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传福丨福建究竟有多好?他们说......
作者:海博TV丨福建发布福建,是个开放、包容的省份
近年来
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纷至沓来
那么他们眼中的福建
是什么样子呢?
让我们一同来听听
他们怎么说
↓↓↓
看到福建“智造”的体育产品时,他说......
“安踏取得的成就令我印象深刻,在许多方面都是如此。”
2025年2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访福建泉州,考察福建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在奥运会赛场内外,福建企业的表现都十分抢眼。从平昌到北京,从东京到巴黎,奥委会的工作服、各类比赛服大量出自泉州晋江企业之手。在此次福建之行中,巴赫主席点赞福建“智造”。他提到,安踏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在许多方面都是如此,首先是产品质量,还有产品覆盖范围等。
泉州晋江有着“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等美誉......这座福建的小城,已经将纺织鞋服产业打造成为涵盖化纤、纺织品、染整、鞋材、鞋服机械、鞋服成品等链条齐全的产业集群,是全球民生消费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品牌基地。2024年,泉州现代体育产品集群入选中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晋江依托产业链优势,培育了安踏、特步、361度、匹克、鸿星尔克等众多知名品牌,鞋服、泳装、母婴用品等特色产品火遍全球,是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为世界各国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产品。
谈到福建援外医疗队时,他说......
“中国的智慧敞开大门,去跟我们国家的人分享成果。”
马奕男是一位来自博茨瓦纳大学的中文系教师。2024年10月,他来到福建武夷山参加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他分享了自己与中国的深厚缘分,以及福建援博医疗队在博茨瓦纳的感人故事。他说,博茨瓦纳有一个叫做“援博”的医疗队,这个“援博”医疗队其实是来自福建的,跟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接触,帮助他们治病。中国的智慧敞开大门,去跟我们国家的人分享成果。
援外医疗工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1月,福建派出首批援博医疗队。截至2025年2月,福建省累计派遣援博医疗队17批556人次,诊治患者301万人次,施行各种手术13万台次。先后有6批269人次医疗队员受到博卫生部表彰。四十多年来,福建省援外医疗队队员始终坚持以仁心仁术造福受援国人民,以实际行动促进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福建力量。首次到访福建,他写道......
“百闻不如一见,我来到福建感到很高兴,正是有福之地也!”
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汉学家马西尼初次来福建时,就被福建绿水青山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吸引,“有福之地”是他对福建的印象。在接受采访时,他大赞福建,称这里是一个非常绿色的地方。他还提到,自己住在意大利,意大利是个半岛,周围都是海,所以来到福建看到海边他就很兴奋,有种回家的感觉。
福建山海相拥、生态条件得天独厚。目前,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已连续45年保持在中国首位,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闽江河口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筼筜湖综合整治工程获评“东亚海域污染防治和管理”示范工程,进行全球推广示范;《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并向全球公开推广......福建一系列创新的生态实践,让自己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也为全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福建看到闽剧表演时,她说......
“我几乎要哭了,闽剧很棒。”
当库克群岛电视台的记者马里瓦·卡梅伦第一次踏入福州三坊七巷时,一场闽剧表演让她眼前一亮,独特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浓郁的地方风情深深打动了她。在采访中,她激动难掩,表示自己看完后几乎要哭了,觉得闽剧真的很棒,感觉很温柔!
闽剧又称作“福州戏”,居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首,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闽剧曾多次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交流演出,被海内外乡亲称为来自家乡的“文化使者”。长期以来,福建在针对闽剧保护传承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如出台《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等。同时,福建也在不断适应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在剧本创作和舞台表现等方面进行创新,力求给世界各国的观众带去更好的观演体验。
听了动人的鼓岭故事,她说......
“我看到了更多悠久的历史,这真的非常令人激动。”
在福州鼓岭,CGTN外籍记者瑞秋亲身感受了这里宜人的生态环境,并聆听了传承百年的鼓岭故事,这些体验令她十分感慨,她表示:“我认为鼓岭上的跨文化交流是十分有趣的,尤其是我作为一个美国人知道,中国和美国在鼓岭文化方面有着深厚的友谊,同时我看到了更多悠久的历史,这真的非常令人激动。”
19世纪中叶,福州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开埠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很多外国人居住于此。鼓岭,地处福州市东郊的双鼓横断山脉,距福州市中心约12公里,是远近闻名的避暑地,同时也是一群远在大洋彼岸的外国人魂牵梦绕的“故园”。百年前,一批侨居福州的外国人来到鼓岭修建避暑别墅。据统计,1935年,鼓岭洋房总数达到316栋,建筑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除避暑别墅外,还包括万国公益社、医院、教堂、商行、邮局等。在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里,外侨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居,鼓岭成为一个中西交融的“国际社区”,促进了不同国家的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
来源:海博TV
编辑:李蔚琼、冒戎威、曾莹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