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2-4 12:10

什么是「AI 幻觉」?

作者:微信文章
简单来说,就是AI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比如你问它:“猫会飞吗?”它可能回答:“是的,猫在月圆之夜会展开翅膀飞翔。”——明明错得离谱,但 AI 会用很专业的语气编得像真的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1. AI 靠「背答案」吃饭

   AI 的知识全来自网上已有的信息(比如书籍、文章、论坛)。如果网上有很多错误内容,AI 就会学歪。

   例子:网上有人说“吃香蕉能治感冒”,AI 可能也会跟着说。

2. AI 不懂「真假」,只会「造句」

   AI 的工作是“把文字流畅地接下去”,而不是“保证正确”。就像你玩成语接龙,只管顺口,不管意思。

   例子:你问“秦始皇发明了手机吗?”AI 可能编个故事:“秦始皇秘密研发了青铜手机,用于传递军情。”

3. 上下文理解错乱

   AI 有时会误解问题,然后乱编答案。

   例子:你问“怎么治疗失眠?”AI 可能回答:“每天喝 10 升可乐,帮助大脑兴奋。”(实际完全错误)

常见例子

1. 虚构人物

   AI 编造一个不存在的专家,比如:“著名科学家张三教授在 2023 年证明了地球是三角形的。”

   (现实中根本没有这个人!)

2. 错误的历史

   问:“唐朝有电视机吗?”

   AI 答:“唐朝百姓晚上会看《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

   (唐朝连电都没有,纯属瞎扯)

3. 离谱的科学

   问:“人能光合作用吗?”

   AI 答:“可以!多吃绿叶菜,皮肤就能吸收阳光制造氧气。”

   (完全违背生物学常识)

4. 自相矛盾

   同一问题问两次,AI 给出相反答案:

   - 第一次:“咖啡对心脏有害。”

   - 第二次:“咖啡能预防心脏病。”

   (它根本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普通人怎么应对?

1. 别全信 AI:把它当“参考”,而不是“权威”。

2. 交叉验证:重要信息用搜索引擎、专业网站查证。

   比如 AI 说“某药能治癌症”,先去查医学论文或医院官网。*

3. 警惕细节:如果 AI 说的内容特别具体(比如精确的时间、人名),大概率是编的。

4. 用靠谱的 AI 工具:选自带“事实核查”功能的 AI(比如某些工具会标注信息来源)。

AI 就像个“超级会聊天的小学生”,能说会道但经常犯错。

用它查菜谱、写诗没问题,但涉及健康、法律、科学等严肃问题,一定要自己多核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AI 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