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2-3 10:34

AI时代如何写作

作者:微信文章
      



       春节里最让大家骄傲的是deepseek的出现。对于AI工具,我了解不多,虽然以前也在网上试着用过,也看过别人用AI完成的论文等。一边觉得写作实在方便,只需要将自己的要求输入,短短几秒,就自动生成所需文章,感觉真是又快又好。仔细读读那些用AI完成的作品,也确实不错,不论文采典故,还是格律布局,都比常人高出很多。仔细想想,空读多年读书,绞尽脑汁写作,还不如电脑,是不是觉得好笑。

    在大家都爱上AI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去用它,一来是对于新事物,还不太习惯,二来是觉得人的写作,最终还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AI替代。

    春晚里王菲一曲《世界赠予我的》,安安静静,朴实无华,让人感慨。歌曲唤醒每个人的共同记忆,不管是生命生活,还是家人琐事,你总会在中间找到自己。同时,歌曲里也有王菲自己的韵味和情思,对于歌曲独特的理解,让她把歌唱到每个人的心底。随后几天,微信短视频里就接连出现仿写作品,赠予我工作、赠予我房贷、赠予我作业、赠予我假期、赠予我孩子……类似作品也来自生活,满含共鸣,却又有自己的创新,而且让人忍俊不禁。于是有人也用deepseek要求仿写歌词,确实让人望尘莫及。但我很好奇,这些AI工具,也能像短视频里的那些作品一样,可以来自生命、来自每个人?可以讲述生活、让人笑出声吗?我想应该不能吧。

    回望所有的文学作品,抑或学生一篇作文,无不是人类共同情感的表现,但只有相同是不够的,它可以打动人心,却无法历久弥新。不管喜怒哀乐,风花雪月,不管星月虫鸟,嗔痴贪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份真挚的感情都独一无二。一朵花的盛开与凋零,让人欢喜与悲叹,这样的情感从古至今,可以延续,但在这花的开与谢中,每个人的情感又都是一样的吗?AI能理解?如果AI的作品可以经典流传,那人们将无需记得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国内国外的文学大家,那写作还有自己的意义吗?

    AI的出现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方式,但写作的内容却永远属于每个人,就像今人仍见古时月,看山似山不是山。我不知道如果在AI里,输入写一篇描述AI写作缺陷的文章时,AI是不是也会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将自己的不足像我这样告诉你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如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