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人,我对遥远的上海有9个疑问,真是令人费解!
作者:上海白相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我一直觉得长沙就是我的“宇宙中心”。湘江两岸的烟火气、火辣辣的湘菜、还有那些街头巷尾的小吃,都让我觉得生活在这里无比自在。可是,当我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时,我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了。这座被称为“魔都”的城市,让我产生了无数疑问,甚至有些让我感到费解。今天,我就来聊聊作为湖南人,我对上海的那些“想不通”的事。
第一问:上海的高楼为啥这么多?
刚到上海,我就被那些密密麻麻的高楼震撼到了。长沙也有高楼,但跟上海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上海的高楼不仅数量多,而且设计独特,风格各异。站在外滩,看着对面陆家嘴的摩天大楼,我忍不住感叹:这哪是城市,这简直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后来我才知道,上海的高楼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更是经济发展的象征。这种“立体城市”的布局,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雄厚实力。
第二问:上海话为啥这么难懂?
在长沙,我们都说长沙话,即便说普通话也带着浓浓的湖南口音。可是到了上海,我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上海话。虽然我提前看了《繁花》的沪语版,但真正听到上海人说话时,还是觉得像在听天书。不过,上海话的轻柔婉转倒是让我觉得挺有韵味,只是听不懂真的很尴尬。
第三问:上海的地铁为啥这么复杂?
长沙的地铁线路相对简单,但上海的地铁简直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我第一次看到上海的地铁线路图时,差点晕过去。坐地铁时,我搞了半天都没弄明白怎么操作,后面排队的哥们不耐烦地催我,我顿时脸红了。最后还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成功上了车。地铁上人很多,但大家都很有秩序,这让我对上海的效率有了新的认识。
第四问:上海的物价为啥这么高?
作为一个“穷游”上海的长沙人,我对上海的物价真是大开眼界。在长沙,一碗面条最多十几块钱,但在上海,一碗普通的面条最少也要几十块。我点了一份酱爆猪肝盖饭,加了一个蒸蛋,就要24块钱。虽然味道不错,但这价格让我有点心疼。上海的美食以本帮菜为主,浓油赤酱、淡雅爽口,每一道菜都像艺术品,但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
第五问:上海的包容性为啥不如广东?
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一直觉得广东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广东的包容性很强,无论是深圳还是广州,都能找到全国各地的小菜馆,甚至还有10块钱的快餐。但上海却不一样,这里的大街小巷很少看到湖南菜馆,大多数都是淮扬菜和浙江菜馆。上海的消费水平也更高,最便宜的快餐也要35元以上。这种差异让我觉得,上海更适合精英阶层,而广东则更亲民。
第六问:上海的交通为啥这么方便?
从长沙到上海,坐高铁要5个小时,普通列车要15个小时。虽然距离不算特别远,但上海的交通便利程度让我惊讶。地铁、公交、出租车,各种交通工具应有尽有。相比之下,长沙的交通就显得有些“原始”了。上海的交通不仅方便,而且效率极高,这让我对这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七问:上海的历史文化为啥这么深厚?
上海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外滩的欧式建筑到豫园的古典园林,每一处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相比之下,长沙虽然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但跟上海比起来,还是显得有些“年轻”。这种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让上海显得更加独特。
第八问:上海的湖南人为啥这么少?
在广东,湖南人随处可见,每10个打工人中就有一个是湖南人。但在上海,湖南人的数量却相对较少。根据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上海有湖南户籍人口23万多人,但这跟广东的500万湖南人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让我不禁想问:为什么湖南人更愿意去广东,而不是上海?
第九问:上海的湖南人为什么能成功?
虽然上海的湖南人数量不多,但他们在上海的发展却非常成功。从柳菊生这样的商人到现代的企业家,湖南人在上海创造了无数财富。上海市湖南商会拥有1000多家会员企业,每年为国家贡献上百亿元的税收。这种成功让我感到自豪,也让我对湖南人的“霸得蛮”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海是一座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它的繁华与高效让人向往,但它的高消费和快节奏也让人感到压力。作为湖南人,我对上海有着无数的疑问,但正是这些疑问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外滩,还是复杂的地铁线路,上海都展现出了它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或许,正是这种“令人费解”的魅力,才让上海成为了无数人追逐的梦想之地。
作为湖南人,我们或许更习惯广东的包容与亲民,但上海的高效与国际化也值得我们学习。无论是选择广东还是上海,我们都要保持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在每一个城市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