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2-3 07:10

AI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学习?

作者:微信文章
今天我们来说说当下最热门的AI话题。本篇内容来自家长提供、利用AI(DeepSeek)生成、考学指南部分观点等。最近,国内重量级的AI工具DeepSeek直接火爆全球,让不少世界互联网大厂股价爆跌的同时,老美们直接慌了,甚至说中国的AI工具,连名字都胜过chatGPT几个量级,不少国外公司直接将AI工具由chatGPT转为DeepSeek。看着这些新闻,有个家长说,有生之年能见证ai蓬勃发展,真的也是有幸,见证了我们大国崛起。
春节期间,考学指南也是一直在追这个热点,因为DeepSeek没有“墙”,人人可以用。几天的时间里,考学指南在自己的账户上,导入了所有过往的写的文章,并一步步将自己的DeepSeek训练成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个人模型”。当训练完成后,越用它,它的对于我们的数据掌握越多,用起来会越顺手,到后面,会发现,它会是另一个考学指南。
DeepSeek有多强大,我们通过一个家长提供的信息来看:有个家长是医学工作者,它怕DeepSeek的数据库有,于是结合自己临床工作的真实病例改编成全新的病例,输入DeepSeek判断。








结合DeepSeek提供的结果,这位医生家长感叹,答案无懈可击,研发团队成员天才级别。
DeepSeek的发布,意味着,AI时代或许真正开启了,但还没真正来临,接下来的世界,应该会是AI的世界。或许,当下出生的孩子,在二十年后他们成年时,一定是习惯于ai 工具,并且习以为常的用在生活中的。那时的AI工具,应该随手一问,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给我们答案。此时,我们不禁会问,AI什么都知道,点开手机就能查到所有知识,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书,还要学习?为什么我们还要一次次考试?为什么我们还要像古人一样背诵、计算和反复练习呢?这些问题,当我们问完AI,AI给了的答案让人出乎意料,它说:那些最早用火的人,发明了轮子的人,并不是为了省力,而是为了走得更远。这等于告诉我们,无论AI如何发展,它始终只是工具,是为了让我们走得更远也更好的工具。而读书与考试,并不是为了记住答案,更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行走的百科全书”,如果为了只为这些,那其实人类就把自己当成了AI了。读书与考试,是为了记住寻找答案的自己,并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每一次解不开的数学题、背不下来的古诗、写不好的作文,其实都在悄悄问我们,我们自己愿意为了一束光,先走进黑暗里吗?
如同一棵树,它当然可以直接喝别人浇的水,但只有把根扎进泥土里,才能在风雨里站得更稳。那些枯燥的练习与考试,不是为了填满脑袋里的知识空白,而是为了磨练我们,帮助我们磨练出一颗能忍受困惑、敢挑战未知、愿坚持到底的心。想像一下,当下卫星地图与无人机,甚至是全景地图,都能瞬间告诉我们山顶的风景有多美,如果使用AI,它甚至还能即时生成一张比真实更完美的照片给我们欣赏。那我们为什么还会辛辛苦苦地去爬山?很简单,因为用脚步丈量过的山路,会告诉我们山顶上,风的方向、石头的温度、空气的清新,还有半途累到想放弃时,不想半途而废的内心挣扎和最终坚持下来并超越自己的狂喜。这些体验,AI给不了我们!知识本身或许就会过时,甚至落后于这个时代。但当我们背一首古诗,我们不是在记忆文字,而是在与古人对话,是在和千年前的诗人共享同一片月光。当我们解开一道几何题,我们不是在重复公式,是在用欧几里得的眼睛凝视宇宙的秩序。当我们为了考试熬夜复习,我们所期待的不只是分数,而是在对自己的未来说,我值得更好的可能性。
关键的是,AI所有的模型,也是通过创造它的人的思维导入并重新整合后得出的结果,它给你的答案,不过别人咀嚼消化知识后的“胜利品”,你所接受的就是这样的“胜利品”,这里面,我们如果不主动学习思考,我们永远只能在AI背后的“那些人”的思维里活着。因为,哪怕AI能三秒写论文,但它永远都不会创造出属于我们个体的东西。而只有通过读书与学习,才能真正的成长。成长从来不是知道答案,而是爱上追问并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的过程,你看,山顶的星星,永远属于那些愿意先低头攀登的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