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5-3-11 18:42

"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解密惊心动魄的香港经济保卫战

作者:慧言史说
1997年的香港,风雨欲来。
“索罗斯”凶名在外,这三个字犹如魔咒般,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席卷了英国、泰国、菲律宾、日本……
无数国家都遭了他的毒手,而报纸上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正是香港……
人们害怕他的到来,直到最后就连中央政府都被惊动下台,这场保卫战的结局究竟会如何?



一、金融大鳄

索罗斯是著名的国际空头,堪称是空军里的魔王。
90年代,他因为洗劫英国政府而彻底成名。
当时在他的操作下,英镑对德国马克的汇率暴跌12%,兑美元汇率暴跌27%!



短短一个多月的工夫,他成功套取了超过20亿美元的利润!
他是如何做到的?我相信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索罗斯的手法在后来被很多人比喻为手术刀,我们都知道,唯有病人才需要动手术。



而在金融界,这个所谓的“病人”就是指汇率制度存在漏洞的国家。
以英国和泰国举例,他们当时的汇率其实都和另一种货币挂钩。
通俗的来说就是不具备自主性,别的货币涨或跌,他们就必须跟着来。



这就给了索罗斯可乘之机,在他看来,只要投入大量资金做空,击穿一个国家的外汇防线后,这个国家的货币就会任他宰割了。
而动手术前,我们都知道需要做出大量的准备,索罗斯在进行做空前,往往也需要数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积攒“弹药”,提前布局。



而一旦全部就绪,他的操作就会如手术刀般精准、冰冷,直指要害。
当然,索罗斯再强,他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在国家面前,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看的。



但偏偏,国际上存在着诸多的游资、外资,他们往往会跟着索罗斯一起干。
更别提在不少危难之刻,国家的内部还会出现不少“内鬼”,他们往往会借此机会大发国难财。



除此之外,索罗斯还十分擅长在媒体上造势,鼓吹金融体系崩塌的结局,以此来在普通民众面前营造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恐慌感。
所以到了最后,一个国家往往要对付的不仅仅有来自外部的敌人,还有内部的叛徒,甚至包括自己的公民。



金融,在很多时候是无情的。
在进攻香港前,索罗斯已经劫掠了七八个国家,每次都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当1997年之际,索罗斯放话要攻克香港之时,很多人的心中都捏了一把汗。



二、疲软的香港政府

在金融保卫战打响前,索罗斯可谓是未尝败绩。
就连英国、日本这样强大的国家都败在他的手下,当时的香港人民心中很是焦虑。



很可惜的是,当时香港地区的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并不算一个能人。
他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一套针对索罗斯的防范之法,却最终让香港付出了惨痛的教训。
原来,索罗斯想要做空港币,他的手里至少得先有大量的港币才行。



所谓做空,就是在高位向他人借贷货币,等到货币跌至低点的时候买入偿还别人,扣去贷款的利息后,中间的差额就全部都是利润。
所以,任志刚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调高香港的货币借贷利率,不就可以轻松防下索罗斯了?



但事实证明,他想的太简单了。
在他的调整下,港币的借贷利率一度飙升到了从前的3倍,索罗斯确实借不起了,但香港的商人就能借得起吗?



为了继续维持生意的正常运转,不少商人只好被迫兜售自己的房产和股票。
没想到索罗斯早就预判到了这一点,早早在股市和房市上埋伏着。
这一次,他不选择做空货币了,直接做空你的股市!



1997年10月,是无数香港股民最黑暗的一月。
香港的恒生指数在国际游资的疯狂进攻下,一度从16000点跳水到了6000余点!整整跌没了1万点!



对股票没概念的话,我们也可以用一个人民网给的例子。
当初的一名香港出租车司机恰好在内地游玩,结果等他一周后回去,自己原先30万的股票跌的只剩3.4万了。



你说,谁遇上了这样的事情会不心痛?而换作是你,手里的股票还拿得下去吗?
所以,1997年香港是满盘皆输的一年,在错误的指挥下酿成了这样的悲剧。



而金融保卫战,也从此刻正式打响。
1998年8月,国家下场了。
三、中央救市

1998年的上半年,香港已经被国际游资打得奄奄一息。



眼看几十年的发展成果都要被外人掠夺,在这危难之际,中央政府选择出手。
毕竟,97年香港才刚回归,面对着这个“离家许久”的孩子,祖国母亲总是要尽一份力的。



那一年,中央政府携带巨额外汇储备入场,整个香港都迎来了沸腾!
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更是满眶热泪,这一年多来,他的身上担了太多太多的压力了。
如今,香港的救星终于等来了!



只是在感动之余,他也深感自己身上责任之重——国家可是把所有的外汇储备都调过来了!
这一战要是输了,不仅香港会濒临破产,大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积累也会化为云烟!



他能当这个历史、民族的罪人吗?他不能!曾荫权一度放话——
这一仗要是败了,他以死谢罪!
很快,金融保卫战正式打响,国家队和国际游资你来我往,双方各有胜负。



但恒生指数总的来说还是在上涨的,换句话说,我国是处于优势。
一直到了最为关键的28号,也就是双方的决战日。
这一天,国际游资需要把恒生指数拉到7500点左右才能盈利,只要在此之上收盘,他们都会血本无归!



但问题在于,恒生指数是一个平均值。
而根据无数金融专家的分析,28日当天作为最后一个合约的交割日,指数已经经不起任何一点下跌了!



通俗的说,当天的国际游资抛了多少,我们必须立刻买进多少!否则一旦有一笔资金没防住,这场保卫战就算是败了!
随着交易的钟声敲响,短短半小时,交易额已经突破了100亿港币,截至上午收盘已经有超过400亿港币的交易额。



在今天,这个数字或许看起来没有那么震撼,但放在90年代,一些小国的GDP或许都没有这么高!
而到了下半场,国际资本的进攻就更加猛烈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不是我们输,就是他们亡!



而随着最后的钟声敲响,恒生指数定格在了7829点!
欢呼声响彻了整个交易大厅,无数交易员都从椅子上跳下来奔走相告!
我们保住了香港!



此战之后,国家队还对恒生指数进行了一定的拉升,以此来让国际游资们长一个教训。
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我国始终是不容谈判的!
当然,这种惩戒最终是点到为止的,毕竟香港是作为当时的亚洲金融中心存在,自由性是很重要的一点。



一旦做得太狠,香港恐怕就会在国际资本中失了信誉。
这一次出手,既保住了香港的经济,又使得国际资本不再敢搞小动作。
甚至国家队在救市的过程中还赚了一笔,算是一举三得。



从此,我们成了唯一一个在国际游资的进攻中获胜的国家。
也证明了唯有国家统一,才是中华儿女的正确道路。
参考资料:
1、亲历者鄂志寰 香港金融保卫战:港府对决索罗斯——《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第48期32-33,共2页



2、香港金融保卫战周年回眸——《中国商界》 1999年第9期68-69,共2页



3、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党政干部文摘》 2009年第2期45-46,共2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解密惊心动魄的香港经济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