦。
民事案件,让AI帮你润色、查错别字,甚至写思路,小心对方也知道。
体制内的笔杆子,会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你看他们哪个敢让AI给润色一下,这不仅是喝茶那么简单,甚至有带银手镯的风险。
我们这些学法的,很多人竟然没有风险意识。
AI的正确使用方式,是你提练出问题去问,而不是偷懒直接上传文件。
.EN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