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地位受威胁”,德国汽车业信心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德国汽车工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土劣势、来自中国的强劲竞争,再加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使得企业对自身的竞争力深感担忧。根据IFO经济研究所(IFO-Institut)的一项调查,德国汽车制造商对自身的未来竞争力表示严重忧虑。汽车行业信心降至五年来最低
2024年初,德国汽车行业的商业信心指数降至自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以来的最低水平。IFO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行业的商业景气指数从2023年12月的-35.0点下降至2024年1月的-40.7点,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差表现。
IFO汽车行业专家**安妮塔·沃尔夫(Anita Wölfl)**对此表示:
“德国汽车工业正陷入危机,企业对自身的竞争地位感到严重威胁。”
根据IFO调查,德国汽车制造商对自身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评价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不仅在欧盟以外市场如此,在欧盟内部市场也同样不容乐观。同时,在德国本土市场,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也显著下滑。
沃尔夫指出,德国汽车行业的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
中国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使德国企业在全球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其可能对来自欧盟的汽车进口征收新的关税,加剧出口困难。
德国本土的高税收、繁琐的行政监管以及高昂的能源成本,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德国本土劣势加剧企业困境
IFO研究所指出,与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基地相比,德国企业面临更沉重的税收负担、更复杂的官僚体系以及更高的能源成本。此外,德国的数字化、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更新进展缓慢,导致产业升级滞后,而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也愈发严重。
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分析,增强经济竞争力才是对抗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最佳策略。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近日表示,
“欧洲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经济影响力,以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重要性。”
尽管特朗普多次威胁要对欧盟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穆勒仍然认为,德国与美国的跨大西洋合作至关重要。她强调:
“如果爆发贸易战,欧洲将是输家。因此,我们应努力扩大欧美之间的经济合作。”
此外,穆勒还建议,建立一个欧洲能源和资本市场联盟,以减少对外部市场(尤其是美国)的依赖。
未来预期持续恶化
德国汽车行业的低迷情绪不仅来自于当前的经济状况,还反映了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悲观预期。
当前经营状况的评价指数 从**-32.6点降至-39.1点**,表明企业对目前的业务情况持更加消极的看法。
未来几个月的预期指数 从**-37.3点下降至-42.3点**,显示出汽车企业对短期前景持更为悲观的态度。
总结:德国汽车工业面临多重挑战
德国汽车行业正站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十字路口。
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迅速提升,直接冲击德国制造商。
特朗普可能实施的汽车关税,进一步威胁德国车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德国本土的高成本、繁琐的行政程序、基础设施滞后以及劳动力短缺问题,正在削弱德国汽车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焦虑情绪达到了2020年以来的最高点,未来能否扭转颓势,将取决于企业能否加快转型、提升效率,以及欧洲能否采取更积极的经济政策应对外部冲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