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拓展全球供应链 香港“上门”邀川企出海
作者: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我们跟随着哪吒冲击世界影坛的步伐,来到了活力四射的成都。”3月11日,在“香港优势助力川企产供链国际合作”研讨会上,香港“上门”来到成都谋求合作共赢一起“出海”。
活动现场
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上任以来首次来访四川。“《哪吒》在香港的热度也非常高。”她用当下成都最火的数字文创IP拉近了与四川的距离。此次到访,她希望香港能与四川携手探索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是四川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现场,香港中联办经济部贸易处二级巡视员阎永青介绍了一组数据: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四川省充分利用香港的金融资源、国际人才、专业服务、营商环境等优势,极大推动了本地外向型经济发展,帮助四川企业更好地走向世界。目前,已有42家四川企业在港交所上市,筹集超过了500亿元资金。
阎永青提到,香港在管理全球供应链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政府也明确提出将香港建设为内地企业的跨国供应链管理和贸易融资中心。因此,未来把两地的产业链、信息链、供应链和服务链联合起来,深度对接,在携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经济等方面,大有可为。
自2018年川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以来,经贸合作的春风为天府之国注入了澎湃动能,彰显着“西部高地+国际都会”黄金组合的无限发展潜力,助推近200家走出去的川企借港扬帆快速实现全球化布局,累计货物进出口额超2400亿元,累计对港直接投资额580亿元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量超70%,四川到位港资占全省外资总量超60%,香港长期稳居四川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和外资来源地。
梁勇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开放、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成渝地区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布局的重要门户。他期待,两地共同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新发展,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赴港设立研发创新中心,实现“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联手重塑产供链国际合作布局。
同时,双方共同打造优势产业与投资贸易融合新通道,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国际标准互认,助力白酒、蚕丝、中药材、美食等特色产品通过香港惠及全球,让“蜀字号”实现从产地到港湾的“幸福传递”。
此外,双方共同建立市场机遇和营商优势融合新体系,强化川港两地相关经贸资讯交流,加强政策导向、全球营商环境、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宣传,共建“川企海外综合服务区域中心”。充分依托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优势,为企业深耕海外、布局全球增值赋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