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3-11 12:01

共筑口腔健康之路:“一带一路”口腔产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成功召开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3月4日,“一带一路”口腔医学大会分论坛——口腔产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在华南国际口腔展现场召开。来自柬埔寨、约旦、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澳门和香港地区的口腔医疗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丝绸之路上的口腔健康事业发展与合作。


柬埔寨口腔医学会会长Dr. Kimsan Soeng

柬埔寨口腔医学会会长Dr. Kimsan Soeng介绍了该国口腔健康现状。根据Dr. Kimsan Soeng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柬埔寨截至2022年共有2,012名注册执业牙医,城市地区约有400-500家牙科诊所,城市居民的口腔就医意识相对较高。

在口腔医疗教育资源方面,柬埔寨现有5所牙科教育机构:公立的卫生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军队所属的健康科学研究所(Health Sciences Institute),以及三所私立院校——国际大学(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教授大学(Professor University)和北方大学(Northern University)。

柬埔寨口腔医学会会长Dr. Kimsan Soeng强调,该国目前面临严峻的儿童口腔健康挑战:93%的6岁儿童存在龋齿问题,平均每名儿童有9颗龋齿乳牙,约65%的儿童在近1-2个月内曾出现牙齿问题。为此,柬埔寨政府已制定2023年国家口腔健康计划,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德国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NGOs)开展合作,共同致力于改善国民口腔健康状况。


约旦大学副校长 Prof. Ashraf Eid Abukaraky

随后,约旦大学副校长 Prof. Ashraf Eid Abukaraky 分享了当地口腔医疗体系的发展情况。约旦位于中东地区,毗邻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叙利亚和伊拉克,总人口约 1000 万,其中包括 300 万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难民。

约旦现有3,181名注册牙医,实行严格的医疗执业管理制度:只有本国籍牙医可获得正式行医资格,外籍牙医仅能申请教学或进修用途的临时执照。在执业分布上,大部分牙医在私营部门工作。卫生部系统内有669名牙医,皇家医疗服务机构负责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口腔医疗服务,联合国难民署下属机构则聘用了49名牙医。值得注意的是,有858名约旦籍牙医选择在海湾地区国家等境外执业。

约旦的口腔医学教育始于1962年,当时作为该国首所综合性大学的约旦大学创办了第一所牙医学院。目前全国有10所牙科院校,包括4所公立和6所私立学校。私立牙科学校的设立审批仅在近三年开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牙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当前牙科院校约75%的在校生为女性。

在行业管理与专业培训方面,约旦牙医协会是该国最早成立的专业团体,比医学会、工程师协会和护理协会都要早。专科培训由约旦医学委员会统一管理,大多数专科需3年培训期,其中口腔颌面外科作为最专业的方向,需要4年完整培训。


缅甸口腔医学会秘书长Dr. Linn Pe Than

缅甸口腔医学会秘书长Dr. Linn Pe Than指出,缅甸人口约5100万,其中超过30%居住在农村地区,人均预期寿命为67岁。此外,政府医疗支出仅占总支出的3.65%,显示医疗资源投入不足。

在医疗教育方面,缅甸资源极为有限。目前全国只有仰光和曼德勒两所公立牙科大学,尚未设立私立牙科院校,不过军方正在筹建一所新的军事医科和牙科大学。全国仅有一所教学医院,配备50个床位和独立手术室,整体医疗教育资源亟待扩充。

就行业规模而言,缅甸全国已注册牙医约2500名。当地牙科协会始建于1909年,现有约3000名会员,下设50个地方分会。

Dr. Linn Pe Than表示,缅甸的口腔健康面临严峻挑战。2016年的数据显示,DMF指数为5.71,65-74岁人群的牙周病发病率高达35.2%。当地采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省级医院、地区医院和乡镇医院),但专科医生主要集中在省级医院。此外,基层医疗设施匮乏,加之烟草使用普遍,导致口腔癌发病率居高不下。


马来西亚口腔医学会侯任会长Dr. chong Zhen Feng

马来西亚口腔医学会侯任会长Dr. chong Zhen Feng在会议中指出,截至2023年,马来西亚公立部门共拥有789家牙科医疗机构,其中包括99家牙科医院和690家牙科诊所。私立部门则有4438家牙科诊所和34家医院,总计4472家医疗机构。当地持有执业证书的牙医达14261名,牙医与人口比例为1:2342,远优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7500标准。

在行业管理体系方面,Dr. chong Zhen Feng表示马来西亚采用双轨制进行管理——当地牙医协会(MDA)作为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运作,而牙医执照的发放则由政府下属的马来西亚牙医理事会负责。牙医每年续牌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获得20个继续教育学分和购买强制性职业保险。

在牙科教育方面,政府在几年前实施了为期10年的牙科学生入学限制令,以控制每年牙科毕业生的数量,维持健康的人才比例。然而,该限制措施在3-4年前被取消后,马来西亚新设立了多所牙科学校,目前一些大学正在申请扩大招生规模,计划将每届学生人数从75人增加到100人。


泰国口腔医学会侯任会长Dr.Adirek S.Wongsa

在本次会议上,泰国口腔医学会侯任会长Dr.Adirek S.Wongsa详细介绍了该国创新性的医疗保障体系。据其最新人口数据,泰国目前人口约6700万,但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年新生儿数量仅40万。

针对民众医疗需求,泰国政府实施了惠及4600万居民的国民医疗项目,患者只需支付30泰铢挂号费便可享受包括体检和必要药物治疗在内的全方位医疗服务。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泰国政府还专门设立机构负责医疗采购谈判,并建立了患者投诉补偿机制。

在口腔医疗资源配置方面,泰国全国共设有1500家大型医院和5000家小型诊所,后者根据社区规模配备2-3个或6个牙科治疗台,目前约6000名牙医在政府医疗机构执业。

为了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泰国创新性地推出了移动诊所服务模式。此外,在民生保障方面,泰国政府每五年为民众提供一次可摘义齿服务,以体现对国民口腔健康的持续关注。Dr.Adirek S.Wongsa表示,虽然医疗支出逐年增加,但泰国仍在努力维持并提升其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服务水平。


菲律宾口腔医学会会长Dr. Ronaldo P. Nunez

菲律宾口腔医学会会长Dr. Ronaldo P. Nunez报告称,在这个拥有1.1亿人口的东南亚国家,约80%的菲律宾人面临牙科健康问题。目前,菲律宾拥有33000名注册牙医,以及约1200名牙科技术人员和300名牙科卫生员作为医疗辅助人员。

在菲律宾27所牙科学校中,仅有两所提供牙科技术和牙科卫生专业课程,这直接导致了相关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不过,菲律宾最近推行了牙科教育改革,将种植牙基础知识纳入基础课程体系。根据规定,所有牙医、牙科技术人员和牙科卫生员必须注册为菲律宾牙科协会(PDA)会员。

在医疗体系改革方面,菲律宾正从传统的治疗导向转向预防性护理。自2023年12月起,政府将预防性初级保健服务扩展至私营部门,同时要求所有公私立牙科诊所都必须获得卫生部认证。


首尔口腔医学会副会长Dr. SongEe Han

首尔口腔医学会副会长Dr. SongEe Han详细阐述了韩国口腔健康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据介绍,韩国目前总人口达5160万,平均年龄46.7岁,正步入老龄化社会。

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截至2024年,韩国已建立完备的口腔医疗服务网络。全国设有241家牙科医院和19142家牙科诊所,执业牙医总数达28836名,较2010年的20936名增长37.7%,预计2025年将新增849名。自2017年实施专科医生培训体系改革以来,韩国牙科专科医生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达16452名,2020年一年就新增了281名专科医生。

从执业场所分布来看,84.7%的牙医在私人诊所执业,其余则在医院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医疗体系中公立机构仅占医疗设施的5.2%,公立牙科医院的比例更低,仅为2-3%。

在口腔健康状况方面,Dr. SongEe Han表示,韩国近年来在口腔健康领域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成效显著。当地乳牙龋齿率从2000年的63.9%降至2022年的56%,恒牙龋齿率改善更为明显,从2000年的42%大幅降至6.9%。


新加坡口腔医学会会长Dr. Eugene Tang

新加坡口腔医学会会长Dr. Eugene Tang在会上介绍了当地口腔医疗现状。作为一个东西跨度仅50公里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拥有约600万人口,医疗资源配置充足,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1228家牙科诊所。

然而,公众口腔健康意识仍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94%的人存在龋齿问题,超过半数居民未能坚持定期口腔检查,甚至连公务员群体中也有超过60%的人未能充分利用每年120元的牙科福利。

在医疗费用体系方面,新加坡采用独特的共同负担机制。Dr. Eugene Tang指出,当地强调医疗保健是政府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实行全面收费制度,不提供免费医疗——患者无论在私立诊所还是政府医院就医都需自付部分费用。

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牙科行业正经历性别结构转型。目前男女牙医性别比例基本持平,但未来可能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当地牙科院校每年80名新生中女性占比高达87.5%(约70名)。同时,Dr. Eugene Tang指出,尽管目前当地牙医月薪约2万新币,但新加坡口腔医疗行业仍面临非法行医和患者跨境就医等现实挑战。


澳门口腔医学会会长黄骏杰

澳门口腔医学会会长、澳门特区医务委员会委员黄骏杰详细介绍了澳门的口腔医疗资源情况。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澳门自1999年回归以来持续完善其医疗卫生体系。目前,澳门人口已达68.6万,官方语言为中文和葡萄牙语。

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澳门已形成以私人诊所为主、公立医疗机构为辅的多层次服务网络。其中,90多家私人牙科诊所承担全澳90%以上的牙科医疗服务。公立系统中,两家医院主要提供全身麻醉治疗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而各卫生中心则专注于为儿童青少年提供预防性牙科保健服务。

在行业管理方面,澳门牙医学会(MDA)自1999年成立以来发挥重要作用,现有250名会员,覆盖该地区88%以上的执业牙医。由于澳门尚未设立牙医学院,67%以上的执业牙医来自中国内地高校。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协会实施严格的继续教育制度,规定牙医每三年须获得75个继续教育学分以维持执业资格。

在数字化发展方面,澳门牙科行业成就显著,过半诊所配备了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包括全面的口腔扫描仪和CAD/CAM系统。作为连接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桥梁,澳门在口腔医疗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


香港牙医学会会长陈超余

香港牙医学会会长陈超余博士现任香港口腔颌面复康学会创会委员、香港华人牙医公会理事及香港牙医管理委员会许可试管理委员。他向与会人员详细阐述了香港地区医疗体系的改革规划及口腔健康发展现状。

目前,香港的医疗支出结构中,二级和三级医疗占70%,基层医疗占30%。在资金来源方面,二级和三级医疗由政府出资70%、私人资金30%,而基层医疗则相反,私人支出占70%、公共资金占30%。针对这一支出结构的不平衡,香港特区政府已开始推动改革。

在医疗体系建设方面,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12月推出创新性的社区卫生系统,强调"预防为导向、地区为基础、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体措施包括在全港18个地区设立地区健康中心,作为基层医疗保健服务的协调枢纽。政府同时积极与私营医疗部门合作,推广"一家一医生"服务模式,致力于为市民提供全面、可持续的以人为本医疗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特区政府正在开展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基础牙科保健试点计划。数据显示,香港在口腔健康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小学生龋齿比例和发生率均在下降。

目前,香港的口腔健康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标准,特区政府更制定了进一步的发展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5岁学前儿童的龋齿率控制在每人1颗以下。

为实现这一目标并提升公众口腔健康意识,香港去年举办了为期一周的"香港口腔健康周"活动,期间所有注册牙医为市民提供免费口腔检查和必要的X光检查服务。鉴于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并获得热烈响应,香港特区政府计划于今年5月再次举办该活动。



在此次"一带一路"国家口腔产业发展与合作交流会议中,与会代表就口腔医疗领域的战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在多个核心领域达成了实质性共识。与会专家一致强调了跨国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会议特别指出,应当推进从传统治疗模式向预防医学范式的转变,通过系统性的公共卫生教育提升区域口腔健康水平,并进一步推进口腔医学与整体医学的深度融合。

会议就口腔医疗行业标准化建设达成多项具体协议,包括制定统一的临床实践指南和质量控制体系。与会各方还就建立多层次的口腔医学教育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计划通过建立学术互访、联合培养等方式促进区域间专业人才的交流。

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标志着相关"一带一路"国家在口腔医疗领域建立起更为系统、深入的合作框架。与会各方达成共识:通过构建多维度的合作机制,推进区域口腔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为沿线各国人民提供更为优质、规范的口腔医疗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华南国际口腔展将不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展会中的参与广度与深度,进一步丰富合作的多元性,全方位助推“一带一路”口腔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度。

*文中口腔健康相关数据、观点来源于嘉宾分享,仅做参考使用



添加客服

常聊常互动
线上不落幕



↑ 关注公众号并设为星标★,展会消息/行业资讯不错过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筑口腔健康之路:“一带一路”口腔产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