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3-17 19:48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举办座谈会,共探“一带一路”职教出海新路径

作者:微信文章




AI

一带一路启新程

职教出海共研行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成功举办座谈会









3月17日,新疆煤炭技师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一带一路启新程,职教出海共研行”为主题的座谈会,学院全体在家党委班子成员及党政办、教务科、校企合作办、培训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武杨主持。

武杨院长对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学院国际中心的校长法鲁赫·亚库博夫博士以及英华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刘海峰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职教出海不仅能够为沿线国家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效解决当地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重要契机,能够推动我国职教模式与经验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促进国际职教领域的多元交流与深度融合。



学院党委书记瓦哈甫·买明在致辞中全面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阐述了职教出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强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这对学院而言既是责任,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学院提出了未来的规划和目标: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整合学院优势资源,开发符合国际需求的特色专业和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教育品牌。



法鲁赫博士在会上分享了乌兹别克斯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经验与挑战。乌兹别克斯坦注重职业教育与农业、工业等产业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大量适应本土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但也面临教学设施相对陈旧、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他详细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该校学生、教授数量可观,学历结构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还设有规模较大的实验基地,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良好条件。法鲁赫博士指出,乌兹别克斯坦在安全技术、安全技能培训等方面需求较大,当地主要语言为乌兹别克语和俄语,而中国先进设备在当地的广泛应用,使得掌握汉语和相关技术的人才成为市场急需,这为双方合作提供了精准切入点。



双方深入探讨了寻找合作契合点的策略。一致同意应基于双方产业需求,通过建立联合研究中心、互派交流学者等措施,加深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人才的双向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同时,语言沟通是合作中的一大挑战,双方承诺将积极寻找合作的共同点,强化沟通与协调,共同克服人员交流中的难题。

教务科科长刘乐平详细解读了学院“三转四像”“一体化教学模式”、“厂中校、校中厂”以及“三业四链”的特色理念和模式。培训中心主任金瑞介绍了学院在社会服务、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英华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刘海峰建议针对乌兹别克斯坦中资企业人才需求,首先进行学历提升,与乌兹别克斯坦当地高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升硕等学历教育项目,提高当地员工学历层次;再进行技能提升,根据中资企业岗位需求,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



在交流环节后,法鲁赫·亚库博夫博士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向瓦哈甫·买明书记赠送了一个极具乌兹别克斯坦民族特色的盘子。瓦哈甫·买明书记向法鲁赫·亚库博夫博士送上了一把极具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扇子。这把扇子由学院学生亲手绘制,扇面上,傲雪绽放的梅花栩栩如生,旁边还用毛笔书写着寓意吉祥与友好的诗词。礼物不仅体现了两国文化的魅力,也承载着双方对合作的信心与期待。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学院的实训室。学院教师详细介绍了实训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情况,以及基于实训开展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成果。嘉宾们对学院先进的实训设施和创新的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实训条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双方未来在实训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增强了信心。



通过本次座谈会,新疆煤炭技师学院与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以及英华职业培训学校等各方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各方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细化合作方案,在人才培养、师资交流、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探索职教出海新模式和新路径,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图文排版丨马玲娜

图文来源丨党政办公室、校企合作办公室

责编丨任智亮

总编丨李晨

END





扫码关注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举办座谈会,共探“一带一路”职教出海新路径