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3-5 22:26

浙江八大流域于3月1日进入禁渔期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2025年3月1日起,浙江省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等八大流域将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其中,苕溪流域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实施全年禁渔;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飞云江、鳌江等六条流域同步实施春季禁渔,禁渔期持续至6月30日24时。这是浙江省自2022年推行八大流域统一禁渔制度以来的第四年,旨在通过生态保护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2月28日上午,钱塘江面上,许多渔船停泊到了码头附近,等待禁渔期后再进行作业。渔民蒋国庆兄弟正在收休渔期前的最后几网,捕捞到的有鲤鱼、白鲢鱼等。今日过后,他们将在禁渔期结束再次回到江面。“今天回去后不捕鱼了,等7月1日再捕。”来自萧山的渔民倪志祥表示。平日里,他在钱塘江中捕捞的以鲈鱼、花鲢、白鲢鱼为主。

‌浙江省禁渔期内禁止的行为主要包括捕捞作业和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具体来说,禁渔期内禁止除娱乐性游钓以外的所有作业方式。在实施禁渔期制度的水域,使用丝网、夹网、拖网、打网、虾笼等渔具进行捕捞的,或者用电、毒、炸,和灯光诱捕等方式捕捞,随船携带禁止作业的渔具,都有可能涉嫌违反禁渔期的规定。

在此期间,浙江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执法机构会通过管控应休渔船、严查非法捕捞行为、全面清理违规网具、严控非法渔获物流通等方式,开展禁渔监管。

“首先是开展禁渔宣传,使公众对我市钱塘江、运河、苕溪禁渔制度有所认识。其次是对773艘渔船实施集中停泊,落实编组监管,严格渔船网具封存、渔民上岸。再是加强执法,每日至少巡查1次,每月联合公安、港航等部门开展跨区域执法,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打击非法捕捞。”杭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队渔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将加强数字赋能,依托数字模型提升非法捕捞识别精度与案件转化率,同时深化渔警协作机制,高效协同处置。

之所以严格落实禁渔制度,是因为每年的3月—6月是多数鱼类的繁殖期和幼鱼的生长期。禁渔期的实施能有效地为鱼类产卵、孵苗及幼鱼生长提供更好的时间和空间,能更好养护水生生物资源、让水域得到“休养生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以钱塘江为例,近年来,通过实施禁渔管理、增殖放流等措施,钱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经调查,钱塘江富阳江段鱼类总尾数及资源量,比钱塘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前的2018年分别增长了67.4%、42.9%。另外,杭州市渔船和渔民数量逐年减少,但捕捞产量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5%。印证了“以休代捕”的生态效益‌。

那么禁渔是否会影响市民餐桌?杭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队渔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会造成显著影响。一方面,杭州市水产品供应主要以养殖为主,捕捞产量在水产品总产量中占比较小;另一方面,钱塘江主要捕捞的土著品种如四大家鱼、三角鲂、斑鳜、鲈鱼等,其水产繁育和养殖技术都很成熟,水产品品质也较高。

据了解,2024年3月—6月禁渔期间,浙江省落实八大流域禁渔监管,全省3145艘内陆捕捞渔船按期进行休渔,查处行政案件1830起,行政处罚146.2万元,司法移送94件。期间开展八大流域禁渔执法检查2969次,清理违规网具8.1万余张,取缔涉渔“三无”船筏525艘。通过编印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及媒体宣传812次,组织公开销毁活动222场,强化禁渔氛围。 (江箫)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八大流域于3月1日进入禁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