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不懂事”!这些“神级”提问技巧你试了没?
作者:微信文章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gic6SiaM3ZTRx4InpllnQDsldn6riay90CxQd9L153vYKzanNgGsCyTAIgnyNgpIhwTl3FIR6z6NVCA/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点击上方蓝字 听听通信与智能圈的小故事吧!
最近又有一款更厉害的人工智能DeepSeek爆红了。而从ChatGPT到DeepSeek,很多业内人士都感觉AI是越来越聪明了。
但有意思的是,在实际使用体验中很多人却在吐槽:“打开AI大模型助手问个问题,全是正确的废话还又臭又长”“用AI大模型写个文案,其实都是套话,根本用不了”。
于是不少朋友们觉得别看AI大模型说的玄乎,但实际上感觉还是“人工智障”。
这是怎么回事?AI到底有没有那么厉害?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提问技巧呢?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聊聊“一次就能学会的AI使用技巧”。
AI要“懂事”,提问有技巧
现在,各种人工智能大模型、AI助手已经变得多了起来。不少朋友其实也在手机、电脑里安装上了这类应用。
但很多人却发现,当自己兴致勃勃地向 AI 助手抛出问题,期待得到精准又实用的答案时,往往收到的结果却是格外失望。
要么像在说一些人人都知道的常识,根本无法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要么就只是简单呆板地陈述表面信息,根本没有深入分析与总结。
这种糟糕的使用体验,与我们对 AI 的高期待形成了强烈反差,也让大家对它的智能程度产生了怀疑。
其实这些里也有我们打开它的方式不对,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向AI大模型提问技巧的原因。
毕竟,我们人类之间交流、请教,很多时候靠的是“默契”。但AI可不懂这玩意,更没有“读心术”。它可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更猜不到你想要答案的涉及范围。
于是,这样的缺乏“默契”的交流,自然就是大家都觉得AI不懂事,答非所问,像个“智障”了
用个形象的比喻来说,现在的AI大模型就像一个有着归纳、总结及分析能力的“图书馆”。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检索,就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很难让AI来帮助我们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了。
这么一来,掌握正确的提问指令就至关重要。只要学会正确地和AI大模型“打交道”的技巧,它就能变成你的超级助手。
很好用的4个技巧
那么,这些技巧是什么呢?在这里我就大家分享几个能轻松驾驭AI的超实用技巧。
想要AI大模型变得“聪明”,充分说明信息就是个非常重要的前置技巧。
这时候,5W1H大法就派上用场了。在向AI提出问题前,先把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啥时候(When)、涉及谁(Who)、在哪里(Where)、有什么需求(How)这6个关键要素先想清楚,再围绕这6个关键要素把涉及的相关信息、需求,分点阐述、逐一罗列出来给AI大模型。这之后AI大模型就能给出更精准的答案了。
比如,你想让提高学习成绩,别上来就只问AI“怎么提高学习成绩”。而可以试试这样问:“我是XX省份的高三学生,还有半年就高考了。我语文成绩不好,怎么在半年内切实提高成绩?”
这样的提问方式,AI就能给出一个很具体、实际的计划,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回答了。
而当你有复杂需求时,将其拆解成多个小点依次询问,用合理分点阐述需求则是另外一个技巧。
比如,你要设计一个电商网站,不要只问AI “怎么设计电商网站”,而是先提出“电商网站的首页布局有哪些常见类型”的问题,得到回答后再问“在XX类型布局里,商品展示页面如何设计更吸引人”。
这样将需求其拆解成多个小点依次询问后,AI往往最后就能更清晰地理解你的需求,从而给出更细致的解答。
当然,多轮对话逐步优化也是个值得采用的技巧。不要期望一次提问就能得到完美答案。如果AI的回答不够理想,我们就需要基于它的回复进行追问。
例如,当你充分说明信息让AI写一篇活动策划后,可以对它给出的初稿进行多轮反复提问进行优化。
你可以说“这个策划时间安排不太合理,活动流程也不够清晰,我需要再侧重XXX事宜,对XXX流程在XXX方向进行再细化一下”。通过这类不断交流、逐步提问优化,最后就能让AI给出能符合你心意的内容。
有意思的是,想要AI在回答问题是变得更聪明,你也可以试试用下“角色扮演”这个技巧。
在提问的同时,先告诉AI需要扮演什么角色、站在什么角度来回答问题。这样,AI也会有更贴切的语言风格及更专业的回复。
比如,你想了解健身知识,不要只说 “怎么健身”,而可以试着告诉AI大模型去“扮演一个专业、幽默的健身教练,讲讲要像增肌该采用什么力量训练动作组合,配合怎样的饮食计划比较好”。
这时候,往往就能引导AI聚焦到你需要的内容上,而且AI的回答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还特别专业。
选择合适的AI也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AI大模型有不同的特点。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合适的AI大工具也是一个重要技巧。
ChatGPT适合复杂的逻辑处理,在逻辑推理方面DeepSeek很有特点,豆包则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
就拿目前最火的DeepSeek来说,要发挥它的强大功能,同样需要正确的提问方式。
比如,在写作时,你可以利用它生成创意。你可以说 “我要写一篇关于环保的公众号文章,帮我想 3 个独特的标题和文章大纲”,而不是简单地说 “帮我写一篇环保文章”。前者明确了文章类型、主题和具体需求,DeepSeek 就能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内容。
而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的豆包,在不同场景下也需要有正确的提问方式才能让它发挥更大作用。
在提出需求、指令时就需要明确产品特点、目标受众和文案风格至关重要。
例如,在生成宣传文案时,可以用“为一款新上市的智能手表撰写宣传文案,这款手表具备健康监测、超长续航、时尚外观等特点,目标受众是年轻的运动爱好者,文案风格要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提问。这样,豆包就能生成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文案。
看来,我们不能只盯着一个AI大模型用,而是得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最适合的工具。这样才能用好AI大模型这个“智能助手”。
了解了这些技巧之后,或许你就会发现AI大模型其实是有点“聪明”的,一点也不像 “人工智障”。记住,AI只是工具,真正厉害的是会用AI的人。
那么,试试这些技巧,让AI帮你搞定一切吧!
【人工智能你我他】 持续关注科技与通信圈前沿,为您带来科技、通信、智能终端产品领域的最新、最全面资讯与深度分析。敬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